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概念术语解读
物品,乃经济活动中的实体活动物资,被标记为article。我们日常中所涉及的物品交易,都是围绕着这个物质世界的活动展开。这些物品如同活跃在经济舞台上的舞者,随着经济的脉动而流转。
物流,则是指物品从供应地到接受地的实体活动流程。它涉及到运输、储存、装卸、转移、包装、加工、配送以及信息处理等多个环节。这个过程需要物流中心的支撑,就像一座巨大的物流城市,负责协调物流活动。它的广义定义不仅包括物质资料的实体活动进程,还涵盖了与之相关的处理活动。这种协同合作是为了让物流运作更高效、更流畅。它要求每个环节紧密衔接,实现高效运转。可以说物流是一种巧妙的组织和管理活动。它通过有效的手段实现物品的快速流转,满足客户的需求。它的职责就是将物品安全准确地送到目的地。这个过程被称为物流活动或物流操作。
增值物流服务,即基于物流根本功用之上,为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而提供的一系列延伸服务。这些服务内容丰富多彩,旨在为客户带来更加便捷的物流体验。
Just in Time(JIT)理念,即在精确测定各环节作业效率的基础上,按照订单需求进行精准规划,旨在消除一切无效作业和浪费,从而提升整体效率。
基于JIT理念的现代物流管理方法——准时制物流(Just-in-Time Logistics),强调物流活动的精准性和高效性。
物流成本控制,是对物流相关费用进行的规划、协调和管控,旨在优化物流成本,提升物流效率。
物资需求计划(Material Requirements Planning,MRP),是工业制造企业的物资管理手段。它根据产品结构的层次关系和数量联系,以每个物品为计划目标,以完工日期为时间基准进行逆推计划,按照提前期的长短差异,为每个物品安排计划时间。
物流资源计划(Logistics Resource Planning,LRP),以物流为手段,打破生产与流通的界限,集成制造资源计划、能力资源计划、分销需求计划以及功能计划,实现物质资源的优化配置。
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ERP),在MRP II的基础上,通过前馈的物流和反馈的信息流、资金流,将客户需求、企业内部的生产经营活动与供应商的资源整合在一起,实现完全按客户需求进行经营管理的全新方法。
供应链,是生产和流通过程中,由上游供应商和下游分销商组成的产品或服务供给给最终用户的网络结构。
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SCM),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全面规划供应链中的商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等,并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
快速响应(Quick Response,QR),面对多样化、小批量的市场需求,物流企业不是储备产品,而是准备各种要素。在用户提出需求时,能最快地抽取要素,及时组合,提供所需服务或产品。
有效客户响应(Efficient Customer Response,ECR),以满足顾客需求和最大限度地降低物流过程费用为原则,能做出精确反应,使物品供应或服务流程最优化的一种供应链管理的战略。
社会再生产,是不断重复和更新的社会生产流程,包括物质资料再生产、劳动力再生产和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它包含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等环节。
生产,是人们利用劳动工具改变劳动对象,创造出满足人们需求的物质资料的流程。物资是生产活动中不可或缺的元素。管理则是人们对有限资源进行计划、组织、指导、协调和控制的各项活动。这其中包含了方案的制定、组织的构建、活动的协调以及过程的控制等关键环节。而运输则是物流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运输作业包括物品从一地到另一地的转移过程以及其中的一系列操作如集货、配送等。联合运输则是一次委托多家运输企业或采用多种运输方式将货物送达目的地的运输方式。直达运输则是物品从发运地到接收地,中途无需换装和停留的运输方式。
甩挂运输中的drop and pull transport是一种高效的物流方式。牵引车拖带挂车到达目的地后,将挂车留在当地,再拖带新的挂车前往另一目的地。这种方式提高了车辆的利用率,降低了运输成本。
集装运输中的containerized transport通过利用集装用具或捆扎方法,将裸装物品、散粒物品等组合成标准集装单元进行运输。这种方式提高了货物的安全性和运输效率,广泛应用于现代物流业。
集装箱运输是以集装箱为单元进行货物运输的一种形式。它实现了货物的高效、安全、便捷运输,是现代物流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门到门服务是指承运人在托运人的工厂或库房整箱接货,并负责运抵收货人的工厂或库房整箱交货。这种服务方式满足了客户对便捷、高效物流的需求,是现代物流服务的重服务形式之一。
铁路运送、公路运送、水路运送、航空运送、管道运送等是物流运输中的不同方式。每种方式都有其独特的优点和适用范围,确保货物能够安全、快速地到达目的地。
在冷峻的冷冻区域,我们称之为“freeze space”,这是库房中的一个特殊区域,温度始终保持在冰点以下。为了确保库存物品的安全与新鲜,我们还设有控湿贮存区,这是一个内部湿度可调的库房区域,配备了先进的湿度调制设备。而针对需要特定温度环境的商品,我们有温度可控区,可以根据需求调整温度,确保物品的质量不受影响。
在繁忙的物流流程中,收货区和发货区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收货区是物品入库前的核对查看及进库预备的区域,而发货区则是物品集中待运的区域,准备随时送往各地。我们还有简单的存储建筑——料棚和货场。料棚供存放某些物品,通常没有或只有部分围壁;而货场则是用于寄存某些物品的露天场所。
货架是存储货物的立体设备,由支架、隔板或托架组成,能够充分利用空间。库房处理和库存控制则是管理这些库存物品和库房设备的重要活动。在保证供应的前提下,我们需要使库存物品的数量保持最少,这就需要运用有效的处理技能和经济办法,也就是库存控制。
在经济订购中,我们需要平衡收购进货成本和保管仓储成本,以达成总库存成本最低的目标,这就是经济订购量(EOQ)的核心思想。在库存处理办法方面,我们有定量订购办法和定时订购办法。前者是在库存量下降到预定的最低库存数量时,按规定的数量进行订购弥补;后者则是按预先确认的订购距离期间进行订购弥补。
除了上述基本库存处理办法,还有ABC分类处理、电子订购体系、零库存技能、接连库存弥补方案、计算机辅佐订购体系和供给商处理库存等高级技能和经济模式来优化库存管理。这些方法和体系有助于提高库存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在物流领域中,配货与装配作业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根据货品的流量、流向以及运输工具的载重和容积,精心组织装载作业,确保货物得以高效转运。这便是我们所说的“assembly”,也就是配装。
包装,即package或packaging,是为了在流转过程中保护产品、方便运输或促进销售,按照一定技术方法选用的容器、材料及辅助物的总称。这一环节也包括了为了达到这些目的而采用的技术操作活动。
再进一步细化,我们有销售包装,即sales package,它是直接接触到产品并随产品进入零售网点和顾客视野的包装。与之相对应的,是运输包装transport package,它以满足运输贮存要求为主要目的,确保产品的安全,方便储运装卸,并加速交接、点验等流程。
托盘包装palletizing则是将包装件或产品堆码在托盘上,通过捆扎、裹包或胶粘等方式加以固定,形成一个转移单元,以便于机械设备的转移。
集装化containerization与散装化in bulk都是物流活动中的重要环节。前者通过使用集装用具或捆扎方式将物品组成标准单元货件,以加速装卸、转移、贮存、运送等物流活动。后者则使用专门机械和用具进行散状物品的运输、装卸,长期固定使用吸扬、抓斗等机械工具。
直接换装cross docking是一种物流连接方式,物品在物流环节中不经过中心库房或站点,直接从一种运输工具换载到另一种。而集装箱container作为运输设备,具有多种优势,如满足强度要求、适合多种运输方式、快速装卸和转移等。
我们还有集装箱货运站container freight station(CFS)、集装箱码头container terminal等物流相关术语。换算箱twenty-feet equivalent unit(TEU)则以20英尺集装箱作为换算单位,用于计算集装箱的容量和数量。
在配送作业术语中,我们有配送distribution、一同配送joint distribution、配送中心distribution center等概念。分拣sorting、拣选order picking、集货goods collection、组配assembly等作业也是配送环节中的重要步骤。流转加工distribution processing是在物品从产地到使用地的过程中的应用加工。冷链cold chain是为了保持鲜食物及冷冻食物的质量,使其在整个物流过程中都处于低温状态。查验inspection是根据合同或标准对物品的质量、数量、包装等进行查看和检验的过程。条码bar code和主动辨认技能auto-discern technology也是物流中的关键技术。这些术语共同构成了物流领域的专业词汇体系。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电子数据交流(EDI)已成为当今商业交流的重要形式。通过电子手段,我们采用标准化的格式,借助计算机网络的强大力量,实现结构化数据的快速传输和高效交流。这种数字化的交流方式不仅提升了工作效率,更推动了商业领域的革新与发展。每一次数据的传输,都是精准无误的信息传递,每一次交流,都为企业间的合作增添了新的活力。这就是电子数据交流的魅力所在,它以电子化、标准化的方式,让我们轻松跨越时空的界限,实现信息的无缝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