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园区的卓越推进力及其对工业发展的深远影响
物流园区作为物流服务的集成地,为物流企业提供了一个卓越的发展空间,有力地推动了物流企业的自我发展。其积极影响主要体现在资金、技术、人才和信息化管理水平等方面。
一、资金推进
物流园区的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通常超出一般企业的独立承担能力。在德国和日本等国的物流园区建设中,扮演着关键角色,负责筹集资金,以出资为主,辅以信用贷款和企业出资。这种出资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大大减轻了物流企业的发展前期投入成本,使得物流企业能够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核心能力和物流服务的开发中去。由此产生的良性资金链循环,促进了物流服务的持续发展。
二、技术推进
在物流园区内,众多不同实力和水平的物流企业汇聚,带来了最新的物流设备和技术应用经验。园区管理部门密切关注物流行业的最新技术发展动态,并通过各种信息传播渠道共享给企业,促进了行业内的技术交流和传播。物流园区还通过引进国家标准,推动行业的技术标准化进程。
三、人才推进
我国物流园区的建设意识到,物流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一直未得到足够重视。在一体化的物流园区内,可以引进物流专业训练部门,与社会教育和培训机构合作,形成物流人才培养基地。这不仅为园区内企业输送人才,也为社会提供更多物流知识,推动物流社会化进程。
四、信息化管理的推进
大规模的物流园区不仅是物流信息的中心,也是指挥、管理和调度的重要节点。通过园区的信息集中,达到指挥调度的功能。物流园区通过引进成熟的信息系统,整合园区内各企业的信息系统,形成一个统一的指挥管理中心,提高了整个园区作业的效率。这不仅使中小物流企业获得了信息化管理的优势,也推动了整个工业管理的信息化。
物流园区对构建国家物资流通网络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各地纷纷将物流作为支柱性产业并兴建物流园区,使得一些区域出现了重复性建设和恶性竞争的问题。从微观角度看,社会物流园区的建设对于构建整个国家的物资流通网络至关重要。物流园区不仅充任了集散中心的整合和管理功能,还是国家物资流通网络的战略支点。其信息管理功能将进一步发挥作用,物流园区之间通过信息系统的集成,构成虚拟的物流管理中心。
从全社会角度看,物流园区不仅是经济单位,更是具有国家战略意义的实体,支撑整个国民经济的根基。我国物流业的发展是为了构建和完善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所需的国家物资流通网,在这个过程中,物流园区发挥了基础支柱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