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物流管理意识的增强和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企业对物流成本的关注度日益提高。在物流管理的实践中,降低物流成本成为了企业的首要任务。众所周知,现代物流被视为继劳动力、自然资源之后的“第三利润源泉”,而如何确保这一利润源泉的顺利实现,关键在于有效降低物流成本。特别是在以制造业为主导的中国,降低巨额的物流成本、消除物流障碍、挖掘第三利润源泉对企业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企业物流成本管理现状的深入剖析
随着现代企业管理的不断进步,物流管理对提升企业经营绩效、降低总费用的作用已被广泛认同。在深入剖析我国企业的物流成本管理现状后,我们发现存在一些问题。物流管理人才的匮乏和管理水平的低下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我国物流行业的人才结构不合理,创新能力不足,大部分物流企业管理者的素质较低,这限制了先进的物流管理技术和管理方法的应用。企业内部的粗放管理使得物流过程中的费用难以得到有效控制。物流成本没有单独记账,使得准确掌握变得困难。企业在成本控制方面一直关注生产成本,但对物流过程中的费用研究较少。由于物流在企业财务会计制度中没有单独的项目,导致难以对物流费用进行全面的计算与分析。缺乏单独的物流成本核算体系也是造成物流成本失真的原因之一。库存率过高也是物流成本居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当前我国工商业领域的物流速度缓慢,库存比例过高已经成为影响企业和产品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二、提高物流管理意识与水平的必要性
我国物流企业的成本管理意识与水平亟待提高。为了提高竞争力、降低运营成本,我们必须重视物流管理,并采取有效措施来降低物流成本。
三、降低物流成本的途径
物流成本包括保管成本、运输成本和物流管理成本。为了降低物流成本,我们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要正确认识并计算物流成本,避免被“物流成本冰山现象”所误导。要克服“效益背反现象”,协调不同部门之间的物流管理,实现整体优化。还可以采取一些具体的措施,如提高物流效率、减少库存、优化运输等,来降低物流成本。
在一个复杂的大系统中,系统要素间的矛盾是常态,系统工程的最终目标是以系统的高度寻求整体最优。降低成本一直是企业的核心目标,而物流成本的降低更是被誉为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泉”。为了深入挖掘这片新绿地的利润,企业需要从多个路径出发降低物流成本。
构建科学合理的物流系统是降低物流成本的基础。我们需要从物流的整体角度出发,运用物流成本效益背反理论,进行整体设计和管理。这个系统涵盖了商品补充、仓储、保管、库存管理、物流作业、出货、配送、信息管理等所有与物流相关的活动。通过建立物流网点、作业系统以及运输、配送系统,我们可以优化物流过程,提高物流效率。
要从整个供应链的角度考虑物流成本的降低。企业不仅要追求自身物流的效率化,更要考虑从产品制成到送达最终用户的整个过程的物流成本效率化。例如,随着零售业态的变化,厂商需要适应新的需求,建立符合现代物流配送要求的物流配送中心。这些投资虽然短期内可能增加物流成本,但从整个流通渠道来看,却能够大大提高物流效益。
提升服务水平也是降低物流成本的重要手段。适当的物流服务可以提高客户满意度,从而带来长期的收益。过量的物流服务不仅不能降低成本,反而会阻碍物流效益的实现。企业需要在保证服务质量的前提下,与客户端充分协调,探讨如何降低物流成本,寻求最佳的配送频率,以此降低成本并分享由此产生的收益。
实施协同运作也能帮助降低物流成本。通过第三方物流的协同化,企业可以外包物流管理和产品分销职能,享受规模经济和专业人员与技术集成的优势。这不仅可以降低小批量库存补给的成本,还能提供更快捷、安全、高效的服务。
建立清晰的物流成本核算体系也是至关重要的。现行财务会计制度中,物流成本往往被忽视或信息失真。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物流成本核算体系,单独核算物流费用,明确核算内容和方法,使物流成本管理与财务会计系统相结合。
除了以上提到的路径,降低物流成本的方法还有很多,比如加强物流硬件设施建设、提高信息化水平、控制退货成本以及降低库存率等。
我们需要明确两个关于物流成本管理的常见问题。不能简单地认为降低物流成本就会带来效益。物流服务与成本之间存在效益背反关系,物流部门的任务是要找到二者之间的平衡点。物流部门对于物流费用的上升不能一概而论。费用的上升可能来自于单价和数量两个方面,物流部门只能对单价负责,而数量的责任则归咎于物流需求部门。我们需要全面考虑,采取综合措施来降低物流成本,从而实现企业的长期收益。物流部门虽无权干涉决策,但他们犹如背后的智囊团,持有详实的成本数据之盾,可以有力地促使决策者们考虑物流成本对利润之河的影响。当决策者们手持物流部门递交的成本报告时,他们会被引导重新思考物流服务水准的设定。是维持现状的战略布局,还是出于盈利之考量调整服务层次?都不应单纯地认为投入成本或服务就会立竿见影地带来回报。有人认为投入无法立即产生效益即增加成本,这种观点略显偏颇,因为隐性效益如同涓涓细流,终将汇聚成江河。
接下来,让我们探讨如何巧妙地在降低物流成本与提升服务水平之间找到平衡点。有时候,高标准的服务追求意味着需要堆积如山的库存、支付高昂的费用以及更大的包容之心,这些无疑会引发服务成本的上升。而低成本的服务似乎只要求简单的库存量、低廉的运费以及少量的包容,这势必导致服务项目的减少和品质的下台阶。在物流管理的复杂舞蹈中,我们不能偏执于某一极端,既不能忽视服务水平而只看重成本,也不能只追求低成本而牺牲了服务质量。在成本与服务的天平上,我们必须始终将为用户提供高质量服务作为砝码加在前者之上。物流工作的首要使命是达到顾客满意的服务水平,降低成本则退居次要位置,成为服务质量的第二使命。在这种理念下,物流企业能够灵活调整服务策略以满足客户需求,从而实现经济效益与顾客满意度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