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随电子商务的繁荣,物流系统的信息化需求愈发迫切。为配合电子商务的发展,我们必须加大力度建设与之相匹配的物流信息系统。在这其中,通过标准化来实现系统间的数据交流与共享已成为电子商务的必然要求。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支持现代物流活动具有深远的意义。物流信息分类编码的规范化是信息分类规范化工作中的一个专业领域,其核心在于将信息分类编码的规范化技术应用到现代物流系统中,实现物流信息系统的自动数据收集和系统间的数据交流与资源共享,推动物流活动的社会化、现代化和合理化,确保“货畅其流”。
信息分类编码,就是对大量信息进行合理的分类,并使用代码进行标识。这些代码以规范的方式发布,就形成了规范信息分类编码。人们通常依靠这些代码进行手动或计算机信息检索和查询。特别是在使用计算机处理信息时,规范信息分类编码显得尤为重要。
一致的信息分类编码是信息系统正常运作的基础。以美国为例,从1945年开始研究规范信息分类编码问题,并在1952年正式着手物资编码的规范化工作。仅用了六年时间,就完成了国家物资分类编码的体系构建。
在我国,从1979年开始着手制定相关规范,至今已发布了数十个信息分类编码规范。特别是针对干部、人事信息系统的目标系统分类与代码,已经实现了数据元与分类代码的完备,构建了一个相对完整的代码系统。
物流信息分类编码规范系统旨在整合与物流信息系统相关的国家现有规范,同时提出待制定的相关国家规范。这不仅反映了现有的规范化状况,还为物流信息系统的规划人员提供了参考,为进一步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提供了支撑。
该规范系统总表分为三个层次:类别、子类别和项目。整个规范系统分为三个类别:基础规范、事务规范和相关规范。基础规范是制定其他规范时必须遵循的全国通用规范,是各项技能的基石和指南;事务规范则是针对物流活动(如装卸、运输、仓储等)的技术规范,对物流信息系统的建设具有指导意义;相关规范则是随着人类社会技能进步(特别是通讯和信息处理技能进步)而产生的专门领域规范,如EDI(电子数据交换)和GPS(全球定位系统)等与物流活动密切相关。
一、基础规范包括:《规范系统表编制准则和要求》GB/T13016-1991等,主张尽快制定国家规范,如《信息分类编码规范的注册规则》等。
二、事务规范分为六个子类:物品分类编码规范、参与方分类代码规范、地理位置分类编码规范、运输分类编码规范、单证分类编码规范及时间和计量分类编码规范。这些规范为物流活动的各个方面提供了详尽的指导和支持。物品分类编码规范涵盖了多个领域,包括《全国工农业产品(产品、物资)分类与代码》等一系列规范。这些规范详细描述了各类物品的编码规则,以确保物品的唯一性和准确性。也包含了参加方分类编码规范,如《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编制规则》等,这些规范为组织机构提供了明确的编码指引。
方位分类编码规范则涉及到地理位置的编码,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等,确保了地理位置的准确标识。还有运送分类编码规范,涉及集装箱、货物、车辆、船只等的分类与代码,为物流行业提供了便捷的编码方式。
单证分类编码规范主要关注交易单证的数据交流,如《交易单证款式》等,这些规范有助于提升交易的效率与准确性。而时刻和计量分类编码规范则涉及到日期、时间、计量单位的编码,如《数据元交流格局 信息交流 日期和时刻表明法》等,确保了计量与时间的精确性。
在EDI(电子数据交换)相关代码规范方面,涵盖了基础规范、代码规范、报文规范、单证规范、网络通讯规范等多个方面。其中,《交易数据元目录 规范数据元》等规范在实际运用中较为常见。
条码技能规范也是重要的一部分。条码是一种将数字化代码以特定规则摆放的黑白相间条形符号表示出来的技术。通过条码,可以方便地获取物品的信息,提高物流、零售等行业的效率。
这些分类编码规范和条码技能规范在各行各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们确保了信息交流的准确性、便捷性,推动了行业的发展。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这些规范也在不断完善,为未来的信息化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条码技术的广泛应用已经渗透到了各行各业,几乎在所有的自动识别领域都能见到它的身影。尤其商业领域,更是条码技术大展身手的舞台。目前,我国已有超过四万家企业积极采用条码技术,超过五十万种产品通过条码进行标识。而在工业发达国家,条码技术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已经相当普遍。
条码技术的规范涵盖了条码规则、条码设备、条码检测方法和条码应用等多个方面。在我国,已经制定了一系列的国家条码规范,如《条码系统通用术语、条码符号术语》、《条码符号印刷质量的查验》、《三九条码》、《库德巴条码》、《通用产品条码》、《通用产品条码符号方位》、《我国规范书号(ESBN部分)条码》等。
对于GPS相关的编码规范,主要包括《地舆格网代码》GB/T12409-1990、《地舆点方位的纬度、经度和高程的规范表明法》GB/T16831-1997等。为了方便用户的使用,我们将国家或者国际标准一一列举。虽然由于作者的知识领域有限,以上物流信息分类编码系统中的规范项目可能有所遗漏,但用户在实际应用时可根据需求进行补充和完善。
本文构建规范系统表的主要目的不仅是进行理论研究,更重要的是为物流信息系统规划人员提供实用的资料和信息。我们鼓励规划人员密切关注国家规范,跟踪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规范,积极采用国家标准。在国家规范未覆盖的领域,一方面可以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引入和采用国际先进规范;另一方面,也可以学习已经成熟的先进工业规范,避免盲目自立门户,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通过规范的物流信息系统建设,我们可以提高物流效率,推动物流行业的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