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物流管理正逐步走向一体化,展现出深邃的思维和全面的体系归纳,以及总成本控制的智慧。它将整个经济活动视为一个动态的、互联的体系,其中涉及供给、出产、出售、运送、库存及相关的信息活动等各个环节。这些环节不仅独立存在,更在整体物流体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物流一体化的理念革新表现在供给链(Supply Chain)概念的崛起。这条链从收购开始,贯穿出产进程,直至货品配送抵达用户手中,每一个环节紧密相连,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物流体系。世界级的公司在管理供应链时,不仅仅着眼于单个功能部门的优化,而是致力于通过提升整个供应链的价值和降低成本来增强竞争力。这种竞争已经超越了单个公司间的对抗,上升为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较量。
物流技能的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现代技能如条形码技能、EDI技能、自动化技能、网络技能等广泛运用于物流活动中。这些技能的运用大大提高了物流活动的效率,扩展了其范畴。物流设备设备也普遍采用专业化、标准化、智能化设备,进一步提升了物流运作的效能。
信息化是物流发展的必然趋势。现代物流高度依赖于对大量数据、信息的收集、剖析、处理和即时更新。在信息化浸透至物流的每一个领域的今天,从获取、定单处理的数据库化,到物流信息处理的电子化和计算机化,再到信息传递的实时化和标准化,每一环节都离不开信息的支持。可以说,现代物流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转化为物流信息的竞争。
物流服务的社会化趋势日益明显。这突出表现为第三方物流与物流中心的迅猛发展。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和市场需求的多样化,企业对物流技能和物流管理的需求也越来越高。许多企业开始认识到,依靠自身力量难以在每一个领域都取得竞争优势。它们更倾向于采用资源外取的方式,将物流环节交由专业物流公司处理,而自己则专注于核心优势领域。据美国东北大学的调查数据显示,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将物流业务交给第三方物流企业。
在全球化的浪潮中,物流活动也呈现出国际化的特点。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选择原材料、零部件的来源,选择产品和服务的销售市场。其物流的运作也超越了国界,着眼于全球大市场。大型跨国公司通常会选择一个适应全球分配的中心以及关键供给物的集散库房,并借助当地的物流网络来降低运营成本和提高运营效率。例如耐克公司,他们通过全球采购原材料,然后在台湾或东南亚生产,再将这些产品运送到全球的中心库房,然后近距离销售。这种全球化的采购和生产模式已经大大降低了产品的成本,并改变了汽车生产线的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