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鸟在物流领域的布局颇具实效,有力地提升了工作效率。从初始阶段以轻便的方式贯通上下游,致力于弥补电子商务“最后一公里”物流短板,菜鸟积极构建社会化物流平台,其目标之一是整合快递企业资源。如今,阿里在仓储、配送、供应链、尾程配送以及海外等多个领域均有深入布局,智能物流网络已初见规模。无论是投诉率还是配送时间,菜鸟的网络快递模式与京东仓配一体化模式之间的差距日益缩小。
阿里在物流领域的布局并非出于与其他快递企业争夺市场份额的考虑,而是更多地基于战略需求和生态圈完善的角度。在网络型快递领域,阿里先后投资了圆通、百世、中通和申通。这不仅消除了市场对菜鸟可能涉足快递业务的疑虑,而且在仓配、冷链、重货等领域,仍需要与快递企业紧密合作。不同的快递企业对于行业发展前景有着不同的理解,这决定了它们的战略选择和资源分配。
例如,圆通积极布局跨境物流,中通专注于仓配一体化,而申通则建立了申雪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并着手建设郑州冷链交易中心项目,不断完善业务布局。回顾菜鸟与灵通系之间的合作历程,从松散的联盟到股权式联盟的转变,阿里在物流领域的布局不断加深。对快递企业而言,这有助于增强企业的资金实力,深化与阿里的合作层次,实现更持久的合作。
阿里对行业竞争格局产生影响,但不应过度高估。阿里对商流与信息流的掌控,使其在产业链上拥有更强的议价能力。菜鸟在提高物流工作效率的或许也加速了内部学习效应的产生,缩小了企业之间的竞争差距。快递行业的商业模式决定了即便成为行业龙头也不等同于掌握了整个产业链的议价能力。长期来看,拥有出色管理能力和战略眼光的快递公司将能够捕捉行业发展的先机。
申通快递一直在努力改进自己的业务。自申通因管理、成本等问题失去部分市场份额以来,公司一直在积极寻求改变。通过收购转运中心、提高自营率、调整加盟商管控系统以及引进管理人才等措施,申通正在逐步改善运营状况。菜鸟入股后,双方在物流技术、新零售等领域有望深化合作,提高公司在高效分拣和路径优化等方面的运作效率。
时间差异和后来者的优势也为申通带来了可能的机会。随着行业增速的放缓和拼多多等平台的崛起,申通仍有时间调整其运营策略。通过与行业内的学习效应和成本降低、管理效率的提高,申通有望进一步增加市场占有率并带来预期的修正机会。预计申通的成本改善将在2019年下半年更为明显,随着产能的逐步释放和整合后效益的显现,届时有望带来成本超预期的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