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工业作为现代社会化大生产和专业化分工的结晶,无疑是推动经济飞速发展的“加速器”和“第三利润源泉”。其发展程度不仅衡量着一国的现代化水平,更在全球范围内展现了其参与世界竞争的重要地位。在当前的经济全球化及服务经济兴起的背景下,物流工业作为一个新兴的服务领域,正在全球范围内迅猛崛起,跨国化、规模化和网络经济化等趋势已渐成主流。
在我国,物流工业正处于高速成长和激烈竞争的阶段。纵观其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受计划经济和苏联模式影响,物流主要保障国家指令性计划分配目标的实现,对物流成本和效益的关注较少。第二阶段随着改革开放,逐渐完成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西方先进的物流理念开始在国内受到重视。第三阶段是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企业物流需求的增加,现代物流得到广泛关注并实现了规模化快速发展。第四阶段自2001年我国加入WTO以来,外资物流企业大量进入我国市场,推动了国内物流工业的跨越式发展。
近年来,我国物流工业年均增长率超过20%,预计未来几年仍将保持15%以上的增速,远远高于欧美发达国家的增速。物流工业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和企业盈利的重要源泉之一。
目前,我国物流工业呈现出多元化格局,竞争更为激烈。依照我国加入WTO时的承诺,物流市场现已全面开放,国有、集体、私营、中资、外资等各种所有制物流企业共存,形成了多元化的局势。国外跨国公司、民营物流企业和传统的运输、货代、仓储、批发国有企业彼此依存、同台竞技,使我国物流工业构成了激烈竞争的格局。
第三方物流方法作为一种个性化、多功能的增值服务,效益和效率都较高,受到全球企业的广泛重视。在我国,第三方物流已发展成为一个具有较高潜力的新兴行业。
我国物流工业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物流工业相对落后,一些弊端逐渐显现。特别是加入WTO后,物流工业明显暴露出落后和不适应的劣势。其中,我国物流工业市场机制不健全,缺少高效的现代物流体系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现代物流工业涉及多个部门和行业,如内贸、外贸、铁道、交通、民航、邮政、海关、质检等。这必然要求通过部门的综合协调,构建统一、高效的现代物流体系。受计划经济以及物流工业起步晚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物流工业实际上仍处于条块分割的管理体系中。各部门和区域自成体系、自我管理,导致权力和责任重叠,无法形成有效的合作和协调发展的现代物流工业体系。在现代物流体系缺位的背景下,物流资源无法得到科学、有效的统一配置,制约了物流工业的进一步发展。深度洞察】我国物流行业的现状与挑战
尽管我国物流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整体水平和质量仍有待提升。当前我国物流行业仍处在粗放式运营的层面,物流成本和效益并不理想。
一瞥发达国家的物流精细化运营,其物流成本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已降至10%左右。相较之下,我国在2005年的这一比例仍为18.5%,竟是发达国家的一倍有余。这意味着我们的物流效率偏低,物流成本偏高。而且,我国物流服务的附加值低,增值服务匮乏。多数物流企业仅能提供单一的运输和仓储服务,缺少流通加工、物流信息、库存管理、物流成本控制等增值服务,特别是在高附加值的物流方案设计和全程物流服务方面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从空间布局上看,我国物流产业呈现出区域梯级发展的特点,存在明显的城乡物流“二元距离”现象。东部沿海地区物流设施和企业规模明显领先于中西部,物流基础设施的“距离”已成为制约中西部物流产业快速发展的瓶颈。
面对国内物流产业的诸多问题和新趋势的挑战,我们需要完成从传统物流到现代物流的顺利转型。现代物流是建立在新的理念体系、技术手段、企业制度、运行机制的基础上的,是对社会物流资源的全面整合,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转型过程中,我们需要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一)发挥在物流产业发展中的指导作用
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现代物流产业与各国经济结构的调整、经济模式的转变有着密切的联系,各国在本国物流产业的发展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应当从整体角度重视物流发展规划,制定完善的物流产业政策,建立物流产业从宏观到行业管理的有机体系,形成合理的物流产业结构,实现科学、合理分工的管理。在这一过程中,应发挥三种核心作用:引导物流产业的发展方向、完善物流发展的微观环境建设以及平衡东西部区域物流产业发展差距。
(二)改进物流企业运营模式,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加入WTO后,我国与全球市场的联系日益紧密,国内物流企业与国外物流企业的竞争更加激烈。但国内物流企业运营管理方式落后,缺乏核心竞争力。改变物流企业运营模式,提高物流管理水平,提升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是应对全球物流市场挑战的重要战略。我们要实现由粗放式运营向节约型、精益运营方式的转变,注重精细化管理,运用现代物流技术和手段,用较少的物流资源完成尽可能多的物流量。
我国物流产业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不少,但只要我们找准问题,采取正确的措施,一定能推动产业向更高效、更精细的方向发展。在这个全球化发展的时代,我国物流行业的蓬勃发展已经成为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高度重视绿色物流的规划和实施,积极倡导绿色包装,鼓励发展逆向物流,支持企业建立工业生态园区和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这不仅有利于环境保护,也体现了我们国家对于可持续发展的深度承诺。
电子商务与第三方物流的紧密结合,为我们国家的物流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商务和第三方物流之间的天然联系日益显现。第三方物流的健康发展依赖于完善、健全的物流网络体系,而电子商务为这一体系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反过来,第三方物流通过建设门户网站,为商家与客户之间提供了交流信息、进行交易、全程追踪的渠道,为电子商务的顺畅进行提供了必要的保障。
面对全球物流一体化的趋势,我国物流企业必须积极应对,增强全球化物流的整体认知。加入WTO后,跨国公司的全球供应链整合已延伸到国内,企业的运营视野已转向全球市场。为此,我们必须积极制定、实施全球化物流战略,通过技术创新提升国内物流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和成本优势。我们要积极参与全球动态联盟供应链,利用网络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一条经济利益相连、业务联系紧密的产业供应链,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充分利用国内外所有可用资源,适应经济全球化的竞争环境,加快产品周转、资金流动,减少库存,加速产品的全球流通。
在这个变革的时代,我国物流企业的每一步发展都充满挑战与机遇。我们要抓住机遇,应对挑战,不断创新,努力提升物流行业的整体水平,为推动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