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化立体库房:现代物流的精髓与细微之处
在当今物流行业的精巧网络中,主动化立体库房无疑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这种多层次寄存货品的高架库房,由主动控制与管理系统、货架、巷道式堆垛机以及出入库输送机等设备构成。它不仅能按指令主动完成货品的存储作业,更能对库存货品进行智能管理,堪称企业现代化的重要推手之一。
富士物流配送中心就是一个生动的例证。其立体库房的保管容量高达8640托盘,最大出货处理量可达每日1800托盘,展现了惊人的存储与处理能力。这种库房模式的长处众多:
1. 空间优化:立体库房的设计使得每一寸空间都被高效利用。机械化、自动化的作业流程确保了出入库的高频率,同时也使得整个企业物流更加合理流畅。
2. 高效运作,节约人力:像大阪物流配送中心那样,通过自动化立体库房、自动分拣系统和自动查验系统,人工操作的需求大幅降低,这更好地满足了高频度、小批量分拣出货的需求,大大降低了出错率。
3. 灵活存取:无论是哪一种货品,都可以随时存取,没有次序的约束,操作准确率高,错误率极小。
4. 实时信息把握:现代化的立体库房可以实时提供货位利用率和库存信息,如大板物流配送中心通过物流条码技术,实现了各种物流信息的实时获取。
自动化库房的选用并非毫无顾虑。它的缺陷在于:
1. 灵活性有限:货架的选择是库房长期运营战略的一部分,一旦选定,更改困难,可能影响库房的运营方法和客户结构。
2. 管理要求高:对于物品种类繁多、对保质期要求严格的库房,需要有高水平的WMS系统支持。
3. 适应性问题:对于较重物品的存储,立体库房存在垂直运动能耗较大的问题。
4. 建设成本高:立体库房对库房的建造规范有较高要求,如照明、防火等,这增加了规划和建设成本。
5. 投资大:立体库房和升降叉车的组合需求价值昂贵。
富士通东京物流配送中心不采用全自动化库房的原因还有两点考虑:
1. 成本问题:信息技能的快速更新换代带来了不断攀升的成本。频繁的设备更新不仅费用高昂,还可能面临新设备与旧设备兼容性问题。
2. 灵活应对变化:物流实际情况复杂多变,全自动化的机械可能无法灵活应对突发状况。这时,以人为本的规范化作业反而能更有效率地解决问题。富士通东京物流配送中心选择了简洁而合理的库内作业规范化流程。
主动化立体库房是现代物流的明星,但其在应用中的优缺点需结合实际情况权衡。物流企业需根据自身的运营特点、成本和需求进行决策,寻求自动化与人性化之间的最佳平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