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链办理与物流办理的紧密关联
作者:陈雯,凌定成(上海海关大学,上海 210204)
摘要:进入21世纪,供给链管理成为企业应对全球化竞争的重要工具。本文从整个供给链的视角,探讨了节点企业的资源集成与协同,强调了战略伙伴合作、信息资源一体化、市场快速响应及价值创造等关键要素。
关键词:供给链管理、物流管理、增值链
一、供给链的概念演变
早期的观念认为供给链是制作企业内部流程,涵盖从原材料采购到产品送达用户的过程。随着认知的深化,供给链的概念逐渐扩展,强调与其他企业的联接和外部环境。现代的供给链管理不仅局限于企业内部操作层面,更加注重围绕中心企业的网链联结。哈理森(Harrison)将其定义为:“从原材料采购到最终产品制作完成,并通过销售网络送达消费者的功能网络。”它是一个增值链,通过加工、包装、运输等过程为相关企业创造价值。
二、供给链办理的核心概念
供给链办理是一种集成化的管理思维和策略。它不仅仅局限于管理库存,而是将不同的企业集成起来,以提高整个供给链的效率。现代供给链管理重视企业间的协同合作,把供应链上的各个企业视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其目标是找到用户需求与生产成本之间的最佳平衡点,同时提高用户服务水平和降低交易成本。
三、供给链办理的主要内容
供给链办理涉及四个核心领域:供给、出产方案、物流和需求。它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 战略性的供货商和用户协作伙伴关系管理。
2. 供应链需求预测和计划。
3. 供应链全球化布局及资源定位。
4. 集成化供应链管理与生产计划的同步化。
5. 供应链中的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管理。
6. 企业内外的物料供需协调。
7. 基于供应链的产品设计与生产管理。
8. 用户服务与物流管理,包括运输、库存、包装等。
9. 供应链交互信息管理,基于互联网/内联网的技术支持。
在深入探讨这些领域时,我们不难发现物流管理与供应链管理紧密相连。物流管理是供应链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供应链管理的成功实施也离不开有效的物流管理。两者相互促进,共同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
本文仅对供给链办理与物流办理的关系进行了简要探讨,更深入的研究和实践需要继续探索和完善。在全球化的商业竞赛舞台上,每个企业都难以在所有业务领域都做到尽善尽美。要想在这种环境下生存并崭露头角,企业必须寻求与产业上下游伙伴的合作与联合,共同构建一个紧密相连的供应链,实现优势互补。通过整合各方资源,共同应对社会化大规模生产的挑战,提升整体的市场竞争力。企业内部供应链管理的触角已经延伸到整个产业链,管理的范围也从企业内部扩展到了外部。
在这个全新的供应链管理体系中,首要任务是构建一条无缝对接的产业链,使多个企业能够在统一的管理下协同运作,实现资源的共享和信息的流通。通过这种协同合作,整个供应链能够以最小的个体成本和转换成本获得竞争优势,及时获取最终消费者的需求信息,使每一个企业都能紧跟市场的变化。进入21世纪,商业竞争已经演变成了供应链之间的竞争。
为了更有效地服务市场和提供产品,需要在生产加工、制作、流通环节之间构建一个动态的企业联盟或虚拟公司。这是一种由多个企业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而联合形成的合作模式。借助信息技术,这些企业被连接成一个网络,以更高效地服务市场,完成单个企业无法承担的功能。这不仅使每个企业保持了自身的独特优势,还扩大了资源使用的范围,让每一个企业都能享受到联盟中的其他资源。例如,配送环节作为连接生产与流通领域的重要桥梁,发挥着枢纽作用。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通常以一个配送中心为核心,连接上游的生产加工环节和下游的批发商、零售商、连锁超市等,形成一个企业联盟,纳入其供应链管理体系中,实现资源的整体规划和调配。这样做有助于实现跨行业、跨地区甚至跨国经营,对市场需求做出快速响应。在供应链的协同作用下,产品能够实现及时生产、及时交付、及时配送到最终消费者手中,完成资本循环和价值链的增值。
广义的供应链管理打破了企业的界限,将各个独立的信息孤岛连接在一起,建立了跨企业的协作关系。通过追求和共享市场机遇,借助互联网和电子商务技术,将过去分离的业务流程集成起来,覆盖了从供应商到客户的全过程。这包括原材料供应商、外协加工、生产制作、销售分销、运输、批发商、零售商、仓储和客户服务等各个环节,实现了从生产领域到流通领域一步到位的全过程。
四、关于物流管理与供应链管理的联系
物流管理作为现代供应链管理的思想来源和重要组成部分,与传统的物流管理有着显著的区别。了解物流管理的构成和发展对于理解供应链管理的本质以及物流在供应链管理中的作用至关重要。
在物流管理出现之前,企业并没有独立的物流管理部门,它仅被视为生产活动的一部分。上世纪80年代出现了集成物流的概念,开始将企业内外的输入与输出物流管理以及部分市场和制作功能整合在一起。而供应链管理是90年代才出现的新管理形式,随后出现了集成供应链概念,通过与其他供应链成员进行物流的协调来寻找商业机会。
物流指的是供应链范围内企业之间的物资移动活动(不包含企业内部的生产活动)。现代的企业物流管理已经将采购和分销两个为生产服务的领域整合在一起,形成了物流供应链。这就是现代物流管理的意义。有人认为供应链管理实践就是物流管理的延伸和扩展。如果从社会大规模的角度来看,物流可以理解为是为最终顾客提供产品和服务的活动网络,即供应网络。而供应链则是其中的一个通道,它关联着不同的管理概念。
这些管理概念包括供应管理、后勤管理、配送管理、物料管理等。供应链管理是跨企业范围的、比物料管理更广泛的管理。它从战略层次上把握最终用户的需求,通过企业之间的有效协作,实现成本、时间、效率和柔性的最佳平衡。它涵盖了从原材料到最终用户的所有活动,是对整个链的过程管理。重塑文章:揭示物流办理在供给链管理中的核心地位
普遍认知中,供给链是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交融一体。在这样的背景下,物流办理无疑成为供给链管理体系中的核心组件。那么,供给链办理与物流办理之间究竟有何不同?又有何紧密联系呢?
物流涉及的是原材料、零部件在企业间的流动,更多关注于企业间的衔接与运作,但并不涉及生产制作过程。而供给链管理则更为广泛,它涵盖了物流活动和制作活动,从原材料到最终产品的交付给用户的整个物流增值过程。
深入剖析,物流价值在各类产品和行业中都占据了供给链价值的一半以上。在易耗消费品和一般工业品中,物流价值的占比更是高达80%以上。这充分说明了供给链实质上是一个价值增值链,而物流管理则是这个增值过程中的核心驱动力。
随着现代商业环境的快速变化,企业面临着诸多挑战:加快资金周转、迅速响应市场讯息、紧密连接生产与消费等等。为了满足这些需求,建立一个敏捷且高效的供给链物流体系显得尤为重要。在这个体系中,物流管理不仅要确保生产的连续性,还要发挥创新作用,为用户创造价值,降低用户成本,优化生产活动,塑造企业形象,提供信息反馈等等。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物流体系必须做到准时交货、提高交货的可靠性、增强响应性,并降低库存成本。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高供给链的价值增值水平。
随着21世纪企业竞争日趋激烈,供给链管理已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而物流管理,作为供给链管理的中心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有建立了高效、灵活的供应链物流体系,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文献参考】
1. 罗纳德·H·巴罗. 企业物流管理学. 王晓东等译.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2. 唐纳德·J·鲍尔索克斯等. 供应链物流管理. 李习文等译.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3. 王健. 现代流通中心的体系化构建研究. 中国流通经济,20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