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物上的病毒残留与消毒方法
近期,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感染新冠病毒,关于衣物上是否可能残留病毒的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对此,专家给出了明确答案。
衣物上是否残留病毒?
随着“新十条”的公布,许多新冠阳性感染者可以在家进行自我隔离。那么,阳性感染者康复过程中,家中的物品和衣物是否会造成二次感染呢?专家指出,从医学角度看,病毒需要营养供应以存活,而衣物上没有足够的营养,因此病毒不易在衣物上存活。病毒需要在活体细胞内复制,而衣物无法提供这样的环境。虽然病毒在低温下存活时间较长,但高温下存活时间较短。使用热水浸泡衣物即可有效消毒,不必过分担忧。
衣物消毒应如何选择消毒液?
对于白色衣物,可以使用含氯消毒液稀释后浸泡,消毒效果较好。对于普通衣物,滴露消毒液是一个不错的选择,需浸泡半小时以达到良好的消毒效果。可以采用煮沸的方法对衣物消毒,但需注意不是所有衣物都适合高温清洗。挂烫机的高温蒸汽、太阳底下暴晒也是有效的消毒方法,不会破坏衣物的结构和颜色。
能否使用酒精对衣物消毒?
专家建议最好不要使用酒精给衣服消毒。因为酒精是易燃物,可能引发燃烧甚至爆炸。紫外线是更为安全的消毒方式,可以用来暴晒衣物。酒精可用于擦拭物品、门把手上以及桌面等,但不可用于衣物消毒。
衣物消毒的重要性
随着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人们每天出入于各种公共场所,衣物容易感染各种细菌和病毒。即使在家中穿着的衣物也可能携带细菌。为了保护家人健康,衣物的消毒杀菌显得尤为重要。除了洗衣时的物理清洁外,晾衣时的消毒杀菌工作也至关重要。通过选择适当的消毒方法和注意事项,我们可以有效保护家人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