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对现代物流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以下是其主要作用:
一、推动现代物流信息化进程
进入电子商务时代,物流信息化成为电子商务发展的必然要求。物流信息的各个方面,如信息的产品化、数据库化的信息收集、电子化和计算机化的信息处理、标准化的信息传递、数字化的信息存储等,都在发生深刻变化。为此,各种信息技术如条码技能、数据库技能、电子定货系统、电子数据交换、快速反应及有效的客户响应等,在物流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可以说,信息化是物流发展的基础,没有物流的信息化,任何先进的技能设备都无法在物流领域发挥作用,信息技能及计算机技能的应用将彻底改变世界物流的面貌。
二、促进现代物流自动化水平提升
自动化以信息化为基础,机电一体化为核心,其外在表现为无人化,作用为省力化。自动化可以扩展物流作业能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物流作业的失误。
三、引领现代物流网络化发展趋势
网络化也是电子商务时代物流的一大特点。网络化的基础是信息化,包含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物流配送体系的计算机通讯网络,涉及到物流配送中心与供应商或制造商的联络要通过计算机网络,与下游客户之间的联络也要通过计算机网络通讯;二是企业的内部网络,如全球运筹式产销方式中的企业资源调配需要高效的物流网络支撑。这一进程依赖于全球网络资源及网络技能的普及,物流的网络化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趋势。
四、推动现代物流智能化进程
物流智能化是物流自动化、信息化的一种高层次应用。在物流活动中,大量的运筹和决策问题,如库存水平的确定、运输路径的选择等都需要借助丰富的知识才能解决。在物流自动化的进程中,物流智能化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技能难题。随着相关技能在世界范围内的成熟,物流的智能化已经成为电子商务下物流发展的一个新趋势。
五、促进现代物流柔性化发展
柔性化是为了满足“以顾客为中心”的理念而在生产领域提出的。但要真正实现柔性化,需要根据消费者需求的变化灵活调整生产工艺,这就需要配套的柔性化的物流体系。20世纪90年代推出的各种制作体系和概念,其本质是要将生产、流通进行集成,根据消费端的需求安排生产和物流活动。柔性化的物流是适应生产、流通与消费的需求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物流方式。这就要求物流配送中心根据消费需求的多样化特征灵活安排和实施物流作业。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新特点还体现在物流设备、产品包装的标准化以及物流的社会化、共同化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