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随着服装行业的发展,众多企业面临库存管理挑战与满足瞬息万变的客户需求双重压力。当下调研显示,服装企业的终端客户极度关注货物的可获得性以及紧急订单处理能力等物流策略。在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为了保障客户服务质量,服装企业不得不维持较高的库存水平,这无疑加剧了物流系统的压力。如何优化服装企业的销售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成为业界亟待解决的难题。
二、服装企业的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模式
销售物流是企业在销售过程中将产品所有权转移给用户的物流活动,涉及产品从生产地到用户手中的时间和空间转移,旨在实现企业的销售利润。对于生产企业而言,物流是企业的第三大利润源泉,降低销售物流成本是企业的重要手段。
现代物流管理思想的发展,衍生出了供应链管理的思维。物流专家Martin Christophor认为物流是供应链的核心部分。企业内部一体化的物流思想主要关注企业内部物料和信息的流动,旨在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而供应链则更强调“链”上企业间的协作与联盟。Bowersox & Closs则基于地缘经济理论,论述了交通运输的专业化以及现代信息与通信如何使物流一体化成为可能。
为了提供卓越的物流服务并获取竞争优势,企业必须对原有的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进行革新。在企业尚未将物流视为核心战略组成部分之前,物流仅是营销部门的一项作业内容。现代物流要求企业通过对内部物料流动和信息活动的有效管理来寻求差异化并保持竞争优势。这促使企业从功能型组织结构的转变,强调过程管理以确保信息的真实、顺畅和有效流动,从而驱动材料流动。企业内部一体化成为必然选择。随着现代物流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不再是孤岛”,与外部一体化的可能性增加。行业的竞争不再仅限于企业之间,而是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每个企业都是供应链上的一个节点,脱离这一链条将面临被市场淘汰的风险。
我国服装业形成了三种主要的竞争态势。第一种是生产加工型企业,主要接受国内外订单并完成加工,其目标是准确、按时、按质地交货。第二种是重视终端消费研究的“虚拟企业”,如“美特斯·邦威”,它们依据消费习惯、行为和需求的研究来开展产品研发,并构建自己的配送和销售网络,通过精准的物流运作来适应市场需求变化并获取竞争优势。第三种是供、产、销一体化的企业,如“杉杉”和“雅戈尔”,它们面临最激烈的竞争,需要从供应链的角度协调各个环节,同时具备战略协作的上下游伙伴、强大的产品研发和生产能力,以及品牌管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