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企业的重要性在于满足多变的服务需求,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并推动第三方物流的蓬勃发展,从而促进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与其他业务合作一样,物流服务的合作中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这些风险源于多方面的因素,包括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以及人为因素。
一、物流企业面临的风险
1. 供应链上的独家物流服务风险:当供应链中出现独家物流服务提供者时,其服务地域和能力的局限性可能会给某些区域的服务带来风险。
2. 委托-代理机制中的信息风险:选择合适的第三方物流服务提供者是供应链物流管理的关键。如果信息不对称或信息不完全,导致选择不当的合作伙伴,不仅会减少企业的利润,还会增加整个供应链的运营成本。
3. 企业文化的差异:不同的企业拥有独特的企业文化,可能导致对相同问题的不同看法,从而影响供应链的稳定性。
4. IT技术的缺陷:如网络传输速度、服务器稳定性和运行速度、软件设计中的缺陷、病毒等,都会限制供应链物流效果的发挥。
5. 信息传递问题:随着供应链物流规划和服务的范围不断扩大,结构日趋复杂,信息错误的机会也随之增加。信息传递的延迟会增加企业供应链物流管理的风险。
6. 经济波动的风险:经济的高速增长可能导致物流供应短缺,而经济低迷则会使库存成本上升。还有交通事端、海关堵塞、停水停电等不可预见的因素,甚至政治因素、战争等也会影响供应链物流的正常运作。
7. 协作管理问题:不现实的期望和服务要求、缺乏共同利益和目标、高层支持不足、权力不平等、成本与定价不合理、缺乏信任、沟通不良以及对市场变化反应迟钝等都可能导致第三方合作失败。
二、合作失败的原因
1. 物流服务供应方无法获得预期利润:当物流服务供应方无法获得预期利润时,可能会降低服务水平,并要求增加服务费用。这会导致物流服务需求方产生不满,如果这种情况不能及时通过协商解决,最终可能导致合作关系的破裂。
2. 物流服务供应方承诺过高而无法兑现:如果物流服务供应方无法兑现其承诺,将损害需求方的企业形象和市场份额,形成一损俱损的局面。
3. 物流服务需求方管理人员存在隐性抵触情绪:物流合作会对需求方内部的运营管理产生深远影响,可能涉及到生产、营销、财务、人力资源等部门的运作方法和工作内容调整。这直接关系到某些人员或部门的直接利益,可能从合作之初就产生抵触情绪,这种情绪对物流合作的影响不容忽视。
4. 物流服务不能满足最终客户的需求:如果供应方提供的物流服务不能及时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或者购买方没有充分认识到物流服务的重要性,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约束机制来直接控制物流服务质量,就会产生服务跟不上需求的变化的陷阱。
5. 协议导致的利益损失和缺乏终止条款:物流合作协议中缺乏终止条款也会导致合作陷阱。当管理上的变化或外部环境的改变需要终止或大幅调整合作关系时,如果协议中没有终止条款,就会为终止合作产生一系列的纠纷。
三、防御风险之道
为了应对企业物流办理事务中可能遇到的种种风险,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势在必行。针对具体需求,物流服务可以通过分片区挑选不同的第三方物流协作伙伴,避免独家协作的局限,有效分散因单一伙伴应对不同区域事务的风险压力。此乃巧妙组合策略,能够灵活应对物流危险。
建立基于Internet的第三方物流办理信息交流平台,强化与电子商务的结合。实时监控第三方物流服务过程中的产品库存、物流指令执行情况以及物流费用等信息,提高信息的共享度和透明度,实现对风险的精准把控。此策略以信息沟通为核心,打造透明物流体系。
正确的协作观念至关重要。第三方物流协作是战略协作伙伴,而非简单的买卖关系。通过第三方物流协作,不仅可降低企业物流归纳成本,如库存持有成本和物流服务办理成本等,更能使企业聚焦于核心竞争力,提升客户满意度和灵活性等多元利益。双方共同携手,实现合作共赢的目标。
明确分工职责并加强绩效评价办理也是关键所在。基于分工的第三方物流协作要求双方在协商协作协议时明确各自的职责。从总体上看,物流服务需求方在流程和发展的规划方面起主导作用,而物流服务供给方则在这些活动的执行方面担当重要角色。通过清晰的分工,提高协作效率。
建立开放式沟通机制有助于双方及时、有效地解决协作中出现的问题。双方可以通过日常电话交流、客户服务代表或管理人员的电话会议、相互访问、定期绩效评价沟通等方式进行开放式的沟通。这种机制有助于双方坦诚相待,共同应对挑战。
为应对突发情况,应预先制定应急措施和作业流程。建立应变小组(可以是双方联合或单独成立),对突发事情的产生要有充分的预备。通过预先规划,降低突发情况带来的损失。
在协作协议中明确终止条款同样重要。当终止条款中规定的某些情况出现时,双方可以根据情况进行理性协商,及时采取措施改善协作。另一方面,终止条款也将有效约束双方的行为,促使双方为了长远利益而维持长期协作关系,避免损失的发生。
加强对物流协作的风险管理,是确保物流管理工作长期、高效、成功实施的关键所在。在第三方物流协作中,风险管理的核心在于加强物流协作中的激励机制、约束机制、风险防范机制、信任机制和协商机制的协同作用。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企业可以更好地抵御物流风险,确保物流工作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