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物流的我国开展

我国医药物流行业深度调研与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揭示,截至2009年底,我国医药物流企业数量超过1.3万家,行业呈现多、小、散、乱的格局。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国药、上药、华润北药、叨在知己通等企业虽位列前四,但市场份额总和却不足30%。我国医药市场前景广阔,而药价虚高的根本原因在于中间环节过多。为此,引入现代物流将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它将快速、高效、廉价地重塑医药行业的第三方盈利。

目前,我国医药物流行业仍处于初级阶段,许多从业者对医药物流的认知还存在误区。在物流战略上,未来我国医药物流行业将呈现两大趋势:一是物流整合将提升到企业战略高度;二是物流服务和主营业务将实现专业化管理。

(一)物流整合上升为企业战略高度

现代医药物流将逐渐从传统的批发模式向供应链管理模式转变。在这一进程中,物流整合从作业层面上升到了企业战略高度。随着医药行业的重组和整合,企业规模不断扩大,物流网络成为整合事务资源、形成竞争优势的关键。医药行业进入微利时代后,强化物流管理成为降本增效的重要手段。

(二)物流服务和主营业务实现专业化管理

目前,国内医药物流的利润率仅为0.6%-0.7%,费用率仍高达10%左右。为了降低成本,许多大型医药企业如上海国药、上海医药、南京医药等,选择将原有的物流事务和人员剥离给第三方物流公司。这一趋势的原因在于第三方物流公司的专业化运作能提升服务水平、降低物流成本,为母体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

在医药物流的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误区和问题:

(一)中小规模企业无需也无法整合物流

事实上,中小医药企业在供应链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医药供应链整合受到重视的未来,这些企业也有机会通过物流整合提升服务水平和降低成本。他们可以在作业层面上优化内部流程,提高效率和客户服务水平;积极参与大型企业的供应链整合,从上下游环节获得成本下降和服务提升。

(二)设备和技术的先进性决定竞争力

这是一个误区。事实上,物流的功率和服务水平的高低取决于整个物流系统的协调性,而不是单一技术环节的高投入。过度追求技术先进性而忽视实际应用中的协调性是国内医药物流投资的一大误区。战略投资者、商业合作伙伴或下游客户更重视的是整个物流系统的可靠性和完整性,以及服务水平的高低,而非设备和技术的先进程度。

(三)自动化带来成本下降

自动化确实可以降低物流成本,主要体现在工作效率提高和差错率下降两个方面。企业在投资自动化物流中心时,应避免盲目追求高科技而忽视了实际应用中的协调性和适应性。自动化物流中心的投资需要结合实际业务需求和规划水平,确保技术与实际应用的匹配。否则,即使技术再先进也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我国医药物流行业虽然面临诸多挑战和误区但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只要我们深刻认识到行业的发展趋势和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就能推动行业的健康发展。我国医药企业在自动化物流中心的转型过程中面临着一系列挑战。一方面,企业在努力减少人员、降低人工成本的自动化设备的引入却带来了高昂的能耗成本。另一方面,由于国内电力供应紧张及企业信息化程度的不足,许多自动化设备无法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导致物流成本不降反升。这种困境源于我国医药企业对自动化的片面认识,没有充分考虑自身实际需求与配套环境的匹配。

实际上,针对医药库房,并不需要完全自动化的仓储设备。国外实现全自动化主要是因为其人工成本高以及其它配套环境如政策、人才、业务流程等已达到相应水平。而在我国,这些条件尚不具备,因此全自动物流设备的引进应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当前,我国医药物流面临多方面的问题。相关政策和规范不到位,尤其是对于第三方医药物流企业的明确标准尚未确立。虽然国家对医药物流中心的建立提供了政策支持,如江苏、浙江等地区的医药物流中心建设得到了贴息贷款,但新的考核评价体系尚未建立,原有的GSP认证也不再适用。国家尚未出台统一的药品编码,导致药品名称混乱,给生产、医院及大型连锁药店带来诸多不便。物流规范的不统一也限制了医药物流向规范化、高效化发展的步伐,如药品容器、包装箱、仓储托盘等缺乏统一规范。

医药物流领域存在投资过热、过散的问题,缺乏有效的资源整合。虽然从2002年开始,我国医药物流中心建设如火如荼,但各企业往往各自为政,导致投资大、效益低。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医药物流在供应链整合、配送中心效率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例如,每个配送中心支撑的销售额、处理单行订单的运作成本等方面,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不小差距。

第三方物流发展不成熟也是一大问题。剥离出来的医药物流企业缺乏第三方物流能力,配送网络单一、信息化水平低下、人员素质不高等问题突出。这也导致了物流成本居高不下,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盈利能力。

专业管理人才的匮乏也是制约医药物流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真正称得上医药高级物流人才的人数有限,而社会对这类人才的需求却急剧增长。这种人才短缺的状况对医药物流的持续发展将产生严重影响。

我国在医药物流领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境。为了推动医药物流的健康发展,需要、企业和社会共同努力,加强政策引导、规范建设、资源整合、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工作。关于医药物流专业人才短缺的深层次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许多医药企业对物流的理解还停留在表面层次,这导致许多管理者误认为医药物流只是简单的医药运输和仓储相加。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一些对物流认知有限的高层管理者错误地认为:高薪聘请医药专业人才不如多雇佣一些仓库保管员和货物搬运工。人才市场上所谓的物流人才实际上大多只是操作员。这种局面导致人才供应出现假性过剩,而对真正具备复合型物流能力、擅长战略规划的人才需求并不旺盛,这无疑对医药物流复合人才的培养造成了阻碍。

医药物流人才管理过程存在诸多疏漏,导致物流人才的直接或间接流失。例如,传统的医药物流薪酬激励效果有限,员工培训计划缺失或不成熟等。这些问题的解决迫在眉睫,否则将持续影响医药物流行业的健康发展。

部门整合不完全也是导致医药物流专业人才短缺的重要原因之一。物流部门作为一个连接生产与销售的服务部门,其成员做出的战略决策需要针对企业各个职能部分。物流人员的积极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整个组织间的协同合作。部门间整合的不完全,使得物流部门难以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从而导致物流专业人才的浪费和短缺。

为了推动医药物流行业的持续发展,我们必须正视以上问题,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完善物流管理体系,促进部门间的协同合作,为医药物流专业人才的成长和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韵达快递单号查询,韵达快递电话,韵达快递怎么样,韵达快递价格,韵达快递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