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物流的奥秘:了解物流概念及其重要性
物流,是为了满足客户需求,以最低的成本,通过运输、保管、配送等方式,完成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及相关信息从产地到消费地的全过程计划、实施和管理。这个过程不仅仅是物质的流动,更包含了信息的流动。
物流活动涵盖了众多环节,如用户服务、需求预测、订单处理、配送、存货控制、运输、仓库管理、工厂和仓库的布局与选址等。每一个环节都承载着满足客户需求的重要任务,共同构成了物流的庞大体系。
二、现代物流的深入解析
现代物流不仅考虑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货品配送问题,更延伸到了供货商到生产者对原材料的采购,以及生产者自身在产品制作过程中的运输、保管和信息等各个方面。这种全面的视角,旨在满足客户需求的提高经济效益和工作效率。
在电子商务时代,全球物流产业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物流服务以最小的总体成本满足客户需求为中心目标,这促使电子商务与物流紧密结合,形成了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和人才流的统一。电子商务下的物流形式也具有信息化、自动化、网络化、智能化、柔性化的特点。
三. 我国物流产业的发展现状
相对于发达国家的物流产业而言,我国的物流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尽管已经开始呈现专业化物流服务的萌芽,但整体上,企业物流仍然是社会物流活动的重点,加强企业内部物流管理仍是关键。专业化的物流企业也开始出现,多样化的物流服务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发展第三方物流已成为我国物流产业的迫切需求。
四、物流管理专业简介
物流是产品在生产、流通、服务过程中发生的时空变化。通过物流活动,可以创造物质材料的时间和场所价值,最有效地完成资源配置。现代物流涉及计算机技能、网络通信技能、机电操控技能等多领域的综合性应用,成为了企业的“第三赢利源泉”。
浙江工商大学物流管理专业依托强大的师资力量和学科优势,培养学生掌握现代物流信息技术和物流管理体系方面的知识。主要课程涵盖运筹学、计算机网络与通信、市场营销、生产运作管理、电子商务概论等。毕业生可在工商企业的生产、运营、服务等部门从事物流管理工作,也可从事物流管理体系的策划、物流新技能的研发等工作。
物流管理学是近年来在国外兴起的一门新学科,是管理学的重要分支。随着生产技术和管理技能的进步,企业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人们逐渐认识到,降低生产成本和产品质量只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基础,而如何在物流领域降低成本、提高服务质量,成为了企业创造“第三个利润源泉”的关键。物流管理从此从传统的生产和销售活动中独立出来,成为独立的研究领域和学科规模。物流办理科学的诞生揭示了原本潜隐的物流体系,深入洞察了物流活动中各个环节的内在联系。这一科学的兴起和发展,为现代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提供了有力的法宝。在西方国家,这一科学的进步得益于几个关键的技能、经济和政策因素。
产品多样化和小批量化趋势显著,要求物流配送更加复杂多样。制造业和营销业中的JIT(Just-In-Time)、快速响应和连续补货等技能的运用,使得物流服务更加注重时效性和协同控制。企业需要严格协调库存、运输、生产和销售等环节,以降低库存至最低限度,改变传统依赖安全库存的物流策略。
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现代物流的进步。物流办理高度依赖于对大量数据的分析处理,而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普及为物流体系提供了强大的分析工具。条形码技术、EDI(电子数据交换)、卫星通讯技能等信息技能在物流作业中的广泛应用,大大提高了物流服务的水平和透明度。
发达国家在运输领域实施的“放松控制”政策使得运输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推动了以客户为中心的物流创新层出不穷。从全球视角来看,物流办理是工商企业面临的重要战略挑战之一。
物流办理的内容涵盖了三个主要方面:对物流活动各要素的办理,包括运输、存储等环节;对物流体系中人、财、物、设备、方法和信息等六大要素的管理;以及针对物流活动中的具体功能如物流方案、质量、技能、经济等的管理。其目标是以最低的总成本实现既定的客户服务水平,寻求服务优势和成本优势的动态平衡,从而创造企业在竞争中的战略优势。
物流办理重视运用系统方法解决问题。现代物流被看作是由运输、存储、包装、装卸、流通加工、配送和信息等环节构成的一体化体系。各环节有着各自的功能和观念,而系统方法则是运用现代管理方法和技能,使各环节共享整体信息,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组织和管理的。这旨在使系统在尽可能低的总成本条件下,提供具有竞争优势的客户服务。
物流管理的演变经历了配送管理、物流管理和供应链管理三个阶段。起源于二战时期军事物资配送的储运形式和技术,战后广泛应用于工业界,提高了企业运营效率并赢得了更多客户。随着时代的发展,物流管理逐渐从单纯的配送管理,发展到对物料从原材料到最终客户整个流程的跨功能管理。20世纪80年代,人们发现通过跨职能的流程管理来分析和解决企业运营中的问题非常有效。通过对物料整个流程的分析,企业可以消除看似高效但实际上降低整体效率的部分优化行为。
物流办理的发展是一个不断进步和完善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竞争优势。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下,物流管理部门正经历着从传统模式向现代模式的转变。一直以来,物流部门为了降低运营成本,不断探索各种方式和方法。有时,他们可能会选择海运代替空运来加速某些订单,虽然这样能节省运费,但如果因此失去了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最终可能会导致全局性的失败。这凸显了传统的垂直功能管理已不适应现代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需求。
幸运的是,横向的物流管理开始崭露头角。它强调对每一个流程中的不同功能进行整合管理,追求整体最优的协同效果。这种管理方式不再孤立地看待物流部门,而是将其视为企业整体运作中的一环,通过系统化的方法优化从需求预测到客户服务等各个环节。
物流管理的范畴已经超越了单纯的运输,扩展到了需求预测、采购、生产计划、库存管理、配送和客户服务等方面。高德拉特的《方针》一书从生产流程的视角来管理生产,被全球制造业广泛接受。与此美国实物配送管理协会和加拿大实物配送管理协会也顺应时代变迁,先后更名为美国物流管理和加拿大供应链与物流管理协会。
在一个典型的制造企业中,从需求预测、原材料采购到运输被称为进向物流,工厂内部工序间的流转是出产物流,而配送和客户服务则被称为出向物流。物流管理的核心在于系统化地管理从原材料到制品的整个流程,确保物料在最低库存条件下流畅地买进、运入、加工、运出并交到客户手中。
随着全球一体化的深入,企业分工日益细化。许多制造企业选择外包零部件生产,将低技能、劳动密集型的生产环节转移到人工成本最低的国家。这导致每辆汽车上的数千个零部件可能来自十几个不同的国家和几百个不同的供应商。这对物流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在保持最低库存的前提下,确保所有零部件准时、按质、按量以最低的成本供应给装配厂,并将成品车运送到每个分销商手中。这已远超出单个企业的管理范围,需要与各层级供应商、分销商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共享信息,精准协作,集成跨企业的关键业务流程。
在这个背景下,加拿大物流协会的更名为“加拿大供应链与物流协会”,反映了行业的变革与发展。美国物流协会也曾试图扩大物流管理的概念外延来表达供应链管理的理念。但最终由于各方意见分歧,不得不修订物流管理概念,承认物流管理是供应链管理的一部分。确实,只有实施有效的供应链管理,才能实现同一供应链上企业间的协同最大化,而市场竞争已从企业之间的竞争转变为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