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拣的货物堆积如山,快递员们忙碌地穿梭在货物之间,却仍无法满足一整车等待扫码的货物需求。一位快递员感慨道,连吃饭的时间都不确定。”
台前是电商世界的繁华,暗里则是快递业的辛勤付出。淘宝的2000万单交易量对快递公司来说,意味着业务量的飙升。在韵达快运北京花乡分公司,记者亲眼目睹了快递员们夜以继日的繁忙景象。
走进公司,映入眼帘的是堆积如山的快递包裹,仿佛要触碰到天花板。“快回来吗?又装满了,你能否赶得上这一拨?”胡司理急匆匆地打电话安排下一辆车的货源。刚从北京总部赶回来的他,一天之内已经往返四趟,比平时多了两趟。他告诉记者,除了现场堆积的快递包裹,还有未接回的件。
胡司理一边说着,一边亲自拿起条码枪进行扫码、称重、分拣。这是每个包裹进入快递公司所经历的第一个流程。之后,包裹会被按照单子上的编号进行扫描,正式进入监控流程。在分拣过程中,还需要区分本地和外地快件以及运输方式。每个快件上都标着不同的字母代码,这是公司内部区分各区域的代码,方便在总公司进行再次揽件时的识别。
晚上8点,快递员们陆续回到花乡公司,他们一刻不停地分拣、装车。公司的何女士告诉记者,装车的快件在到达总公司后,会进行再次分拣,本地件会分发到各区域分公司,外地件则会根据距离决定走公路、水路还是航空,分发到全国各地的分公司。记者发现,一件快递包裹从寄件人到收件人手中,至少需要经过公司的四个分站,过六道关卡。
快递员们吃饭的时间再也没有准点过。“我们正在分拣的货还没装完,后面还有一整车货等着扫码,哪有时间吃饭?”一位快递员无奈地说。他们深知,无论如何,收回来的件当天一定要送出去。胡司理透露,如果延误,罚款可能比收入还高。他详细地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每一票快递的收入并不高,但成本却包括单子费、中转费、派送费、事务提成以及公司的场所费、邮费、后勤人员费等。
胡司理回忆起自己刚开始做快递时的情景,那时每天收派的快递只有百八十票,而现在他负责的区域每天收派的快递将近3000票。面对如此巨大的业务量,他说:“这么大的量,怎么可能不爆仓?但我们已经做好了应对准备,尽管事务量增加了好几倍,但情况还在掌控之中。”
接近晚上9点,胡司理已经扫码了863件快件,但屋外还堆着数不清的包裹。一位快递员告诉记者,他从11号开始就每天收派100多票快件,是平时的两倍。韵达快运北京公司总部的负责人表示,这几天总部的员工已经通宵工作,业务量增加了数倍。尽管面临巨大的压力和挑战,但多家快递公司都在积极应对,尽力确保每一件快递都能准时送达。晨报记者王丽娅报道并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