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订单处理流程
物流中心的商业活动始于客户的咨询与业务报表。当订单被接收后,业务团队会深入查询库存状况、装卸能力、加工负荷以及包装配送能力,以回应客户的要求。当订单无法按照客户期望的时间交付时,业务部会进行协调。由于物流中心通常是采取后付款的方式,所以在处理订单信息的业务人员会根据该客户的信用状况,核查是否超过其授信额度。业务人员还会在特定时段核算订货数量,调整出货计划和数量。退货处理也是在这一阶段进行的。业务部门会制定报表处理办法,管理历史数据,并设定客户的最小订货量、订货方式及结算截止日期。
二、采购作业流程
从接收买卖订单开始,物流中心会根据供货需求向供应商或制造商订购商品。采购作业包括核算产品数量、查询交易条件,根据订购数量和供应商的经济批量提出采购单。发布采购单后,将进行入库进货的跟踪。
三、进货入库流程
采购单开出后,进货入库跟踪与入库管理员的工作并行进行。入库管理员会根据预定的入库日期进行入库排程和站台排程。当货品入库时,会进行材料核查和品质检验,确保入库产品与采购单内容一致。如有不符,会进行相应的更正或处理,并将入库材料登录建档。入库产品可以上架存储或直接出货。对于上架产品,系统会指定存储位置,便于后续的存货管理和出货查询。
四、库存管理流程
库存管理包括库房区域管理和库存数量控制。在库房区域管理方面,会规划货品的摆放方式、区域大小和分布等。货品进出库遵循“先进先出”或“后进先出”的原则。进出库方法包括转移工具和转移方式的选择。库存数量的控制会根据出库数量和进货时间制定收购数量和时点预警系统。会制定库存盘点办法,定期盘点库存数,并调整库存账目和制作盘亏报表。
五、补货与拣货流程
通过核算客户订单,可以确定真实的需求量。在出库日,当库存足够时,会制定拣货单和各项指示,进行拣货区域的规划、工具的选择和人员的调配。拣货不仅包括拣取作业,还要注意货架的补充,确保拣货流畅并不缺货。这包括补货水平和时点的制定、补货作业的排程和人员的调配。
六、流通加工流程
货品在送往客户前,可在物流中心进行流通加工,以增加其附加值。流通加工包括产品的分类、过磅、拆箱重包装、贴标签和组合包装等。为达到完善的流通加工,必须管理包装材料和容器、制定组合包装规则、选择流通加工工具、制定排程和调配人员。
七、出货作业处理
完成货品的拣取和流通加工后,即可进行出货作业。这包括根据订单印制出货单据、制定出货排程、印制批次报表、产品标签和出货检查表等。排程人员会决定出货方式、选择集货工具和调配人员,并决定运输车辆的大小和数量。仓库或出货管理人员会规划出货区域的布局和产品的摆放方式。
八、配送作业流程
配送作业的实体部分包括将货品装车上并实时配送。为此,需事先划分配送区域或组织配送路线,根据路线决定产品装车的顺序,并在配送途中追踪和控制产品,处理意外情况。
九、会计作业流程
在物流中心的高效运营背后,除了实体作业之外,还有一系列精心策划的营运管理和绩效管理作业。这些作业对于高阶管理者来说至关重要,他们需要透过详尽的考核评估来确保物流中心的效能管理,并制定出卓越的营运决策和政策。在这个过程中,营运办理和绩效办理离不开基层作业人员和中级管理层提供的信息与报表支持。
想象一下,一份详尽的财务报告揭示了出货销售的核算数据,这不仅是数字,更是市场动态的反映;客户对配送服务的反馈报告,其中包含了他们的期望与需求。还有配送产品的频次和时效报告,让我们了解配送的效率和速度。而配送失误率和库房缺货率分析,则揭示了物流中心的潜在问题和改进空间。库存损失率报告、机具设备状况及维修报告、燃料耗材使用量分析、人力成本分析以及退货产品核算报表等,都为管理者提供了全面的视角,帮助他们深入了解物流中心的运营状况。
这些报表和资讯不仅为管理者提供了决策依据,更是连接各个层级人员的桥梁。从基层的作业人员到高级管理者,每个人都能够从中获取所需的信息,共同为物流中心的卓越运营贡献力量。通过这些细致入微的管理和考核,物流中心得以高效运转,不断满足客户的需求,实现持续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