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们提起“资溪”,可能首先会产生一系列的疑问:这个地方在哪里?属于哪个省份?它有何特别之处?一个面积仅有1251平方公里、人口仅13万的小城,却有着让人惊艳的“面包传奇”。很多人或许未曾踏足这片江西的土地,却早已品尝过资溪人制作的面包。
传闻中的“中国面包之乡”,资溪的名声早已远扬。这里的街头巷尾,糕点的香气四溢,鲍师傅、泸溪河等知名的糕点品牌,其背后都有着资溪人的身影。那些熟悉的味道,可能是你曾经排队数小时也要一尝的美味。
资溪的面包产业,不仅仅是一个地方的经济支柱,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从资溪烘焙培训学校走出的学生们,他们带着资溪的烘焙手艺,在全国各地开起了超过16000家的烘焙门店。无论是北方的黑龙江还是南方的海南岛,只要有烘焙的地方,就有江西老表的存在。甚至在遥远的越南、缅甸、俄罗斯、西班牙等国家,人们也能品尝到资溪的烘焙手艺。
当地人的一句玩笑话:“最近又去哪做面包了?”透露出资溪人对烘焙的热爱与自豪。在资溪,面包不仅仅是一种食物,更是一种生活的态度。这里的街头巷尾,弥漫着面包的香气,仿佛连空气都带有甜蜜的味道。
资溪人的低调与实力,总是让人惊叹。他们默默地做事,却总能在关键时刻大放异彩。比如那条长3188.621米、重8吨的蛋糕,资溪烘焙人以其匠心独运,创造了世界最长蛋糕的吉尼斯世界纪录。这样的成就,不仅仅是实力的体现,更是对烘焙艺术的热爱与追求。
资溪,一个充满魅力的地方,不仅有美味的面包,更有那些执着于烘焙手艺的人们。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如果你还未曾踏足这片土地,那么不妨来一次“资溪之行”,感受这里的面包文化,体验这里的独特魅力。在江西资溪,一段关于“面包之乡”的传奇故事正在上演。这座小城,如今因面包而名声大噪,但很少有人知道,这里曾经是一座名不见经传的“边缘”小城。面包产业在这里从无到有,创造了一个惊人的奇迹。
四十多年前,资溪还是一片宁静的天地,面包对当地人来说是一个陌生的概念。随着改革开放的浪潮涌来,一位名叫张协旺的资溪青年被新鲜事物吸引,对面包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曾在部队服役时担任给养员,对美食有着独特的感知。
张协旺退役后,选择了拜师学习烘焙技术。他与战友洪涛共同出资开设了面包店,店铺虽小,却承载着他们的梦想和期待。他们选择在临近资溪的鹰潭开设店铺,这个决策为后来的面包产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面包店的成功引起了轰动,仅半年就实现了盈利。在那个年代,这样的成绩令人瞩目。
随着面包产业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资溪人看到了商机,纷纷投身面包行业。如今,资溪被誉为“面包之乡”,面包产业已成为当地居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这座小县城的每一个角落都弥漫着面包的香气,让人陶醉其中。从规模到实力,“面包之乡”的称号名副其实。
资溪面包产业的成功并非易事。这里曾经交通不便、缺乏小麦等原材料,发展面包产业面临诸多困难。凭借着坚持和创新精神,资溪人克服了种种困难,将面包产业发扬光大。他们不断学习、进步,将面包文化融入到了这座小城的每一个角落。
如今,资溪面包已经不仅仅是一种食品,更是一种文化、一种精神寄托。它见证了资溪人的奋斗与拼搏精神也让人感受到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这一切的背后是无数资溪人的辛勤付出和坚持精神正是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了这个奇迹让资溪成为了名副其实的“面包之乡”。从张协旺种下“面包之乡”的种子开始,钟启文作为麦香村的创始人,无疑是后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推动者。当资溪面包技艺尚未成熟时,最初的面包师傅们只是凭感觉调配配料。他们踏上了全国求学的旅程,以期将更成熟的经验带回资溪。
经过数年的发展,“一姓带一村,一村带一镇,一镇带一县”的模式效果显著,他们不仅在江西资溪形成了颇具影响力的“江西面包帮”,还催生了一批知名的烘焙品牌。提及“江西面包帮”,人们无不心服口服,称赞他们身上的野生又机灵的气质。资溪当地建设的面包生产工业园更是成为“面包界的中央厨房”,其强大的生产和运输能力满足着周边300多家面包店的日常供应需求。
资溪面包军团不仅引领着“面包时尚”的潮流,其集体行动的模式也被誉为成功的秘诀。当某种面包产品受到欢迎时,他们会集体转向生产该产品,发挥出人多力量大的优势。尽管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和行业的挑战,资溪的面包师们开始返乡创业。他们凭借着一股“白天当老板、晚上睡地板”的精神,将美味面包和美丽的山水带到了人们眼前。
对于都市人来说,面包已经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资溪面包以其皮薄、口感松软、香甜不腻的特点让人吃过就难以忘怀。更值得一提的是,资溪面包在多年的发展中一直保留着最传统价廉的老式面包。资溪还有着令人着迷的自然风光,如大觉古镇等旅游景点赋予了这座城市独特的自然灵气。正是这样的山水孕育了团结努力的资溪人。他们凭借着坚韧不拔的精神,把美食和美景呈现给了世人。除了面包,资溪还有更多值得探索的方面,如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马头山里的珍稀动物以及美丽的泸溪河等自然景观。吃着资溪面包,听着“江西面包帮”的创业故事,让人不禁对属于江西人的商业模式产生浓厚兴趣。资溪面包师们的成功之路充满了坎坷与奋斗,其中的艰辛难以被外人复制。鲍师傅的创始人鲍才胜的创业历程便是一个生动的例证。一家面包店的开业,背后往往蕴藏着诸多的风险与挑战。统计数据显示,初次创业的成功几率似乎并不乐观,大约仅有五分之二的经营者能实现微利、保本或者微亏的,其中更是有近五分之一的创业者面临亏损的风险。对于那些来自江西的创业者来说,这样的数据并不足以让他们退缩。他们敢于梦想,敢于行动,从不畏惧前方的艰难与险阻。
生活的滋味在于不断的尝试与探索,他们深知只有真正投身于其中,才能品尝到成功的甜美。他们坚信只要用心做好面包,坚守初心,一切美好的事物都会随之而来。这样的信念如同明灯照亮他们的道路,让他们勇往直前。
这份坚韧不拔的精神与执着,正是他们面对挑战时所展现出的独特魅力。他们相信每一个面包背后都有一段故事,每一个故事都承载着他们的梦想与坚持。即使面临困境,他们也始终保持着乐观的态度,坚信只要努力付出,终会收获属于自己的第一桶金。
本文由微信公众号“槽值”(ID:caozhi163)独家发布,作者槽值小妹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这些创业者的坚韧与决心,为我们带来深刻的启示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