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步履稳健,但相较于国际先进水平,尚显稚嫩。起步晚、经验少、结构不完善等问题依然突出。为了推动物流行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我们必须转变观念,树立现代物流理念,深化企业改革,建立规范体系。需要制定全国统一的物流产业发展规划,以信息技术应用为核心,加速物流人才培养,实施人才战略。
关键词:第三方物流、物流现状、问题分析、对策探讨
一、我国第三方物流的开展现状
(一)起步晚,经验少
20世纪90年代中期,第三方物流的概念才开始传入我国。根据仓储协会的调查数据,工业企业和商业企业中,大部分仍由自身或供应方承担物流任务。现阶段的物流企业,大部分由传统的仓储、运输企业转型而来,业务多局限于传统领域,存在机械化程度低、运输方式单一、规模小、市场份额少等问题。其主要短板在于缺乏高效广泛的服务网络、设备和计算机软件,高素质人才匮乏。在实际运作中,这些企业在货物处理、配载、运输方案制定以及财务管理等方面,也缺乏切实有效的保障。
(二)构成结构不完善
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构成结构亦待完善。目前,传统仓储、运输企业通过改造转型而来的企业占主导地位,占有较大市场份额。如中远国际货运公司、中国储运总公司等。与全球先进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相比,我们在服务网络覆盖、信息化水平、专业管理能力等方面仍有较大差距。为了提升我国第三方物流的竞争力,我们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转变观念、深化企业改革、制定全国统一的物流产业发展规划等。
二、对策主张
(一)改变传统观念,建立物流理念
我们必须改变对物流的传统观念,深入理解和接受现代物流理念。只有建立了正确的物流理念,我们才能更好地推动物流行业的发展,提高我国第三方物流的竞争力。
(二)深化企业改革,完成准则创新
我们需要深化物流企业改革,建立适应市场竞争的规范体系。这包括优化企业结构,提升服务质量,加强风险管理等。
(三)拟定全国统一的物流工业发展规划
应发挥引导作用,制定全国统一的物流产业发展规划。这有助于整合资源,优化布局,提高物流效率。
(四)以信息技术应用为中心,加速物流人才培养
我们应加大对信息技术在物流领域应用的投入,提高物流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加强物流人才培养,实施人才战略,为物流行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持。
我国第三方物流虽然面临诸多挑战,但只要我们明确方向,采取有效措施,就一定能够推动其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