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发展热点新闻简报(第十七期)
导语
为深化儿童早期发展领域的行业交流,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儿童发展中心特推出此简报。本期聚焦儿童美育的最新动态与发展趋势,以促进各方相互学习交流,共同推动中国儿童发展事业迈向新的高度。
本期关键词
美育新视角
美育不仅是审美教育,更是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其内涵深远,旨在通过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熏陶,培育儿童正确的审美观念,激发他们对美的感受、鉴赏、表现和创造力。美育在幼儿全面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提升幼儿素质的重要途径。
国内政策聚焦
回顾近年相关政策,我们可以看到国家对儿童美育的重视与日俱增:
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提出培养幼儿的艺术兴趣和审美能力。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强调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培育幼儿对美的感受。
国务院办公厅更是提出了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化美育体系的目标。教育部国家基础教育美术课程标准的修订,更是明确了图像识读、美术表现等核心素养,强调在真实情境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国内美育实践动态
国内美育实践同样火热:
“蒲公英行动”致力于农村及少数民族地区的美术教育,将民间美术元素引入课堂。
“金童星·少儿美术大展”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的青少年作品,展现了我国儿童美术教育的成果。
美育研讨会、全国中小学美育成果展演等活动也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开展。
新闻关注:保护困境儿童,拒绝语言暴力
在第九个中国困境儿童关注日社会倡导活动上,发布了联合倡议“请不要对儿童使用语言暴力”。这一倡议呼吁所有的儿童福利机构、保教机构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共同参与到反对语言暴力的社会倡导活动中来,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健康、和谐的成长环境。活动于深圳举行,旨在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和参与。
吉林托育新政策:企业为员工子女提供托育服务
近日,吉林省出台新政策,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幼儿园开设托育班,专门招收2至3岁的幼儿。更令人欣喜的是,当地企业也积极响应,根据员工数量单独或与社区联合开设托育所,为员工提供3岁以下婴幼儿的托育服务。这一举措无疑为工作繁忙的家长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儿童用品安全高峰论坛:儿童用品需量身定制
在近日举行的儿童用品安全高峰论坛上,业内专家和儿童用品研发生产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共同强调儿童用品“量身定制”的重要性。随着政策的推进,我国在儿童用品的管理和技术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但为了满足每个儿童的特殊需求,实现真正的量身定制仍任道重远。
多部门联动关注农村留守儿童:劳动密集型企业展现大爱
为了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及困境儿童的关爱,民政部、国资委等多个部门联合推动劳动密集型企业参与关爱工作。这些企业积极响应,努力完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和困境儿童保障制度,确保这些孩子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相关权益得到维护。
困境儿童保障政策研究:精准分类与有效执行是关键
最新的困境儿童保障政策研究指出,虽然各地已经对困境儿童进行了更精准的分类,但对应的执行方案配比仍然困难。研究还发现了地方力量的调动、社会力量的参与等方面的问题。为此,建议加强精准政策配比,规范并创新参与机制,同时把救助服务下沉到社区,重视家庭功能并建立社区伙伴联盟。
儿童早期发展研究:母亲语言与词汇对儿童执行功能的影响
一项关于儿童早期发展的研究探索了社会经济风险、母亲语言输入、儿童词汇和儿童执行功能之间的纵向关系。研究发现,母亲的语言输入对儿童词汇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并进一步与儿童的执行功能相关联。
印度营养不良问题:疾病负担严重
一项研究评估了印度各邦营养不良所造成的疾病负担,强调了营养不良问题的严重性。关于印度营养不良问题的深度研究
尽管与全球营养指标相比,印度的营养状况有所进步,但营养不良仍是印度疾病负担的主要危险因素。为了应对这一严峻挑战,印度已经设定了雄心勃勃的目标,并正通过国家营养管理计划积极减少营养不良的发生。根据最新的趋势分析,截至2017年,印度的多数邦在改善营养不良指标方面仍面临巨大的压力,需要大幅度提升改善率,以实现印度及全球到2022年和2030年的可持续发展目标。这一研究来自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的《全球疾病负担研究:印度各邦儿童与母体营养不良的负担及其指标趋势(1990-2017年)》一文。该报告详细阐述了印度的营养状况以及在全球范围内的位置。对于熟悉印度儿童发展领域的人士来说,这无疑是一份具有参考价值的简报回顾。文章提及的关键词包括但不限于儿童健康服务网络、营养不良、多维减贫、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儿童大事记等。对于行业内的信息交流和发展有着重要参考价值。如果您对印度的儿童发展领域感兴趣并希望参与到行业交流和共建共享中来,我们非常欢迎您联系我们并提供您的宝贵建议或推荐的政策动态和研究成果。您可以通过微信留言或发邮件至我们的官方邮箱ccd_nes@cdrf.org来与我们取得联系。感谢您的关注和支持!本文整理:晓禾和金萱,插画:雨晴,编辑:郄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