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邮政正以其强大的品牌优势及无人能敌的“三大网络”资源优势,进军物流配送领域,试图解决电子商务的物流瓶颈问题,逐步建立起自己的电子商务帝国。这是否能成功实现呢?
至七月底,我国邮政与国内外有影响力的40余家企业进行了物流配送洽谈会。戴尔、IBM等知名公司当场与其签订了物流协作意向书。在这种背景下,人们纷纷猜测我国邮政是否将成为物流配送业的领头羊。但事实上,我国邮政早已踏足电子商务之路,正在逐步探索与尝试。
物流,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市场机会。作为电子商务流程中的关键环节,物流配送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我国首届网上购物测试中,网上商店的数量虽然成倍增长,但服务环节却未能很好地满足用户需求。网站形象吸引力差、配送不及时等问题仍然突出。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物流配送问题。目前,我国网上商店的地域性较强,北京占到了30%,上海、广州等地也有较多分布。但由于物流体系尚不完善,网上订购的产品常常无法及时送达。网站对订单的反应速度也参差不齐,给消费者带来不便。
物流管理的优秀能够显著地降低企业的成本。彼得·杜拉克早在60年代就预言,物流领域是经济增长的“黑暗大陆”,是降低成本的最终极限,也是提高劳动生产率之后的“第三利润源泉”。
预算显示,物流费用可占产品总价值的30%~50%,而优化物流管理可以大幅度降低这部分成本。以日本为例,物流业每增加2.6个百分点,经济总量就会增加1%。在美国,物流业已成为一个规模庞大的产业,第三方物流服务商的净收入高达93.4亿美元。物流服务的重要性在于它是一种服务,对于电子商务企业和物流企业来说,货物送达是与客户互动的重要环节。物流服务的质量将直接影响企业在客户心中的形象,并决定是否有下一次交易的可能。
在我国,深圳市已将物流业确定为高科技产业和金融之外的第三个支柱产业。在世界物流峰会上,一位在日本留学的中国学生分享了在佐川急便打工的经历。一次送货途中,即使遇到堵车,快递员仍然扛着沉重的货物奔跑,准时送达。这种精神和服务态度,正是我国物流业需要的,也是我国邮政在探索电子商务之路中应该秉持的。邮政物流配送:电子商务之路的先锋
——国家邮政局数据通信所的徐祖哲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从物流配送的态势及邮政所具备的独特优势来看,邮政必须紧紧抓住物流配送这一环节。
一方面,形势的紧迫性要求邮政必须涉足物流配送。在电子商务的舞台上,物流配送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众多实物连锁运营的批发和零售企业已经建立了自己的配送中心,为社会提供物流配送服务。随着国家鼓励外资进入物流配送领域,中外合资物流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在北京、天津、上海等地涌现,为在我国投资的跨国公司提供了有力的竞争武器。可以预见,未来的物流市场将呈现多元化竞争的格局,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这种竞争将更加激烈。如果邮政不抓住这一市场机遇,就等于自动放弃了自身的优势,在未来的电子商务竞赛中将处于不利地位。
另一方面,邮政在物流配送方面具有显著优势。邮政拥有庞大的投递队伍和城乡覆盖、畅通无阻的投递网络,这是任何一家国内企业都无法匹敌的。我国邮政通过推广先进的邮政网络运行技术,在全国大中城市建立了236个大规模的配送中心,能够承担物流的处理、储存、配送等服务,覆盖全国2300多个县级以上城市。邮政拥有一个由飞机、火车、汽车等不同运输工具组成的庞大干线运输网,不仅拥有自家的航空公司,还配备了510节火车车厢和3.3万辆各类邮运汽车。通过邮政干线运输网,邮政能够迅速、准确、安全、便捷地将邮件和物品运往目的地。邮政拥有遍布城乡、强大、统一的营销和投递网络,无论是服务规模还是覆盖范围,在国内物流配送行业中都处于领先地位。
徐祖哲表示,目前,我国邮政主要面向四类企业和单位提供服务并开展合作:首先是高等院校,大学生是接受新事物最快的群体,他们最有可能成为电子商务B2B模式中的购买人群和推动力量;其次是中外合资企业,这是邮政要重点争取的用户群体;第三类是电子、医药、建材等大型国有企业,这些企业有开拓国内外市场的能力,但往往自身的配送力量不足,需要合作伙伴的支持;最后是国内中小企业,这是一个极具潜力的用户群体。
我国邮政遵循“先试点、后推广”的原则来推进物流配送业务。在广州、北京、成都等地,这种试点业务已经展开。邮政拥有邮政综合网(信息资源)、强大的物流网和基于邮政储蓄的绿卡网,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徐祖哲强调,邮政要充分发挥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三流合一”的功能优势以及点多、面广、线长的网络优势,从物流配送入手,在加快改造现有网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速邮政综合计算机网和邮政绿卡网的建设,逐步向包括网上购物和网上证券在内的各种网上交易、网上支付、安全认证等深层次推进,最终实现全方位进入电子商务的目标。
北京邮电大学管理与人文学院副院长吕廷杰也认同邮政在电子商务领域的巨大潜力。他表示:“有人预测,下个世纪最有可能被淘汰的职业之一便是邮递员。但信息并不能直接转化为产品。例如,在网络生存测试中,即使在网上订购了食物,如果没有物流系统为你送货,依然是一场游戏。电子商务要想让实物以光速运动,需要信息流、资金流、物流三个网络都健全。仅有网络是不够的。”
以发展物流配送业为方向的邮政,为自己设定了三个阶段的战略目标:
短期目标:通过建设电子邮政的接入平台、业务平台、电子支付、安全认证等,实现初步的邮政电子商务发展,促进邮政新业务的拓展。主要任务包括建设电子邮政网站、与因特网互联、支付系统升级、安全认证体系建设等。试点工程完成后,将能向用户提供网上邮局、信息服务、网上商城等多样化的网上服务。在追求“三网融合”的基础上,邮政电子商务正迈向新的发展阶段。我们的目标是完成网上支付和安全认证,建立起一个包含全国中心和31个省中心的标准化邮政电子商务体系,并探索新的电子邮政业务品种。这是我们迈向数字化未来的坚定步伐。
我们也深知邮政服务并非无所不能。虽然邮政有着全程全网、点多线长面广的独特优势,但在面对新型商业物流和网络运营商的挑战时,我们也面临着一些弱项。在改革开放的二十年中,邮政的发展相对滞后,未能充分占据商业物流市场的大份额。我们在什物传递中并未因网络的使用而显著增加业务量,基本业务的流程和办理仍过于依赖人工,未能充分发挥电脑和网络的作用。
更为严峻的是,邮政在网络数据与人工作业的信息交互上自动化程度较低,信息的输入和输出成为发展的瓶颈。我们无法完全依赖智能机器处理来代替手工操作。这种情况下,邮政在成本和网络速度方面都难以获得优势,陷入一种被动局面。
我国图书进出口公司电子商务部的出售司理刘军指出,电子商务的物流配送与传统的物流配送在内涵上有本质的差异。他认为,尽管邮政在技能、设备等硬件条件上有所改进,但服务意识的增强并非简单的资金投入就能实现。除了需要邮政业有发展大型物流配送企业的内在需求,更需要来自外部的竞争压力。
邮政的投递费用对电子商务商家和用户来说也偏高。刘军认为,邮政要想在电子商务物流配送领域立足,必须想办法降低配送成本至人们接受的水平。网站在选择配送商时,价格是最重要的考量因素之一。
当邮政开始认识到自身网络资源的巨大价值时,物流成为了热门领域。邮政进入物流领域并非易事。一些已经在全国各地建立庞大销售网络的大型企业,如康佳,都拥有强大的物流能力,并且机制灵活,拥有自己的长途运输和仓储网络。相比之下,邮政的长途运输仍依赖其他运输方式。这些大型企业可能成为邮政在物流领域的强劲对手。康佳的徐纯诚先生表示他们不会考虑让邮政进行配送,因为成本过高。然而一些产品具有坚固、小、轻等特征的公司可能会考虑利用邮政网络进行配送。他认为第三方物流应由专业的物流公司来承担,康佳甚至有意利用自身的销售网络为其他公司提供第三方物流服务。康佳已经开始与国外大公司就此事务进行合作。除了大型企业外,一些小型送货公司也将成为邮政的有力竞争对手。这些公司能够直接上门到户甚至到达最偏僻的地区进行配送,因此局域性配送应当是邮政的强项。然而这强项能否充分发挥以及邮政能否改变其传统的运营模式仍面临质疑。记者提到我国邮政欲搞物流配送时,徐纯诚表示存疑认为没有若干年公营思路很难改变并质疑其能否做到随叫随到。因此在我国邮政积极推动成为最大物流配送商甚至电子商务公司的过程中无论是内部还是外部都存在一些疑虑和质疑的声音。我们期待看到我国邮政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完成新的市场变革并再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