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作为满足客户需求而进行的综合性活动,以最低的成本,通过运输、仓储、配送等环节,实现产品从生产地到消费地的全过程计划、实施和管理。物流涉及产品的运送、仓储、包装、转移装卸、流转加工,以及相关的物流信息等环节。
对于现代物流而言,它不仅仅关注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货品配送,更涵盖了从供应商到生产者对原材料的采购,以及生产者自身在产品制造过程中的运输、保管和信息等各个方面。在全球电子商务的时代背景下,现代物流以最小的整体成本满足客户需求为中心目标,呈现出信息化、自动化、网络化、智能化的特点。
在我国,物流行业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其特点主要表现为企业物流仍是社会物流活动的重点,而专业化物流服务需求已经开始显现。随着企业加强内部物流管理的需求,发展第三方物流已成为我国物流行业的迫切需求。
物流管理专业则是针对这一领域开设的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在浙江工商大学,该专业依托多个学院的雄厚师资力量和优势,培养学生掌握现代物流信息技术和物流信息管理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主要课程包括运筹学及应用、计算机网络与通信、市场营销、生产运作管理、电子商务概论等。
毕业生可以在工商企业的生产、运营、服务、规划等部门从事物流管理工作,特别是在商业经济管理部门、大中型工商企业(包括外资合资企业)从事物流管理体系的策划和优化、物流信息系统分析和规划等工作。物流管理的兴起,是企业寻找“第三利润源泉”的结果,随着对成本控制和服务的竞争的加剧,物流管理逐渐成为企业竞争的关键领域。随着物流办理科学的诞生,原本潜隐的物流体系逐渐显露出来。这一科学揭示了物流活动各环节的内在联系,成为现代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取得胜利的关键法宝。在西方,现代物流办理的不断发展完善,背后有着一系列的技能、经济和方针上的推动力。
随着产品种类的日益增多和小批量生产的趋势,配送过程变得越来越复杂。制造业和营销业中JIT(Just-In-Time)、快速响应、连续补货等技术的应用,对物流服务提出了以时间为基本单位的要求。这促使人们需要在库存、运输、生产和销售之间进行严格的控制和协调,以降低库存量至最低限度。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进步为现代物流服务提供了强大的支持,使得物流管理的数据分析、处理高度依赖这些技术。
除了以上原因,企业外部环境在20世纪90年代发生了巨大变化,如客户服务需求的激增、时间成为管理焦点以及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这些都迫使企业越来越关注物流管理。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中,为了在既定的客户服务水平上完成最低的总成本,企业开始全面实施物流管理,寻求服务优势和成本优势的动态平衡,以创造企业在竞争中的战略优势。
物流管理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对物流活动诸要素的管理,包括运输、存储等环节的管理;对物流体系中人、财、物、设备、方法和信息等六大要素的管理;以及物流活动中的具体功能管理,如物流方案、质量、技能、经济等功能的管理。物流管理的目的是在尽可能最低的总成本条件下完成既定的客户服务水平。
物流管理注重运用系统方法解决问题。现代物流被看作是由运输、存储、包装、装卸、流通加工、配送和信息等多个环节构成。体系方法便是运用现代管理办法和现代技能,使各个环节共享整体信息,作为一个一体化的系统来进行规划和办理。这需要在各个环节之间进行协调和平衡,以实现在总成本最低的同时满足既定的客户服务水平。
物流管理的演变经历了配送管理、物流管理和供应链管理三个阶段。起源于二战时期军事物资配送的储运形式和技术,战后广泛应用于工业界并提高了企业的运营效率。最初阶段的物流管理主要集中在企业的配送部分,关注如何在制品生产后快速高效地将产品送达客户,并保持最低的库存量。而现代意义上的物流管理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人们开始使用跨职能的流程管理方法来分析和解决企业运营中的问题。通过分析物料从原材料到最终客户的整个流程,企业可以消除看似高效却实际降低整体效率的部分优化行为。
可以说,物流管理已经从单纯的运输、仓储和库存管理演变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涵盖了从原材料采购到最终客户服务的所有环节。它的目标是实现整体优化,提高运营效率,降低总成本,并满足客户的需求。在追求经济效益的企业中,物流部门一直努力降低运营成本。有时为了节省运费而选择海运代替空运紧急订单,可能会失去客户的信任,导致整体业务失败。传统的垂直功能管理方式已无法适应现代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需求。相比之下,横向的物流管理方式可以全面整合各个环节的不同功能,以实现整体的最优化协同效果。
物流管理的范围已经超越了单纯的运输。它涉及到需求预测、采购、生产计划、库存管理、配送和客户服务等多个环节,系统化地管理企业运营,以最大化整体效益。高德拉特的《方针》一书在全球制造业界广受欢迎,其核心思想是从生产流程的角度来进行生产管理。相应的,美国和加拿大的物流管理协会也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适应行业的发展变化,调整协会名称以反映行业的最新动态。
在一个典型的制造企业中,需求预测、原材料采购和运输被称为进向物流,工厂内部工序间的原材料流动称为生产物流,而配送和客户服务则称为出向物流。物流管理的核心在于系统化地管理从原材料到在制品、再到制品的整个流程,确保在最低库存水平下,物料能够顺畅地采购、运输、加工、出货并交付给客户。
随着全球一体化的推进和企业分工的细化,许多制造企业开始将零部件生产外包给低技能、劳动密集型的国家。例如美国的三大汽车制造商通用、福特和戴姆勒-克莱斯勒,一辆车上的零部件可能来自十几个不同的国家和几百个不同的供应商。这对物流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在保持最低库存的前提下,确保所有零部件准时、高质量、按量供应给装配厂,并将成品车运送到每个分销商手中。这已超出了单个企业的管理范畴,需要与各级供应商和分销商建立紧密的伙伴关系,共享信息,协同合作,集成跨企业的关键业务流程,以确保整个流程的顺畅运行。只有实施有效的供应链管理,才能实现供应链上企业间的协同效应最大化。如今的企业竞争已经转变为供应链与供应链的竞争。在此背景下,加拿大物流管理协会在2000年更名为“加拿大供应链与物流管理协会”,以反映行业的变革与发展。而美国物流管理协会也曾试图扩大物流管理的概念范畴来表达供应链管理的理念,但最终因各方意见分歧而修订物流管理概念,承认物流管理是供应链管理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