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链物流与农业工业联动发展的策略:
一、统筹多方和谐,构建符合国情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
为了推动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健康发展,应充分发挥的调控作用,联合、行业协会和龙头企业,共同制定国家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依据我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和农产品冷链物流的特点,建立多种形式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以加工企业为中心,打造产供销一体化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以物流配送中心为中心,发展区域内农产品近距离冷链物流;利用第三方物流,开展跨区域的农产品远程冷链物流。通过供应链物流管理模式,推进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平稳快速发展。
二、全体梯度推进,先行试点重要种类和区域
鼓励冷链环节的行为主体积极参与,特别是培育第三方物流,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根据区域资源禀赋和优势农产品布局,积极推进各具特色的区域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选择重要种类(如高价值量农产品、易腐烂产品等)进行冷链通道试点。在大城市和农产品出口优势产区开展冷链物流试点,总结经验后逐渐向全国推广。
三、建立多元化机制,加大投入
树立“企业为主体、引导、多方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借鉴加拿大冷链物流发展的成功经验,在起步阶段发挥支撑和引导资金的作用至关重要。根据冷链物流的特点和发展需求,需加大资金投入,并逐步形成多方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支持的目标包括大型批发商场、配送中心、第三方物流中心和产地加工企业。
四、注重科技作用,推进技术创新与设备升级
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消化吸收再创新等多种形式,不断提高多式联运基础设施和硬件建设水平。加强生产、贮藏、加工、运输、销售各环节的技术改造与升级,全面推进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的跨越式发展。引入、推广自动化冷库技术和仓库管理体系、真空预冷技术、无损检测与商品化处理技术、运输车温度自动控制技术等先进技术。
五、完善法律法规,建立查看与监督机制
建立健全查看与监督机制,确保冷链物流的规范运作。
六、出台相关政策,推动行业发展
国家需要尽早制定和实施科学有效的宏观政策,以促进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在科技政策方面,将冷链物流技能发展作为重要内容,纳入国家发展规划和科技计划;加大国家对农产品冷链物流的科技政策性投入,建立专项基金;加大国家科技支撑计划、863计划、火炬计划等项目的支持强度;注重农产品冷链物流渠道建设,在国家级工程项目建设中给予优先支持。通过这些政策的出台和实施,推动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业的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针对财政金融方面,我们主张将农产品冷链物流作为国家投资、政策引导和吸引外资的核心战略。在预算安排及工农建设项目方案中,我们将集中支持和倾斜资源于该领域。对于冷链物流企业、批发商场及配送中心,我们将适度减免其增值税和所得税。对农产品冷链物流业实施优惠贷款政策,包括低息贷款、贷款贴息、延长还贷期限、放宽抵押条件以及鼓励外资参与。
在工业政策方面,我们将迅速理顺多部门管理的局面,建立协调机制,加强科研、生产、交易等环节的衔接。根据国家工业政策要求,结合优势农产品的区域布局,引导农产品冷链物流业的合理布局。我们还将加快农产品冷链物流园区的建设,推动其一体化发展。
在贸易政策上,我们鼓励和支持农产品冷链物流企业积极参与国际竞争,采取有效政策和措施保护和维护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产品冷链物流品牌,扩大其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我们还致力于引进、消化发达国家的农产品冷链物流技术和项目,包括先进的设备仪器等硬件设施,以及产权许可证交易或软件交易。
《农产品冷链物流展开规划》的推出将加速冷链物流市场的迅速扩张。规划实施后,我国将新增1000万吨冷藏库容量,预计带动社会投资达2000亿。空调制冷大市场的专家指出,农产品是冷链物流中最大的市场,其消费市场规模远超过工业方面的需求。随着消费者越来越多地消费动物蛋白、奶制品和即食类方便食品,以及对食品安全的日益重视,我国对冷链基础设施的需求正变得空前巨大。
虽然冷链物流市场的区域分化十分严重,但在一些经济发达、靠近海洋的大城市以及国际性、区域性盛会的举办,如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和广州亚运会,一线城市的冷链市场已经明显增长。例如青岛和大连作为重要的出口市场,其冷链物流发展势头迅猛。虽然区域冷链经济的兴起不能完全代表整个冷链物流工业的发展,但其快速增长的趋势已经不可逆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