德国已经将工业4.0上升为国家战略,这一变革意味着互联网深度参与工业生产和能源领域,将生产力量推向全新的高度。过去十年是顾客互联网的黄金时期,而现在,我们正站在一个新的浪潮前沿——互联网在工业和能源领域的改造。这不仅是技术和商业模式的创新,更是未来国际竞争的关键。
在这场变革中,德国企业GE提出了工业互联网革命(Industrial Internet Revolution)。GE董事长杰夫•伊梅尔特认为,这是一个开放、全球化的网络时代,人、数据和机器被紧密连接起来。工业互联网致力于利用物联网和软件定义的设备,充分发掘工业领域的巨大潜力。据GE预测,工业互联网将使生产率每年提高1%-1.5%,未来二十年,它将使美国人的平均收入比当前水平提高25%-40%。这意味着全球GDP将增加10-15万亿美元,相当于再造一个美国经济。目前,GE已经推出了多种工业互联网产品,包括石油天然气管道监测管理、铁路机车效率分析等。
不同于传统的工业网络,工业互联网具有两大显著特点:一是联网节点数的激增;二是需要云端的数据分析系统对海量工业数据进行深度处理和决策。这意味着智能机器、高级分析和工作中的人成为工业互联网的核心要素。
与此动力互联网也崭露头角。全球动力互联网技能领军企业前景动力提出了这一新概念。他们认为,动力市场化、民主化、去中心化、智能化、物联化等趋势将重塑现有的能源行业。动力互联网用先进的传感器、控制和软件应用程序将能源生产端、传输端和消费端的数亿设备连接起来,构成物联基础。通过大数据解析、机器学习和预测技术,优化能源生产和消费效率,实现供需动态调整。最终,智能发电、用电和储能设备都将接入网络,通过信息流进行自我对话。
工业4.0作为德国确定的未来项目之一,可以理解为工厂的自动化或未来工厂。西门子等公司通过整合一系列先进的生产管理系统和生产流程软件,实现从硬件供应商到软硬结合的系统解决方案的跨越。工业4.0的战略核心可归纳为:构建一个信息物理系统网络,研究两大主题,完成三项集成。
无论是工业互联网还是动力互联网,它们都在推动工业生产向更高效、更智能的方向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看到了巨大的商业机会和潜力。这些新技术不仅将改变工业生产方式,也将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结构。这是一场全新的革命,让我们一起期待并迎接这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未来。研讨两大核心主题:智能工厂与智能出产。我们深入探索未来工业发展的两大基石——“智能工厂”和“智能出产”。其中,“智能工厂”是未来智能化基础设施的关键组成部分,它聚焦于研究智能化出产系统及其进程,以及如何将网络化散布的出产设备整合完毕。而“智能出产”的重点则在于将人机交互、智能物流办理以及先进的3D打印技能等全面融入整个工业出产进程,从而构建一个高度灵敏、个性化且网络化的产业链。在这个产业链中,出产流程的智能化是实现“工业4.0”的关键所在。
要真正实现“工业4.0”,我们需要完成三项集成:横向集成、纵向集成与端对端的集成。在这其中,“工业4.0”将各种传感器、嵌入式终端系统、智能操控系统以及通讯设备等通过虚拟网络-实体物理网络系统CPS紧密相连,形成一个智能网络。这个网络不仅让人与人、人与机器之间的连接更加紧密,还让机器与机器以及服务与服务之间实现了无缝对接。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们完成了横向、纵向以及端对端的高度集成。
所谓的“横向集成”,就是指企业之间通过价值链以及络实现资源整合,以提供实时产品与服务,实现各企业间的无缝协作。而“纵向集成”则是指基于未来智能工厂中的网络化制作系统,我们能够实现个性化定制出产,从而替代传统的固定式出产流程(如生产流水线)。至于“端对端集成”,它是指贯穿整个价值链的工程化数字集成。当所有终端都实现数字化时,我们就能根据价值链与不同公司之间进行整合,最大程度地实现个性化定制。这一切都离不开物联网、服务网以及数据网的支撑,它们是“工业4.0”的根基,共同推动着工业发展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