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物流的概述
物流,是在商业交易完成后,以最具成本效益的方式,将货物从供应商(卖方)转移到顾客(买方)的过程。这,便是物流的精髓所在。在这一过程中,不仅需要物流设施和物流设备(物流载体)等硬件支持,更依赖于信息控制和标准化。和物流行业的支持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物流的三大核心功能:
1. 创造时间价值:同一种商品,在不同的时间点,其价值可能会有所不同。在物流过程中,商品常常会处于某种暂时的停滞状态,这种停滞,在物流专业术语中被称为“贮存”。贮存,为商品创造了时间价值。
2. 创造地点价值:同一种商品,在不同的地点,其价值也会有所差异。在商品转移过程中产生的增值部分,就是物流的地点价值。
3. 配送加工价值:有时,物流过程还包括对商品的配送加工,如改变商品的长度、厚度和包装形状等。在物流中,“分割成更小的部分”是配送加工中最为常见的形式,这种加工往往能为商品创造额外的价值。
二、物流的发展阶段
(1) 现代物流已采纳集装化技术。物流过程始于包装,随后是运输、储存和配送。整个过程遵循物流标准。以物流基础模数尺寸600×400毫米为出发点,推出物流模数尺寸1,200×1,000毫米,并扩展至集装箱的标准高度和宽度尺寸,即2,591×2,438毫米。这一调整适应了火车、卡车和船舶运输的集装箱标准尺寸要求。
(2) 信息技术在现代物流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条形码、POS系统、EDI和GPS系统的应用,显著提高了物流活动的效率和准确性。互联网进一步促进了物流行业的市场开发、运营和管理的发展。
3. 世界物流概述
随着全球化的步伐不断加快,世界化展现出了一系列引人注目的未来趋势:
1. 更多的物流管理者将承担起国际责任,物流行业将更广泛地参与到全球贸易的舞台上。
2. 对外贸易区的数量和规模将进一步扩展,反映出全球贸易的繁荣和活跃。
3. 国际间的文书工作和文件处理将逐渐减少,随着技术的发展,这个过程将更加高效和便捷。
4. 出口企业将更加深入地参与到涉外仓储的管理和运营中,这包括公营仓储和运输服务等。
5. 小企业的数量正在不断增长,它们在国际贸易和物流领域的作用也将越来越重要。
6. 随着多渠道的配送方式日益流行,国际物流的复杂性也在不断增加。
从某种程度上讲,国际运输和国际物流是相辅相成的。当企业涉足国际贸易时,必须建立国际物流系统,以提供所需的产品和服务。国际物流领域最重要的进展在于采用更先进的信息系统,并设立专门的部门来运营。
废弃物管理和物流处理
废弃物的有效处理是现代物流业不可或缺的一环。物流进程中的核心任务就是以高效且迅速的方式处理、运输和储存废弃物。对于那些可以重复利用或回收的废弃物,物流企业需精心组织,将其转移到再生产或再加工地点。
退货管理,又称为反向物流,是物流处理中的另一重要环节。买方可能会因为各种原因将产品退回卖方。多数物流系统对此类情况的处理并不理想。在多个行业中,消费者可能因为保修维修、替换或回收而退回产品,这导致反向物流的成本可能很高。随着消费者对退货政策的期望越来越高,反向物流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
再来看第三方物流(TPL)。第三方物流涵盖了所有的物流服务,他们在榜首方(供应商或生产商)与第二方(买方或顾客)之间扮演着桥梁的角色。他们的主要目标是降低供应商的整体物流成本,同时提高客户服务水平。
第三方物流正在迅速发展,其背后的主要驱动力在于成本降低和对更高质量、更经济服务的需求。与内部运输相比,第三方物流提供商能够整合多家公司的业务,提供更频繁的提货和配送服务。除此之外,其他原因还包括:他们具备规模效应、专业技术和网络优势,能够更好地应对物流挑战和满足客户需求。
在废弃物处理、退货管理和第三方物流的共同努力下,物流业正朝着更高效、可持续和灵活的方向发展。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客户需求的不断变化,物流行业将继续创新并适应新的挑战。物流迅速发展的原因有两个:
随着全球化和电子商务的普及,物流行业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变革。企业和消费者越来越依赖快速、准确、高效的物流系统来满足其日益增长的需求。从原材料采购到产品制造,再到分销和交付给最终用户,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精确无误,以确保整个供应链的顺畅运行。物流行业正经历着持续的技术创新和管理策略更新,以应对这一挑战。
随着技术的进步,如物联网、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的应用,为物流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这些技术不仅提高了物流效率,降低了成本,还使得物流过程更加透明和可预测。例如,通过实时追踪和监控货物状态,企业可以更好地管理库存,减少损失,提高客户满意度。这些技术也推动了物流行业的数字化转型,使得物流服务更加智能化和个性化。
展望未来,物流行业将继续面临许多挑战和机遇。随着电子商务的进一步发展,物流需求将继续增长。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将推动物流行业的创新和转型。物流行业将朝着更高效、更智能、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为全球供应链和经济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在迅猛发展的体系驱动下,革新压力不断攀升,其原因有二。首先是体系本身的进化压力。在高速计算和数据传输的时代,我们能够实时响应和满足用户需求。不仅如此,借助计算机和数据处理的助力,物流规划和操作变得更加灵活精准。柔性的计算机设备为解决问题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决策的准确性也随之提高。全面的成本衡量和财务管理意识也日益深入人心。经济整体的变革也带来了革新的压力。企业需要适应不同规模的市场的需求以应对竞争压力。随着市场的专业化和零售业的增长,产品的生命周期逐渐缩短,物流体系需要与时俱进,变得更为高效、快速和灵活。企业也开始从大规模生产向柔性制造系统(FMS)转变,这种系统让企业能够在不同产品间迅速切换生产。为了提升竞争力,企业对客户服务的需求也日益重视。在物流整合的旅程中,我们走过了四个阶段。起始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美国,最初阶段是整合与配送相关的所有活动。独立的经销部门需要协同管理物流配送中的所有环节。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变革的推动,物流体系将继续向前迈进,应对新的挑战和机遇。第二阶段:在物料管理领域,PDM被广泛应用于物流、部件和半成品的流动管理。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许多企业纷纷成立了物流部门,全面负责产品的上下游流动、存储和处理等任务。这些部门不仅要管理原材料和零部件的入库,还要负责产品的出库和运输等各个环节。
第三阶段:随着九十年代初期业务流程再造(BPR)的兴起,物流与其他部门之间的关系被重新定义和整合。物流作为整个系统的核心,开始发挥着更加重要的协调作用。体系整合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各部门之间的交叉合作也需要实现更高的效率和成果。在这个阶段,物流不仅要确保产品的顺畅流动,还要与其他部门紧密合作,共同推动企业的整体运营效率和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