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牛的自动化物流体系
蒙牛乳业集团,自1999年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盛乐经济园区成立以来,已发展成为总资产达76亿元、年生产能力500万吨乳制品的乳业巨头。面对不断扩大的生产规模,蒙牛乳业集团自2002年起开始采用自动化立体仓库,大幅度提升了仓储容量与物流管理水平。目前,全国范围内已拥有20多座立体仓库。其中,六期工厂的物流体系项目尤为引人注目,以其巨大的规模和高度自动化在业界广受关注。
在2006年,蒙牛乳业集团决定在总部投资建设六期生产项目,提出了“八化”的构想,即国际化、智能化、规模化、立体化、可视化、个性化、差异化和体系化。该项目采用先进的规划理念和尖端设备,旨在建设国内规模最大、科技含量最高、集生产、科研、培训于一体的大型现代化液体奶生产厂。此项目主体工程投资达10亿元,主车间占地4.77万平方米,拥有22条生产线,日产鲜奶2000吨。整个生产过程从收奶到产品出库,均由中央控制系统指挥各类设备自动完成。蒙牛的这一举措标志着我国乳品加工业技术水平已迈入国际先进行列,极大缩小了我国乳业与国际乳业的差距。
与六期项目相配套的物流体系,集成了众多自动化物流设备,如自动化仓库系统AS/RS、空中悬挂输送系统、码垛机器人、环形穿梭车、直线穿梭车、自动导引运输车AGV等,是目前国内乳业中自动化程度最高、最先进的物流体系。
该物流体系由太原刚玉物流工程有限公司进行整体规划与实施。由于之前双方的长期合作基础,此项目从投标到建成仅用了半年时间,令人惊叹。此项目总包方太原刚玉物流工程有限公司经受住了大规模、大集成、大服务的考验,充分展示了强大的综合实力。
蒙牛六期物流体系主要服务于常温液体奶的生产、储存和发货,根据功能划分为生产区、入库区、储存区和出库区等。整个物流流程由计算机统一进行自动化管理。六期项目设有22条生产线,包括利乐和康美两种机型的生产线,生产能力强大。对于物流体系,蒙牛集团不仅提出了高处理量的要求,更重要的是要实现从牛奶生产到最终出库装车发运的全过程的无人化作业,包括制品入出库、原辅料及包材的运输等所有物流环节。整个体系还需满足经济性、灵活性、安全性与易于维护的要求。
为完成从生产到出库的全流程无人化作业,蒙牛的六期物流体系由制品全自动立体库及输送体系、内包材自动化立体库及输送体系、辅料自动输送体系以及贯穿这三个子体系的计算机管理体系组成。其中制品全自动立体库及输送体系的特色和主要设备包括提高机、机器人码盘体系、环形穿梭车以及复杂的输送体系。这些设备共同协作,完成了从生产到储存再到出库的全过程自动化。例如,码盘机器人可以同时对来自两条生产线的货物进行码垛,机械手为六轴式,每天可连续作业20小时以上。
在繁忙的物流枢纽中,出库装车区域配备了20条辊筒式输送机,它们以一定的斜度排列,与20辆轿车一一对应。当货物装载完毕后,留下的空托盘通过传输线路被送回,它们将被重新安置在入库码垛区或分拆区,甚至被存入高耸的立体仓库中。
立体仓库中的高位货架系统,占据了总面积为102×106米的建筑面积。仓库最高点达到24米,最低点也有20米的高度。货架排列整齐,共包含两种布局:24排76列共12层或13层,总计提供了多达45600个货位。
单伸堆垛机作为仓库的主动力,共有24台单元式直线型有轨巷道堆垛机。每台机器的最大起重量为1200千克,它们通过变频调速,轻松完成车间货物的入库或外来货物的出库操作。这些堆垛机与计算机监控体系通过红外线通讯连接。操作方式多样,包括联机操作、单机操作和手动操作。
对于内包材及运送体系,它从人工码垛的内包材开始,用叉车将托盘运至入库运送线。这些内包材直接触及牛奶,因此对仓库内的洁净度有严格要求。采用了自动化立体库进行存储。内包材库还具有包材外谐和空托盘外出的功能。该体系主要由驶入式货架体系和单伸堆垛机构成。货架体系根据两种包材的托盘尺寸不同分为两个区域。放置利乐包材的托盘尺寸为1200×1200mm,重达1200千克/托盘;放置康美包材的托盘尺寸为1240×1000mm,重达780千克/托盘。货架的高度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单伸堆垛机选用两台转轨式堆垛机,单机最大起重量为1300千克,满足外来包材的进货和送往车间的出货需求。堆垛机还配备了多项保护设备,包括过载保护、松绳保护、断绳保护等。还采用红外线通讯与计算机监控体系连接,方便人员的操作和维修。
再来看出库机器人主动转移体系(AGV体系)。在和生产车间相通的一端,AGV(无人转移车)主动将包材直接送到无菌灌装机指定的位置,空托盘则自动由AGV送回包材库。AGV体系由多个部分组成,包括AGV小车、地面导航体系、在线自动充电体系等。
最后说说辅料主动运送体系的构成与特色。该体系从人工放置辅料到主动转移悬挂车开始,直至辅料被精确送到车间指定的位置。辅料库位于生产车间外对面,采用驶入式仓库设计,专门用于存放纸箱和吸管。为了满足各生产线的需求,如利乐包的纸箱需求量为每小时834片,康美包的纸箱需求量为每小时500片,采用了空中无人主动转移悬挂车来完成纸箱和吸管到装箱机和贴管机的转移。这些无人转移车采用单轨迹悬挂设计,沿一条环形主轨迹运行。整个物流过程高效、准确、无人化,为生产线的顺畅运行提供了有力支持。四.计算机监控与办理体系:一体化智能管理制品、内包材与辅料库
该计算机监控与办理体系实现了对制品主动化库、内包材主动化库和辅料库的高效统一管理。整个体系包含制品仓储物流信息办理体系、主动化仓库操控与监控体系以及主动化仓库操控履行体系三大核心部分。这些部分协同工作,确保仓库作业的流畅与精准。
体系的特色在于:
1. 全自动化指挥:在计算机的统一指挥下,立体库作业得以高效完成。货品的入出库信息得到实时处理,自动完成数据保护、查询、修正、清库报表等任务。体系能动态显示设备状态、位置信息以及作业状况、故障预警和报警信息等。
2. 智能货位分配:入库时,体系智能分配货位,遵循由下到上的原则,同时允许指定特定货位。出库时,则遵循先进的入库登录次序(入库日期和批号),即先进先出的原则。
3. 开放性及便捷性:计算机监控体系采用全汉化图形界面,具有良好的开放性,方便用户进行功能修改和再次开发。
以下是具体的运作流程:
一、制品物流运作流程:
蒙牛六期物流中心的制品物流从出产区、入库区到贮存区和出库区的流程井然有序。其中,出产区通过封箱机和码盘机器人协同工作,将纸箱整齐地堆放在托盘上。然后,这些托盘通过环行络绎车转移到主动立体库外,再由巷道堆垛机进行入库操作。在入库过程中,需要进行严格的产品检测和整形。根据销售清单,产品从仓库出库,完成整个物流流程。
二、内包材物流运作流程:
内包材的物流流程包括入库和出库两个主要环节。入库时,包材被人工卸车堆放在托盘上,然后通过叉车和运送机运至入库台。堆垛机根据指令将包材放置到货架上。出库时,根据生产需求,堆垛机将纸卷或纸盒托盘取出,然后通过激光扶引主动转移机器人(AGV)将物料送至生产线。这个体系还考虑到了生产结束后剩余包材的回库问题,确保在下次出货时优先使用剩下的包材。
三、辅料物流运作流程:
对于纸箱和吸管等辅料,物流流程包括人工拆捆、按生产需求装到转移车的装载模具内或周转箱内。然后,通过空中无人主动转移悬挂车将这些辅料运送到生产车间。这一流程确保了辅料的高效、准确供应。技能亮点闪耀蒙牛六期物流体系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蒙牛乳业集团六期物流体系展现了令人瞩目的自动化成果。这一高科技集成项目以其宏大的规模、丰富的创新点、高度的自动化和工作效率,赢得了业界的广泛关注。该体系的每一个细节都凝聚了创新和智能,从信息管控系统到先进的物流设备,都闪耀着高科技的光芒。
在信息管控系统方面,蒙牛六期物流体系实现了生产物流与多库存储物流的统一调度管理。该体系包括仓储物流信息管理、自动化仓库的监控与控制以及自动化仓库执行系统等多个部分。通过这些系统的高效协同,实现了生产物流与包装的自动化控制,生产物流与存储物流的协调统一,以及多库存储与生产物流的整体优化。
而在高科技设备的使用上,蒙牛六期物流体系更是大有可为。其中,AGV智能车辆和空中悬挂输送系统成为了该项目的最大亮点。特别是在内包材出库环节,AGV的使用实现了真正的自动化转运,成为了蒙牛集团同类项目中的一次重大突破。相较于其他项目的立体库,AGV的应用使得蒙牛六期的运输体系更加智能化,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人力成本。
经过一年的稳定运行,蒙牛六期物流体系已经达到了规划设计目标,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在此基础上,蒙牛乳业集团有信心将其位于呼和浩特和林德尔县的总部基地打造成国内规模最大、科技含量最高的现代化工厂。这一现代化的物流体系不仅提升了蒙牛乳业的生产效率,也为国内外乳制品行业树立了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