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企业是专门为客户提供物流及后勤保障服务的运营组织,他们生产的是一种无形的产品——物流服务。在构成物流企业成本的两个主要部分,即营运成本和非营运成本中,营运成本是与物流服务直接相关的成本,主要包括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营运直接费用。其中,直接材料成本涵盖能够归结到特定物流服务中的材料费用,如包装用的纸箱和包扎带等;直接人工成本则涉及为特定服务所雇佣的人员的费用,如录入、查核、跟踪各种单证的工作人员的人工费用;而营运直接费用则涵盖了除直接人工和直接材料成本以外的其他成本,如装卸、运输、转移设备的折旧和修理费等,它在整个营运成本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由于物流企业在全国各地设立分公司和营业部,其物流成本通常是跨公司、跨部门产生的,且客户需求个性化明显,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无法提供精确、详细的成本信息,难以满足企业内部管理和决策的需求。针对此,我们发现了以下问题:
营运直接费用的分配不合理,导致成本计算结果失真。物流企业的营运直接费用涵盖的项目广泛、种类繁多,在营运成本中所占比例较大。长期以来,企业采用单一的分配标准(如产值或人工工时)对营运直接费用进行分配,无法真实反映成本的实际情况,从而扭曲了成本计算结果。
成本费用责任不明确,不利于业绩评价与考核。大型物流公司拥有遍布全国的子公司和运输网络,从接货到送货涉及多个环节。由于物流成本通常是跨公司、跨部门产生的,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容易造成各环节的成本费用责任不明确,无法建立责、权、利相统一的成本责任制,不利于对各公司、各部门进行业绩评价与考核。
无法按客户提供成本信息,无法进行针对性的成本分析。由于物流企业的客户需求呈现个性化和多样化特点,不同客户对物流服务的需求不同。企业的成本更大程度上直接取决于客户的需求。由于物流作业是混合进行的,传统的会计核算方法无法按客户分摊作业费用,因此无法对特定客户进行盈利性分析,很难准确测算出某一客户或某一类产品的物流成本。有可能存在为某些客户提供服务时并未盈利甚至亏损的情况。
无法向客户提供有说服力的物流服务收费标准,无法为定价决策提供依据。随着物流向多种类、小批量方向发展,客户对物流服务的要求越来越严苛。客户出于降低自身成本的需求或迫于产品销售价格的压力,往往会压低费用标准,给物流企业带来经营上的压力。而传统的成本计算没有针对不同服务目标的计算方式,无法提供具有说服力的成本计算明细,无法为服务定价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