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房管理一直是企业高管们关注的焦点。在ERP库房管理体系刚刚上线的初期,物料频繁出入库,收发单据数量庞大,使得仓管员和录单员经常需要加班。由于编码意识尚未普及,很容易形成体系数据混乱,影响生产经营。ERP库房管理体系的最高境界是以最低的库存量、最快速的周转来满足生产和客户不断变化的需求。
一些先进的企业已经引入了看板管理、建立仓库超市和精益物流体系,相信这将改变过去粗犷的库房管理,极大地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了切实改善公司库房的管理现状,提高体系运行质量,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针对ERP库房管理体系上线初期的情况,谈谈如何加强仓库管理,与同行们共同探讨。
一、库房的常见问题:
库房管理存在诸多问题,一方面面临着数以万计的物料、成百上千的供货商以及庞大的货架式立体库房,另一方面则是数量不多且素质一般的仓管员。库房的物料种类繁多,但缺乏明确的准则和流程。归根结底,库房问题主要源于现场管理的不到位。例如,不遵守先进先出准则(First In,First Out—FIFO),导致物料呆料、废料;不按库位摆放物料或移动物料后不及时更新系统信息,造成物料难以查找。仓管员和录单员的工作疏忽,如不及时送单、录入系统,会导致系统数据与实际不符,影响ERP体系数据的准确性,进而影响生产计划的执行。还存在物料标识不规范、手艺单据信息不准确等问题。部分仓管员责任心不强,工作态度消极,推诿扯皮,库存盘点不准,这些都是常有的问题。
二、库房该如何管理:
库房管理并非易事,需要理清思路,明确几个根本问题。“物料”是什么?“库房”是什么?物料是钱的一种形式,而库房则是存放这些钱的口袋。钱只有通过运用或出资活动起来才能产生价值,同样,物料只有快速流动起来才能创造效益。任何对物料的浪费、破坏或偷盗行为都是对公司、股东和员工的利益的侵害。
那么,物料管理应该关注哪些方面呢?任何一项管理活动都会涉及到时间(T)、质量(Q)、成本(C)这三个方面,它们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物料管理也不例外。例如,T代表物料的交期、入仓期、使用时机等;Q代表物料本身的质量以及仓储质量等;C代表物料的价格、仓储成本等。
那么,如何进行物料管理呢?管理必须有原理。笔者总结了物料处理的十大准则,对离散型制造业具有普遍指导意义。这些准则包括先进先出、确定库位、专料专用、库存的ABC管理原则等。还提出了“六不入”和“五不发”的准则,以及门禁制度等。在实际操作中,应严格遵守这些准则和制度,确保物料管理的有效性。
在具体管理中,应充分利用ERP系统提供的功能和工具,如库存查询、报表分析等,实时监控库存状况,确保物料信息的准确性。还应加强对仓管员和录单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其业务水平和责任心。通过实施有效的库房管理策略和方法,可以确保库房运作顺畅高效提高生产效率和企业竞争力。“日事日毕、日清日高”是仓库管理的黄金准则。每一位仓库管理员,在每日工作结束时,都需要对自己的账务进行自我确认与核对,确保账目平衡,及时发现问题并做出改善,这样才能在第二天以更高的效率和准确性继续工作。
按照这一准则,仓库管理员每天都需要对自己负责的物料库进行至少1-2次的巡查。这不仅是为了保证物料的质量和安全,还要确保6S(整理、整顿、清洁、清洁检查、素养、安全)的状况达标。对于物料标识,必须准确无误,需要退回的物料应及时退给供应商或放到退货区,避免积压。
仓管员还需严格执行“以旧换新”的原则。对于规定物料,只有在退还旧物料后才能领取新物料。这样不仅能确保物料的合理使用,还能避免浪费和混乱。
仓管员的工作内容丰富多彩,包括收货、发货、退货、备货,以及对物料标识、摆放和账本的管理。在日常工作中,仓管员常常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查找缺失的货物,而当找到时可能已经失效。这不仅影响了生产效率,还可能导致库存信息的失准,进而引发物料订购的提前或延误,造成库存积压、资金占用或订单延误甚至取消等问题。
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仓管员的责任心。责任心是仓库管理的重要心态和作风,与人员的素质和工作环境息息相关。作为库房的管家,仓管员虽然权利有限,但责任重大。他们需要以高度的责任心去面对每一项任务,确保库存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为企业的生产和运营提供有力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