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企业如何规避办理中的风险
物流企业以其优势服务,满足了企业多样化的物流服务需求,提升了企业的生产效率,降低了企业成本,促进了第三方物流的蓬勃发展,从而推动了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与其他业务一样,物流企业在办理过程中也会面临各种风险。正确认识、评估和规避这些风险是确保物流管理工作长期、高效、成功的关键。
一、 物流企业面临的风险
1. 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带来的风险。
物流企业办理的风险还来自多方面的人为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供应链上的独家物流服务商问题:独家物流服务商的服务区域和办理能力的有限性可能会给某些区域的服务带来风险。
2. 委托-代理机制中的信息风险:选择合适的第三方物流服务商作为供应链物流服务的合作伙伴至关重要。如果信息不对称或信息不完全,不仅会影响企业的利润,还会使企业失去其他机会,增加整个供应链的运行成本。
3. 企业文明差异问题:不同的企业拥有各自的企业文明,可能导致对相同问题的不同观点,从而产生分歧,影响物流供应链的稳定性。
4. IT技能的不足会制约供应链物流效果:如网络传输速度、服务器的稳定性和运行速度、软件设计中的缺陷、病毒等。
5. 信息传递问题:随着供应链物流规模和服务范围的扩大,产生信息错误的几率也随之增加。信息传递的延迟会增加企业供应链物流管理的风险。
6. 经济波动的风险:经济的高速增长可能导致商场物流供应不足,影响企业的正常物流服务进行;而经济低迷则会使产品库存成本上升。还有交通事故、海关堵塞、停水停电等不可预见的因素,以及政治因素、战争等都会影响供应链物流的正常运作。
7. 协作办理中的问题:包括不现实的期望和服务要求、缺乏共同利益和目标、缺乏高层支持、权力不平等、成本与定价不合理、缺乏信任、沟通不良等,都是导致第三方协作风险与协作失败的原因。
二、协作失败的原因
1. 物流服务供给方无法获得预期利润,导致物流服务水平下降。这时,如果双方不能通过主动沟通解决问题,可能会导致合作关系的破裂。
2. 物流服务供给方承诺过高而无法兑现,损害需求方的企业形象和市场份额。
3. 物流服务需求方内部管理人员存在隐性抵触情绪。物流协作可能对需求方的内部运营管理产生深远影响,涉及生产、营销、财务、人力资源等部门的运作内容和方式需要相应调整,这可能直接影响某些人员或部门的直接利益,从而产生抵触情绪。这种情绪对物流合作的影响不容忽视。
4. 物流服务无法及时适应最终客户的需求变化。如果物流服务供给方所提供的服务无法跟上最终客户的需求变化,或者需求方未能充分认识到物流服务的重要性,缺乏有效的监控和约束机制,将无法直接和即时地控制物流服务质量,从而产生风险。
5. 合同问题导致的利益损失和缺乏终止条款也是协作陷阱的一种。由于管理上的变化或外部环境的改变,即使成功的第三方物流协作也可能需要终止或进行重大调整。如果合同缺少终止条款,在需要终止或调整合作关系时,可能会引发一系列纠纷。
三、防范风险的策略
1. 采用组合物流服务策略:针对企业物流办理事务的需求,可以在不同区域选择多家第三方物流服务商作为合作伙伴,以避免独家合作伙伴无法应对所有区域的风险。通过分散风险,可以提高物流服务的稳定性和效率。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和沟通渠道,确保信息的及时交流和问题的及时解决。在当今互联网时代,第三方物流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为了确保物流管理的长期、高效和成功实施,以下几点尤为关键:
1. 建立基于Internet的第三方物流信息沟通平台:借助电子商务平台,实时跟踪和追踪第三方物流服务的库存状况、物流指令执行情况以及物流费用等信息。提高信息的共享度和透明度,实现对风险的有效管理和控制。
2. 树立协作共赢的观念:第三方物流合作不是简单的买卖关系,而是战略伙伴关系。对于物流服务购买方而言,与第三方物流合作不仅能降低库存持有成本和物流服务管理成本等企业物流综合成本,还能使企业集中核心竞争力、提高客户满意度和灵活性等诸多好处。物流企业也能从中获益,实现双赢的目标。
3. 明确分工职责,强化绩效评价管理:第三方物流合作是基于分工基础上的协作,在协商合作协议时,双方需要明确各自的职责。总体上,物流服务需求方在流程和发展的规划方面起领导作用,而物流服务供给方则在这些活动的执行方面起主导作用。加强绩效评价管理,确保合作的高效运行。
4. 建立开放式的沟通机制:双方在一个制度化而又比较轻松的环境中坦诚沟通,及时、有效地解决合作中出现的问题。开放式的沟通方式包括但不限于日常电话交流、客户服务代表或管理人员的电话会议、相互拜访、定期绩效评价沟通等等。
5. 制定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方案:在供应链物流管理中,要预先制定辨别方法和应对突发事件的工作流程。建立突发事件处理小组(双方合作或单独成立),以便对突发事件做出及时响应和处理。
6. 合作协议中明确终止条款:一方面,当终止条款中规定的某些情况出现时,双方可以根据情况进行理性谈判,及时采取措施改善合作,避免双方利益遭受重大损失时,以终止协议来结束合作;另一方面,协议终止条款将有效约束双方的合作行为,使双方为了长远利益,坚持长期合作关系,避免损失的发生。
加强对物流合作的风险管理是确保物流管理能长期、高效、成功的关键。在第三方物流合作中,要特别关注激励与约束机制、风险防范机制、信任机制、谈判机制的建立与背离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