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物流,我们首先要了解的是除了第三方物流、电子商务和配送等概念外,还有一类值得重视的物流事务——企业内部物流管理。物流管理,是贯穿企业从采购、生产到销售的整个过程中涉及物料管理的一系列事务。这其中,包含了原材料的采购、保管、领用以及销售等各个环节。
在实际操作中,由于物料种类繁多、形态各异、账实不符等问题,物料管理一直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和复杂任务之一。我们可以从管理基础(数据)和管理工具(信息化进程)两个方面来对其进行有效控制。
在企业的信息化进程中,物流管理的基础数据包括物料主文件、物流管理、货源清单等。即使不使用任何软件,企业也应建立完整的基础信息。但在手工操作的情况下,即便这些数据都十分准确,也无法满足企业管理的要求。尤其当数据量巨大且时间要求紧迫时,手工处理根本无法完成。
企业信息化进程中的物流管理,强调的是计划控制下的物流流程。具体内容是根据独立需求计划核算出物料的需求计划,进一步根据物料特性核算出生产计划或采购计划。这一流程被称为MRP核算。无论是管理物流还是控制方案,中心思想都是在“最需要的时刻提供适量的物料”,使库存成本与收购成本即物料的总成本最低。下面,我们从采购、库存、销售三个方面详细论述。
关于采购管理的改进:
在现实中,许多企业存在这样的现象:虽然设置了采购计划员岗位,负责根据企业下月的生产计划编制采购计划,但实际的采购操作并不完全按照采购计划进行。领导的个人经验往往成为决策的依据。方案外收购的情况时有发生,通常需要领导特批。这种现象背后,反映出的实质问题是信息不畅和基础数据不准确。手工报表既滞后又容易出错,在大量数据时难以翻阅,因此很难起到有效的作用。
例如,关于领导在批阅签字时缺乏依据的问题,实际上是由于缺乏实时的、准确的数据支持。在设备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的今天,产品制作过程中的成本压缩空间有限,而材料收购成本却有着巨大的优化空间。居高不下的收购成本是许多企业的顽疾之一。
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归根结底是信息途径不畅和根基数据不精确。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可以借助管理软件来实现采购流程的自动化。在编制采购计划时,可以从生产部门获取需求信息、从库存部门获取库存信息,以及其他相关需求,这些需求都是联网直接从相关部门获取的,真实且准确。在确认这些需求后,系统可以自动汇总并生成针对特定人员的采购计划。这样可以从根本上解决采购计划的盲目性和杂乱性问题。
关于库存管理的改进:
一个产品可以分解为多种原辅材料,每种材料的批量和收购提前期都不尽相同。为了降低成本而不影响生产,企业需要关注每种材料在库房中的最佳保存量。许多企业在实际操作中面临物料不配套、工艺调整导致库存物料积压等问题。一些制药、食品、化工企业的物料批次管理混乱,未实行先进先出的发料管理,导致物料过期或质量问题无法追溯。库房管理员编制的库存报表也往往被领导忽视,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财政部门和库房管理员之间的对账问题也是企业面临的难题之一。
物料的配套管理是企业最关心的管理问题之一。从最早的MRP到后来的MRPII、ERP,如何有效地降低库存一直是这些系统的核心功能。借助现代管理软件,企业可以实现实时的库存管理和物料追溯,提高库存周转率,降低库存成本。通过先进的批次管理功能,企业可以确保物料的质量和安全性,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在库存管理优化的过程中,物流管理的角色举足轻重。它不仅是解决库存结构不合理问题的关键手段,更被视为ERP系统实施中的核心基础数据支撑。可以说,精准的物流管理是应对产品结构不合理问题的基石。只有物流管理的精准无误,企业才能做到按需采购、按需存储、按需发货。令人遗憾的是,许多企业往往在没有构建准确的物流管理体系时,就盲目推进ERP系统,这无疑是一场没有根基的战役,项目的成功率自然会大打折扣。
物料实物管理水平的提升,离不开对硬环境和软管理的双重提升。硬环境主要指库房的厂房设施、通风条件等物质环境;软管理则借助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及时发现并解决管理中的问题,从而不断提升管理水平。以批次账管理为例,完全依赖手工记录的批次卡容易出现错误,但借助信息化提供的批次账管理功能,可以自动实现先进先出的发料管理,真正做到严格无误。除此之外,信息技术还能帮助企业实现物料的批次管理、超限额告警、失效告警等功能。
销售管理的改进至关重要。让我们看看以下几种现象:企业的销售收入和应收款究竟有多少?这样的基础问题可能会难住许多企业的老总。在面对财务部和销售部提供的两套报表时,他们往往无所适从。当销售人员拿着特价请求找领导签字时,领导往往只能凭感觉判断,而无法依据可靠的数据做出决策。甚至有时,客户拿着提货单兴冲冲地来提货,却被告知库房无货可发,而库存中却存在为其他客户预留的货物。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销售管理的混乱和信息的滞后。
销售是企业最容易出问题的环节。销售过程是企业将投入最终转化为现金回流的过程,销售环节中的问题也可以在管理和工具两个方面寻求解决方案。例如,销售中常见的“两张皮”现象(销售部门的数据与财务部门的数据不一致),主要依赖管理工具来解决。通过企业联网,销售部门和财务部门可以使用同一套基础数据,避免信息孤岛。财务部门的数据主要是正式开制的发票计算构成,销售部门的数据则是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已开提货单没有开发票部分的数据,这样问题就可以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客户的信用管理是销售过程中另一个重要的管理问题。这主要依赖于提高基础数据的准确性来实现。客户的信用一方面通过外部查询和收集获得,另一方面则依赖于在本企业中不断积累客户的历史资料。例如,客户的提货数量、回款周期等数据可以不断积累,这些都能帮助企业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分销管理是现在很多企业都非常重视的问题。在广域网上进行库存的管理如果只依赖手工是无法有效完成的。借助基于广域网的管理信息系统,企业可以将全国各地的库存逻辑上都拿到公司总部进行管理,充分发挥计算机网络的优势,实现管理的“零距离”,从而确保企业运营的高效与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