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为应对WTO和电子商务的双重挑战,我国亟需加强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并作出全面的物流规划。建立现代物流体系已是大势所趋,而完善的物流基础设施是这一体系建立的基础。国家应加大对物流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从战略高度制定物流业发展的短期、中期和长期规划。利用大中城市的地理和经济优势,建立大型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形成全国性的物流网络或联盟,以增强我国物流公司与国外物流公司的竞争力。
二、物流现代化离不开高科技的助力。我们应该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推动物流信息化、自动化和网络化,以提升物流管理和技术水平。这包括实现物流信息的数据库化和代码化,电子化和计算机化处理,标准化和实时化的信息传递,以及数字化的信息存储。应用条码技术、数据库技术、电子数据交换技术(EDI)和公司资源计划(ERP)等技术工具可以达成这一目标。这些努力将为物流的现代化管理打下基础,使物流管理跃上一个新台阶。
三 同步完善物流法律法规体系与国际接轨的标准规范。随着进入WTO和电子商务时代,物流业的竞争日趋激烈,物流联盟之间的竞争成为主流。我国应尽快建立和完善物流法律法规,规范行业发展秩序,形成统一的物流联盟,以应对国外物流联盟的挑战。我们还应积极制定与国际接轨的物流标准,在包装、运输和装卸等环节实施国际标准或通用国家标准,以提升我国物流公司的国际竞争力。
四、面对电子商务时代和WTO的加入,我们需要提供多功能、全球性和一流的服务。物流公司不仅要提供仓储和运输服务,还要提供配货、配送以及其他提升附加值的流通加工服务项目。在国际化的背景下,物流配送不仅涉及国内,更涉及全球。只有提供一流的服务质量,才能赢得客户。
五、推动第三方物流的发展是实现物流一体化的关键。第三方物流由除供需双方之外的第三方完成物流服务,是物流专业化的重要形式。加入WTO后,生产公司和商业公司越来越依赖专业的物流公司来操作运输、仓储等物流业务,以追求节约和高效。物流公司应抓住这一机遇,拓宽业务范围,提升服务质量。物流一体化是物流业发展的高级阶段,当第三方物流充分发展,公司将物流视为公司战略的核心并出现以物流为纽带的公司联盟时,物流一体化将得以实现。
六、加强教育培训是提升物流业人才素质的重要途径。我国应积极培训先进的物流管理、物流技术知识、电子商务和WTO知识的专业人才。随着贸易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市场竞争的自由化,现代物流已经成为时代的前沿。对物流人员的教育培训至关重要,刻不容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