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成本控制是企业达成物流成本计划管理的一种行为,其核心在于根据计划目标对成本的发生和形成过程,以及影响成本的各种因素和条件进行主动的影响和调控。从公司的生产经营过程来看,这一过程包括了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三个阶段。事前控制是整个成本控制活动中最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影响到后续各作业流程的成本高低。主要的事前控制活动包括物流配送中心的建设、物流设施和设备的配备,以及物流作业过程的改进等。
事中控制则主要针对物流作业过程中的实际劳动耗费,包括设备、人工、劳动工具耗费以及其他费用支出的控制。通过对这些方面的控制,企业能够实时调整物流过程,确保成本目标的达成。
事后控制则是通过定期对过去某一段时间的成本控制进行总结和反馈,以发现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纠正措施。这不仅有助于保证成本目标的达成,也能帮助企业积累经验和优化成本控制策略。
作为物流的核心概念之一,物流成本的计算与控制,与传统的仓储运输费用有着显著的区别。这不仅关系到如何从宏观上认识中国的物流现状,更关系到具体物流实践的核算和评价。
为了有效控制物流成本,公司需要遵循以下步骤:
了解服务对象及其需求,确保以较高的服务水平满足客户的期望。在成本控制的过程中,不能降低对客户的服务水平,因为这可能导致公司销售的下降,甚至影响公司的整体成本和竞争力。
公司需要详细了解物流成本的组成,包括仓储成本、运输成本、信息成本和管理成本。这些成本需要细化,以便更准确地了解每一项的成本构成和变动。
接着,了解业务的分布区域以及当前的服务和成本状况,包括货源、客户、仓库的位置,现有的服务方式和服务水平,以及现有的成本结构。这有助于公司更全面地了解业务现状,为后续的物流成本控制打下基础。
然后,根据现在的客户布局,安排最佳的货物流向,并确定仓库布局、服务客户、商品流向、经济库存分布、最佳运输方式和最佳承运商。这些决策有助于公司优化物流过程,降低物流成本。
将上述决策细化成公司的业务流程和操作规范,并制定各类监控和分析报表。这有助于公司不断分析客户需求、成本变化和承运商的服务水平,从而持续优化物流成本控制策略。
物流成本控制的基本方法包括绝对成本控制法和相对成本控制法。绝对成本控制法要求把营运生产过程发生的一切费用支出都列入成本控制范围,从节约各种费用支出、杜绝浪费的路径进行物流成本控制。标准成本和预算控制是绝对成本控制的主要手段。在这个过程中,企业需要对每一项费用进行严格的把控和调整,以确保成本控制在预定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