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斯里兰卡古城到埃及的金字塔,这些圣地召唤着全球数百万的人们前来亲身探索。尽管有网络世界中的照片和高清影片可以让我们神游,我们仍愿意千里跋涉,不顾门票费用、哭闹的婴儿和拥挤的人潮,只为亲身体验这些奇妙场所。除了令人惊叹的山顶自拍和炫酷的照片封面之外,是什么力量在推动我们不断追求呢?是古老的智慧还是未知的经验?或许,我们在寻找一种更深层次的意识连接。
让我们来探索这些在有限资源和计算精度下建成,经受时光考验的建筑背后的二三事。一窥这些珍贵地标在创造时的初衷。
一、几何的魅力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所有传统文明都使用几何比例和等比来设计古代圣所。无论是大金字塔的圆周率PI,还是雅典卫城和神庙结构反映的“黄金比例”,这些几何等比表现了一种古老而神秘的语言。
二、和谐之音
德国作家兼政治家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在1829年曾言:“建筑是冻结的音乐。”古代建筑师深知如何运用调和泛音级数,并熟悉费布那西序列和黄金比例。最美的建筑遵循调和级数,特别是基于八度、五度、四度和三度的比例构成的型式,看起来极度均衡。
三、永续之艺
斯里兰卡的锡吉里亚或狮子岩,展现了古代农业的创造力和永续规划的杰作。至今仍然运作良好的复杂液压供水系统通过地下管道提供新鲜饮水和空气冷却。这个建筑群用石灰岩建造已有1500多年历史,仍然为亚洲最古老的景观花园——“空中阳台”供水。
当我们深入探索这些古老建筑中的隐秘线索时,我们能学到什么?吉萨大金字塔的几何结构就像星体知识的大门。同样地,我们也可以从世界各地古老建筑的存在中学习。就像达文西的“维特鲁威人”所展示的,我们独特的集体DNA是否激发了我们对探访这些地方的渴望,聆听这些古老的歌曲?
在集体进化的过程中,我们观察古代建筑师留下的这些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富有深意的实践,以指导我们如何渴望继续建立世界合一的变革。通过协作,我们坚信,任何能滋养他人的事物,也会同样滋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