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高新技能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电子商务作为新经济的代表,正在塑造一种全新的运营模式和商务形态。这种变革不仅是经济领域的革新,更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和电子商务的崛起,物流业正在经历从传统向现代物流的迅速转型。这一转型赋予了物流业前所未有的战略地位,凸显其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物流流程作为企业收购、生产制作、流通等环节的关键组成部分,是企业和社会运营发展的“第三利润源泉”。物流也被视为二十一世纪企业降低成本的主要途径。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现代物流在发达国家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提高经济效益的主要源泉、产业升级和企业重组的关键推动力。物流业的繁荣程度和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现代物流的发展呈现出明显的趋势,特别是在发达国家。美国和日本在物流领域的发展处于世界前列,而欧洲虽然起步稍晚,但在和企业的高度重视下也取得了显著进展。美国的信息化和集成化物流系统因其高度灵活的信息通讯技术集成而独树一帜。通过降低交易、运输成本和减少存货等管理性节省,物流领域的信息化改革为美国经济带来了巨大的效益。法国通过大力发展现代物流应用软件,追求高起点的信息化水平,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经济史学家指出,过去一千年全球经济的发展主要得益于通讯和运输成本的下降。随着经济全球化、电子商务的推进以及信息技能和交通运输的深度融合,现代物流将继续对世界经济的运行产生深远影响。在现代物流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过程中,以信息技术为核心,强化资源整合和物流全程优化是必然趋势。科技进步如网络规划和优化理论、自动化智能化技术的应用以及新型包装材料的使用等都对现代物流起到了推动作用。
在我国,物流业近几年的发展非常迅猛。根据统计数据分析,全国社会物流总值和物流业增加值都在稳步上升,同时企业信息化建设也取得了显著成效。物流增值服务如配送、流通加工、包装等也在快速发展。
面对这一趋势和挑战,我国物流业在转型过程中应重视信息技术的集成化应用,加强资源整合,优化物流流程,以提高物流效率、降低成本并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和企业应继续加大对物流领域的投入和支持力度,推动物流技术的创新和应用,以适应全球化和电子商务发展的需求。我国的企业信息化构建已经从初步应用走向了复杂应用,从战术层面逐步扩展到了战略层面,从管理驱动逐渐转向市场驱动,以技能推进不断激发革新活力。尽管信息化进程在不断深化,我国物流业的整体水平仍然滞后。信息化程度的不足已成为制约我国现代物流进一步发展的主要瓶颈。
目前,我国物流业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产业规模相对较小。相较于美国、欧洲等地区的第三方物流市场规模,我国的物流市场显然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据研究机构的估算,美国的第三方物流市场规模相当于全社会物流成本的25%,欧洲为30%,而亚洲的整体水平低于5%,我国则仅在2%左右徘徊。
我国现有的物流服务形式主要还是以自营为主,缺乏必要的关键技术与信息支持。第三方物流服务的比重较小,无论是服务水平还是规模,都不能让人满意。能够真正提供现代物流服务完整解决方案的企业寥寥无几,而第四方物流服务形式仍停留在理论探讨阶段。据我国物资储运协会对200多家物流服务企业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第三方物流服务企业提供的综合性全程物流服务仍不能满足整体需求的5%,这成为制约我国物流社会化服务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我国物流业成本占GDP的比重依然较高。尽管有所下降,但仍显示出我国经济运行仍处于粗放式经营向集约式经营的转型期。体系要素中,企业“大而全”、“小而全”的商业运作模式根深蒂固,这也是导致我国物流业整体水平相对落后的原因之一。在信息化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如何提升物流业的整体水平,仍然是我国面临的一项重要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