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全球化与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的生产物流安排逐渐成为决定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生产物流与生产工艺及设备紧密相连,而不同的生产方法和生产类型,会对生产物流的安排产生深远影响。
企业在应对客户需求时,往往会根据需求的提前期采用不同的生产策略,或者说生产方法。这些方法包括按订单规划、按订单生产、按订单拼装以及备货生产等,每一种方法对生产管理的影响都各具特色。
我们来看一下备货型生产(MTS)。这是基于市场需求的预测,有计划地进行生产,产品有库存。企业按照已有的标准产品或产品系列进行生产,目的是为了补充库存,随时满足用户需求。例如,家用电器、标准件、汽车等生产就是如此。
接下来是按订单安装(ATO)。这种生产方式是在生产的最后阶段,使用库存的通用零部件来组装满足客户需求的产品。这些通用零部件是在客户订单之前就已经计划、生产和存储的。收到订单后,它们会被组装成最终产品。当产品有许多可选特征,而客户不愿等待备料和生产所需的时间时,这种生产方式就非常有优势。
面向订单安装的生产方式具有交货期短、库存水平低的优势,能为客户提供多样性和定制化的产品,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它以简洁的方式实现了大规模定制的理念,以大规模生产的成本完成了定制化的生产。
还有按订单生产(MTO)和按订单规划(ETO)等生产方式。按订单生产是根据用户的订单进行生产,用户可能对产品提出各种要求,然后经过协商,以合同的形式确定对产品功能、质量、数量和交货期的要求。而按订单规划则是指最终产品在收到客户订单后才能确定,接到订单后,才开始进行设计和生产。这种生产方式支持客户化的设计和小批量的需求,其设计任务复杂。
除了以上基于交货期的生产方式分类外,我们还可以按照生产工艺来进行分类。不同的生产工艺具有不同的管理关注点和管理方法和技巧。生产物流的管理难度和复杂性在这里起着关键的作用。例如,流水生产是指产品按照固定的工艺路线顺序通过各个作业点,以统一的出产速度完成工业作业的生产过程。典型的流水生产线如汽车组装生产线。
离散制造和项目管理也是重要的生产工艺类型。离散制造的产品由多个零件经过一系列并不连续的工序加工最终组装而成。而项目生产则是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主要是时间、资源),具有明确目标的一次性任务。
不同的生产方式与生产工艺都有其特定的管理和操作方式。随着企业从经济订货批量管理时代、物料需求计划(MRP)到供应链管理等不同的发展阶段,解决问题的手法与管理方式也在不断地演变和进步。深入理解各种生产方法和工艺的特点,是优化生产物流安排、提升企业管理效率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