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物流服务的深层理解
物流服务是公司为了满足其内外客户的物流需求而展开的一系列活动。物流的本质在于服务,其核心并不在于创造商品的形质效用,而在于实现商品的空间和时间效用。站在不同的经营角度,物流服务的内容和要求各异。
从工商公司的视角出发,物流服务是其物流系统的输出,确保商品对客户的可得性。这种服务包含三个核心要素:确保有客户期望的商品、在客户期望的时间内准确送达以及符合客户期望的质量。日本物流学者阿保荣司教授提出用“到达理论”来解释物流服务的本质,即将商品送达用户手中,使其获得商品的“利用可能性”。利用可能性涉及存货和配送服务的双重保障。当这两方面的服务都达到最高效率时,用户的商品利用可能性也达到最大,这体现了物流系统的真正价值。对于现代物流服务而言,其要求可以用5R来概括,即将合适的产品,以适当的数量、合适的价格、在合适的时间送达到合适的地点。
而从物流公司的视角出发,物流服务就是其提供的产品,其目标在于满足货主公司的需求,无论是服务能力还是服务质量,都以货主满意为最高标准。在能力上,物流公司需要满足货主的适量性、多批次、场所分散等需求;在质量上,则需要提供安全、准确、快速、经济的服务。为了提升自身竞争力和开拓市场,物流公司必须深入理解工商企业的物流需求内容和特征,将物流服务融入工商公司的物流系统中,树立以货主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二、物流服务与工商公司竞争力的紧密联系
物流服务作为公司客户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最终要通过客户满意度来体现。客户对公司的物流服务评价主要包括商品的库存保有率、订货周期和配送水平等方面。在当今市场变化迅速、产品生命周期缩短、需求个性化明显的环境下,供应商的供货周期直接影响到下游公司如零售商的经营效益。缩短供货周期、提高配送服务水平以及保证库存保有率成为公司提升物流服务水平的关键要素。这些要素不仅直接影响到商品的差异性、竞争优势,更成为公司整体运作水平的重要衡量标准,是提升市场竞争力的关键手段。
公司的物流服务水平取决于其物流系统的运作效率,而这一系统涵盖了销售预测、结点网络设计、原材料采购供应、库存管理、运输和配送等多个方面。每一个环节的工作质量都会直接影响到物流服务的整体水平。要提升物流服务水平,必须从提升物流系统中的每一个环节工作质量做起。现代公司的物流系统已经远超出单纯的运输和仓储功能,而是一个集采购、生产、销售、物流于一体的后勤保障系统。有形商品通过生产系统制造,而物流服务则通过这一庞大的物流系统产生。物流系统的工作内容已经远超过传统的运输和仓储活动。
物流服务在现代公司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不仅影响到公司的市场竞争力,更是公司后方支援系统的核心。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和提升公司的竞争力,公司必须深化对物流服务内涵的理解,提升物流系统的运作效率和服务质量。二物流服务已成为公司赢得市场、提升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三、确定并提升物流服务水平的策略
在一个公司中,具有优势的物流服务水平是至关重要的。为了在适当的物流成本下提供最优的物流服务,实现公司利益的最大化,物流服务水平需要动态调整,随着市场与公司的经营状况的变化而做出相应的调整。确定合理的物流服务水平包含以下几个关键步骤:
深入进行顾客服务调查。通过问卷、专访和座谈会等方式收集信息,了解顾客对服务要素的重视程度、满意度以及与竞争对手相比的服务优势。
接着,根据调查的结果设定顾客服务水平。对顾客服务的各个环节进行水平界定,初步确立服务标准。
然后,进行基准成本的感应性实验,了解顾客服务水平变化时成本的变化程度。
在此基础上,根据设定的顾客服务水准实施物流服务。
为及时获取顾客对物流服务的反馈意见,建立反馈体系是必要的。顾客评定是物流服务质量的基本测量,而顾客往往不会主动提供他们的评价,因此必须建立反馈体系,以了解他们对物流服务的反应,从而帮助改进服务质量。
物流服务实施一段时间后,要进行业绩评价。检查是否有索赔、迟配、事故、破损等情况,通过顾客意见了解服务水平是否达标,成本是否合理,公司利润是否增加,市场是否扩大等。
还需定期进行基准与计划的检查与修正。物流服务水准不是一个静态标准,而是一个动态过程。需要定期核查、变更服务水平,以确保物流服务的效率化。根据执行情况和效果的分析,如有问题,需要及时修正服务标准。
四、中国公司物流服务的现状及其挑战
长期以来,我国许多公司对生产环节和内部管理投入了大量的关注并有一定的基础,但对于生产领域以外的物流环节则相对较少关注,可控能力有限。加上历史形成的条块分割体制以及“大而全、小而全”的传统观念和做法,使得我国公司的物流服务水平难以适应市场需求。目前存在以下问题:
一些公司轻视物流服务,不能遵循物流服务规定,导致物流服务水平不能满足客户需求。物流服务水平的确定程序不明确,高层管理人员对物流水平的确定不够重视,缺乏全局考虑。在确定物流服务过程中,未能充分了解客户需求以及竞争对手的服务水平。许多公司对物流服务外包的认识不足,认为物流外包并非必要或担心外包会影响自身控制力。这些问题的解决对于提升我国公司物流服务水平至关重要。
五、提升公司物流服务水平的路径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公司需要更加有效地开展物流经营活动。针对我国公司的实际情况,可以通过以下路径提升物流服务水平:
转变观念,树立顾客至上的服务意识。物流服务水平的确定应把握顾客需求,从产品导向转变为市场导向。重视了解市场和竞争对手的物流服务信息,制定符合客户需求的差异化物流服务策略。
其次, 开发差别化物流服务。在制定物流服务要素和水准时,应保证服务的差别化特色,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并提供高品质的服务体验。这不仅包括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也包括优化物流流程提高效率等方面不断探索和创新来提升公司的竞争力并赢得市场份额。为了提升物流服务的效率和质量,建立一个快速传递和处理物流信息的系统是至关重要的。这个系统就像物流服务的“中枢神经”,利用电子化和网络化手段协调控制物流的全过程,确保从网络前端到终端客户的每一个环节都能得到高效的服务。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外包已成为商业领域的一大趋势。许多公司选择将物流功能外包给专业的第三方物流公司,以便集中主要资源于核心业务。这种外包方式不仅能帮助公司降低成本,还能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物流成本通常是企业经营中的一项重要支出,通过外包给专业物流公司,企业可以充分利用他们的专业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设备和设施,以及先进的信息系统,取得整体最优的效果。外包还能使公司获得出色的服务。专业物流公司能够利用络和结点网络加速订单处理速度,缩短交货时间,进行门到门运输,从而提高客户满意度。
在提升物流服务水平时,公司也需要关注物流服务水平合理化的重要性。物流服务应与顾客的特点和层次相符,因为顾客需求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公司应根据顾客的经营规模、类型和对公司的销售贡献度,将顾客分为不同的层次,并为每个层次提供符合其需求的服务水平。在确定物流服务水平时,公司需要权衡服务、成本和竞争力之间的关系,以保持物流服务和物流成本的平衡,并达到整体最优。
除此之外,公司还需要定期评估和改进物流服务水平。市场形势、竞争对手状况、顾客需求和商品特性等因素的变化都可能影响物流服务的实施情况。通过定期评估,公司可以了解当前的服务水平是否达到预期标准,检查是否有索赔、误配、迟配、事故和破损等现象发生,并据此做出相应的改进。这样,公司不仅可以持续改进其物流服务,还可以不断提高客户满意度和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