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微观环境深入解析
一、微观环境中的有利要素:
1. 国家方面:
物流业的结构性升级换代的进程中,我国的物流发展方针与所制定的物流法律法规环境起到了关键作用。这涵盖了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方针与法规、与物流服务相关的方针与法规以及产品出产加工与流转的方针与法规。早在“十五”规划中,我国中央就将物流列为重点发展的行业。
2. 商场环境方面:
我国整体国民经济稳健发展,企业将运输和仓储功能外包的比例日益增大,显示出物流行业的巨大增长潜力。国内物流企业熟悉市场环境,拥有稳定的货主和市场份额,经过多年在国内的发展,已经形成了适当的网络优势,具备相对固定的流通渠道,并在国内市场享有较高的品牌知名度。
3. 客户需求方面:
为了与客户及其供应链伙伴建立长期战略伙伴关系,越来越多的客户与第三方物流服务供应商之间达成利益共享或风险共担协议,从而实现了客户、供应链伙伴与物流服务供应商之间的效益共享和风险降低。
4. 发展空间:
从短期看,世界投资和贸易的大幅增长,为物流企业提供了广阔的物流发展空间。而从长远看,物流业本身的发展将降低交易的运输成本,对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和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缩小产生积极影响,为我国物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持续扩张的市场空间。
二、微观环境中的不利要素:
1. 政治法律环境: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规制体系中仍存在“纵向部分切割、横向区域封闭,多头管理、政出多门”的现象;虽然法律法规众多,但过于零散、层次低,且条文抽象,缺乏实际操作性。
2. 国内物流企业发展不平衡:
国有快递公司如EMS凭借国家的法律保护和航运优先权,在快递行业中占有了明显优势。但我国中小物流企业数量多、规模小,无法形成规模效应。
3. 竞争态势:
我国物流市场巨大,许多跨国企业纷纷进入中国市场。2005年后,外资全面进入我国的物流和快递市场,跨国物流企业凭借雄厚的资本迅速扩张,抢占了国内市场,并以其全球网络优势为客户提供全面物流服务。在某些方面,本乡企业无法与跨国企业相提并论。
4. 物流技能方面:
尽管物流人才培养已有较大发展,但与国外先进企业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物流基础研究与应用教育滞后,供求存在严重结构性矛盾。在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虽然投入逐年增加,但整体规模依然较小,网络密度远远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物流资源分配不均,向偏远内陆区域分拨物资依然困难,同时缺乏完善的服务控制手段和信息技术的支持。近年来,外资企业的加速进军我国物流行业,大型跨国物流企业的进入,带来了全球领先的物流技术和人才优势,加剧了我国物流市场的竞争。这一趋势,预示着我国物流行业将面临更为激烈的竞争环境。
微观环境分析显示,这一变革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
在有利要素方面,我国存在众多传统物流企业,虽然规模较小、服务单一、管理能力有限,但在供应链中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们对客户的依赖性较大,通常依赖客户的订单来维持运营。另一方面,大型物流企业则凭借雄厚的资金、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和高水平的服务质量,拥有较大的客户群和议价能力。
我国物流行业呈现出多元化的格局。主要有四类物流企业:由传统仓储和运输企业演化而来的物流企业、外资跨区域的物流企业、新型跨区域的物流企业和企业内部物流。除此之外,我国的物流服务供货商正朝着特征化以及专业化的方向发展。国家和各级也在不断完善物流行业的相关政策和法规,为行业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
挑战同样存在。不利要素中,服务项目的单一性是突出问题。许多物流企业服务范围有限,一般只提供单项或分段的物流服务。在增值服务方面,如包装、加工和配货等,这些对企业发展具有促进作用的服务并未得到充分扩展,不能形成完整的供应链,制约了物流企业的发展。物流成本较高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外资的注入加剧了我国物流行业的竞争,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物流企业需要不断提升服务质量,拓展服务范围,提高管理水平,以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也需要抓住国家重视物流行业发展的机遇,积极适应行业发展趋势,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在昔日,我国的物流运输整体水平相对较低,特别是在现代化水平方面,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的发展步伐显得尤为缓慢。当时的物流企业普遍存在一种“大而全”“小而全”的现象,这导致专业化程度低下,效率不济。
信息技能水平的滞后成为了制约物流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现代化物流设备的短缺,机械化程度不足,缺乏先进的科学技能手段,使得物流企业在信息时代的浪潮中捉襟见肘。
人们对于现代物流知识和专业物流管理人才的匮乏也显得尤为突出。尽管物流行业发展已有一定时日,但许多人对物流的理解仍停留在传统的运输和仓储服务上,对于物流与传统业务之间的差异知之甚少。物流企业对于员工培训的忽视,也导致了现代物流管理人才的严重短缺。
更值得关注的是,物流管理的涣散也影响了物流的整体效益。在计划经济体系下形成的物流管理格局,在转向市场经济体系后已显得捉襟见肘。例如,铁路、公路和航空等资源的运输都归交通部管理,物流管理的分散导致企业作业效率下降,物流的原有功能被削弱,无法有效推动物流行业的持续发展。
我国在物流现代化、信息技能、专业知识和物流管理人才方面仍有待提高。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我们需要加强物流现代化的进程,提升信息技能水平,普及现代物流知识,培养专业的物流管理人才,并优化物流管理格局,以提高物流整体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