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与物流配送紧密相连,共同构建了现代商业的崭新面貌。对于社会的发展,电子商务与物流配送的交融至关重要。它们对“物流业”的发展带来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整个行业的重要支柱。
一、电子商务让“商流”实现了革命性的飞跃。借助互联网这一强大的平台,电子商务让商品交易时间缩短至极致,打破了传统的交易模式。个性化产品的交易时间得以极大优化,特别是那些标准化、大量生产的产品,如生产资料等,更是实现了全流程的在线交易。即使是面向消费者的电子商务模式(BtoC),依然拥有广阔的前景。随着消费者习惯的改变,未来产品将更加趋于个性化和标准化之间的平衡。服务的重要性将逐渐超越产品本身,电子商务将成为满足消费者需求的重要手段。电子商务的崛起是一次商业交易的革命性进步。
二、电子商务并非仅限于网上交易。尽管网上交易已经成为电子商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它仅仅是整个流程中的一环。完整的电子商务还包括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等部分。尽管网上交易可以便捷地完成商品所有权的转移,但它只是“虚拟”的经济过程。真正的资源配置还需要通过实体商品的转移来实现,也就是物流的部分。过去,人们对电子商务的理解有所偏差,认为网上交易就是电子商务的全部。真正的电子商务还包括了商品实体的转移,这是网上交易无法替代的。对电子商务的理解不能仅停留在网上交易层面,否则会导致实践中的误区,使电子商务面临困境。
三、电子商务是网络经济和现代物流的完美结合。网络经济以互联网为平台,实现了信息的快速传递和运营,网上交易、结算等活动都是网络经济的新运作方式。而配送作为现代物流的核心内容,是现代经济体系、科学技术和物流思维的综合产物。从新的经济视角看,配送是电子商务等重要新经济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必须包含配送服务,否则无法完成完整的商务活动。电子商务不仅是网络经济的一部分,更是网络经济和现代物流一体化的产物。配送服务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它是电子商务的组成部分,更在于它作为企业发展战略手段的关键性。
电子商务与物流配送相互促进、相互依存,共同推动着现代商业的发展。要深入理解电子商务的真正含义,就必须重视物流配送在其中的作用,二者共同构成了现代商业的繁荣与进步。从历史的角度来看,配送方式经历了从传统手段向高技术方法转变的过程,这一过程在近一二十年内尤为显著。直到八十年代,许多国家和企业才真正意识到这一点。国外的研究指出,过去十年间,企业和商家普遍认识到配送是运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有效创造更多利润,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电子商务这一新经济形态的诞生,是网络经济和现代物流相结合的产物,是两者一体化的成果。为了深入理解电子商务的内涵,我们可以提出以下公式:电子商务 = 传递 + 网上买卖 + 网上结算 + 配送。一个完整的商务活动,包括信息流、商流、资金流和物流四个核心过程。电子商务的特殊性在于,前三者主要在互联网上完成,而配送环节则是无法完全在网上完成的实体活动,即人们常说的“鼠标加车轮”。
在实际网上交易中,实体的运送也可能采用传统的取货和送货方式,特别是在新经济运行的初期。这包括但不限于物流活动,还包括网络外的信息传递和结算等。上述公式可理解为理想的或理论的电子商务模式。
关于电子商务对物流方式的选择,根据商场学原理,电子商务可以分为卖方主导的出售型电子商务、买方主导的收购型电子商务以及由中心方服务的服务型电子商务。不同类型的电子商务在物流方式上的选择也有所不同。例如,出售型电子商务注重产品出售,可能会采用传统的送货方式;收购型电子商务更注重优化供给和降低供给成本,可能会更倾向于采用配送方式;而服务型电子商务旨在建立购销双方的平等运作途径,通过社会力量交流买卖双方,降低社会总交易成本,可能更多地采用配送方式。
很明显,无论哪种类型的电子商务,几乎都需要采用配送作为理想的物流方式。关于电子商务的“物流瓶颈”问题,尽管网络安全和网上结算等问题备受关注,但在实践中,这些问题并不构成真正的瓶颈。事实上,我国众多上市公司每天进行的数百亿人民币的网上交易和结算已经成功运作多年。可以说唯一的、不可避免的瓶颈是物流问题。在网上完成商流活动后,如何提供低成本、及时、适量的实体物品搬运服务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配送成本过高、速度过慢是电子商务中客户最为不满的问题之一。
应该从两个方面去认识物流瓶颈问题:互联网无法单独解决物流问题。它需要一个有效的社会物流配送体系来支持,以确保低成本的物流配送服务。解决电子商务的物流瓶颈问题需要网络技术与实体物流体系的结合,共同推动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在这个数字化的时代,互联网无疑成为了商业流通的得力助手,它巧妙处理了商流中的众多问题。物流的问题却依然困扰着我们,使得流转时刻和成本更多地被其所主导。可以坦言,现代物流的水平,几乎决定了现代经济的步伐。
遗憾的是,物流的特殊性使其难以完全拥抱互联网的革新力量。互联网虽为物流优化和改造提供了路径,但它无法根治物流的核心问题。物流途径的构筑,需要大规模的基建投入和深远的规划。
与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相比,物流行业的进步显得滞后。在发达国家,即便物流行业有所发展,也难以与电子商务的速度相匹配。在我国,这一对比更为显著,先进的电子商务与落后的物流形成鲜明反差。网络经济和电子商务的繁荣,更加凸显了物流瓶颈的问题。
表面看,问题似乎出在物流服务上,但深层次的原因在于物流途径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在关注电子商务的我们更应致力于建设基础物流途径体系和配套的配送服务体系。改进我国的物流途径,树立物流工业,成为决策层和经济界必须重视的问题。
经济的发展遵循和谐、同步的法则,其目的在于减少限制和瓶颈的出现,降低经济发展的成本。虽然物流和环境的改善以及物流体系的建立可以“跨越式”发展,但它们是基础性的工程,需要逐步积累和建设。物流的瓶颈问题并非短时间内能够轻易解决。我们需要长期、坚定地投入和努力,以确保物流行业与电子商务的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