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企业零库存管理的深度探讨
零库存管理,这一源于20世纪70年代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的先进管理理念,如今在全球范围内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将详细论述库存及零库存的相关理论,剖析零库存管理的优势及其在国外的应用现状,并探讨其在我国企业中的实施途径与可行性。
一、前言
长期以来,库存作为生产和消费保障的重要手段而受到推崇。统计数据表明,存货的保管和维护成本高昂,且其价值随时间流逝而贬值,形成不良资产。库存已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库存改革势在必行。
二、库存及零库存的理论认知
1. 库存:库存是指企业为应对未来出售或使用的需求而储存的物料,包括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等不同形态。
2. 零库存的寓意及其对企业的效果:零库存并不意味着不要储存和没有储存,而是指物料在一个或多个运营环节中,如采购、生产、销售、配送等,不以仓库存储的方式存在,而是处于周转状态。企业通过实施零库存管理,可以降低成本,优化资金周转,提高产品质量和交货速度,从而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
三、国外企业零库存管理的开展
1. 零库存管理在国外的发展:零库存管理理念在国外得到了广泛应用和深入研究。尤其在日本,许多企业已经成功实施了零库存管理模式。日本丰田汽车公司作为零库存管理的典范,通过实施精益生产、准时供货等策略,实现了库存量的最小化。
2. 零库存管理与其它管理策略的比较:零库存管理与其他管理策略如MRPII和OPT等有一定的关联和比较。例如,MRPII(制造资源计划)注重生产计划与原材料需求的协调,而零库存管理则更注重库存量的最小化。两者可以结合使用,以实现更好的生产管理。
四、零库存管理的优势与实施途径
1. 优势:零库存管理可以降低成本,减少资金占用,避免仓库存货的一系列问题,如仓库建设、管理费用、存货保护、保管、装卸、转移等费用以及存货占用流动资金和库存物的老化、丢失、变质等问题。零库存管理还可以缩短产品的生产周期,避免市场变化和产品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
2. 实施途径:企业要实施零库存管理,首先需要优化供应链,建立稳定的供应商关系;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如精益生产、六西格玛管理等;建立完善的物流体系,确保原材料和产品的及时供应和运输。
五、国内企业推广零库存管理的可行性分析
虽然零库存管理在国内的应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关于是否应在国内企业推广零库存管理,学界存在不同看法。一些学者认为,零库存管理对降低库存、节约成本具有显著效果,应该广泛推广;而另一些学者则认为,零库存管理对环境要求严苛,在国内推广并不实际。针对国内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可行性分析和实施策略探讨显得尤为重要。
零库存管理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理念,具有降低库存成本、优化资金周转等优点。其是否适合在国内企业推广,需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在实施过程中,企业需要优化供应链、采用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建立完善的物流体系等。未来,随着技术的发展和企业管理的不断创新,相信零库存管理将在国内得到更广泛的应用。经过长时间的积累,零库存管理体系在日本已经形成了涵盖供应、生产和销售等环节的集团化运营模式。这一模式以零库存为核心,构建了完整的供应链系统。相较之下,美国的企业在八十年代初才开始逐渐了解零库存管理理念。如今,零库存管理已从单纯减少库存水平的方法,发展成为包含特定知识、技能和方法的哲学理念。例如,Dell计算机公司通过直销模式实现了产品零库存,同时采用“供货商管理库存”策略,实现了原材料零库存管理。这种管理模式不仅在日本和美国广泛应用,而且足迹遍布欧洲、大洋洲等其他地区。
对于我国来说,尽管零库存管理模式在国外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充满了成功的诱惑,但同时也充满了挑战。能否真正实现零库存取决于多方面的条件和状况,包括供货商、技术、产品、客户以及企业决策层的支持。我们建议企业做到以下几点:
改变员工观念,建立全员对减少库存的认识。在推广零库存管理之前,应对全体员工进行广泛宣传和教育,确保每个人都了解推广零库存管理的意义,营造良好的氛围。
合理选择供货商,与供货商建立合作伙伴关系。由于零库存要求供货商在需要的时候提供高质量的原材料,因此原材料库存、供货商的地理位置和运输方式的选择是关键。重视与供货商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共享信息,共同解决问题,确保及时供应订购的货物。
建立由销售驱动生产的观念。销售部门应致力于拓展销售市场,确保销售渠道的稳定,而生产部门应拥有灵活的应变能力和弹性的生产方式以配合销售部门的运作。这样能使企业更均衡地进行生产,有利于减少存货。
而对于企业来说,要实现零库存管理,有以下途径和办法:
一是无库存贮藏。这并不是完全不保存库存,而是通过特殊的贮藏方式达到零库存。例如某些国家将不易丢失的物资作为战备物资进行特殊贮藏。
二是委托经营库房存储货物。这是一种专业化的库房存储方式。企业可以选择将货物寄存在专业化的库房中,由后者负责保管和发货,从而实现在一定范围内的零库存或无库存式生产。
三是协作分包方式。这主要是制造企业的一种工业结构方式,通过多个企业的柔性生产按时供应,使主企业的供应库存为零。主企业的集中销售库存也使若干分包劳务及销售企业的销售库存为零。
四是采用JIT(Just In Time)生产办法。这是一种在需要的时间、按需要的量生产所需产品的先进管理方式。其中的看板办法是一种简捷有用的方法,通过固定格式的卡片作为凭证,逆生产流程方向指定供应。在操作过程中,可以通过增减看板数量的方式来控制库存量。
五是推行按订单生产办法。在这种拉动(pull)生产模式下,企业只有在接到客户订单后才开始生产,所有的生产活动都是按照订单来进行采购、生产和配送的。物流系统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实施合理的配送办法,企业可以及时地将产品配送到用户手中,从而从根本上消除呆滞物资和库存。
通过这些方式和方法的有效实施,企业可以更好地实现零库存管理,优化资源分配,提高经济效益和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