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阔的物流领域中,物流是一个涵盖方案、履行与操控原材料或最终产品从原产地到目的地实践流程的概念。物流服务涵盖了从订单处理到货物送达的全过程,包括定单办理、运输、仓储、装卸、送递、报关、退货处理、信息服务及增殖事务等多个环节。这些环节涉及如何处理大量的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以缩短物流时间,降低成本。这时,地理信息系统的优势就凸显出来了。地理信息系统(GIS)不仅具备对空间和属性数据的收集、输入、修正、存储、管理等功能,还能进行空间分析、查询、输出和显示,为体系用户提供预测、监测、规划管理和决策依据。
当现代物流与GIS交融时,我们看到的是两者强大的互补性。我们来看看地舆信息体系的发展。这是一个集计算机科学、地舆学、信息科学等学科于一体的新型边缘科学,可为多个领域提供基础平台。GIS中的空间信息和属性信息是不可或缺的,它们共同描述了地理实体的双面。随着网络地理信息系统(WebGIS)的兴起和GIS技能在商业领域的应用融入,其在深度和广度上的发展日益显著。事实上,任何涉及地理分布的领域都可以运用GIS技能。
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物流也朝着现代化方向迅速前进。物流现代化不仅意味着物流手段和技能的现代化,还包括物流管理的科学化。现代物流作为一种先进的组织方式和管理技能,被认为是企业在降低物资耗费、提高劳动生产率之外的“第三利润源”。
特别是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供货商需要全面、准确、动态地掌握产品在全国各个中转库、经销商、零售商以及各个运输环节的情况。这时,把GIS技能融入到物流配送中,能更轻松地处理货物的运输、仓储、装卸、送递等环节,并对运输路线的选择、仓库位置的选定、仓库的容量设置、合理装卸策略等问题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决策分析。符合现代物流要求,有助于物流企业有效地运用现有资源,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实际上,随着电子商务、物流和GIS自身的发展,GIS技能将成为全程物流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揭开物流配送体系的新篇章:基于GIS的智能物流规划之旅
第一章:物流配送进程概览
随着电子商务的繁荣和经济全球化的推进,物流配送成为了现代商业不可或缺的一环。针对某一城市中的物流配送进程,基于GIS的物流配送体系的需求逐渐凸显。它聚焦于以下几个方面:通过客户提供的具体地址信息,确定客户的地理位置和车辆路线;借助GIS查询和地图辅助决策,完成车辆路线的合理编排(如创建、删除、修改)和客户配送排序;使用特定地图符号在地图上标明客户位置,不同类型客户采用不同符号标识;通过GIS查询功能或点击地图客户符号,展示客户特征信息并可进行修改;在地图上查询客户位置及其周边环境以发现潜在客户;通过业务体系调用GIS,以图形方式展示业务体系的各类操作成果数值信息;依据综合评价模型和GIS查询,完成配送区域的划分与合并。
第二章:体系整体结构介绍
我们所规划的基于GIS的物流配送体系,采用面向对象的空间数据模型和关联数据库的空间数据库实现数据的无缝集成。空间数据索引采用改进型R-Tree空间数据索引结构,特征数据索引则选用B+树数据结构。网络数据传输采用三层结构模型,并使用Java Applet进行开发,确保与渠道无关且具备较好的安全性,使得海量空间数据的存储、分析和共享成为可能。体系的网络结构如图所示。
第三章:体系模型规划详解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的GIS物流配送体系集成了以下主要模型:设备定位模型、车辆路线模块、配送区域划分模型、分配调集模型和客户配送排序模型。设备定位模型用于确定一个或多个设备的位置。在物流体系中,库房和运输道路共同构成物流网络,库房位于网络的节点上,节点决定线路。如何根据实际需求并结合经济效益等原则,在特定区域内设立多少个库房、每个库房的位置、规划以及库房之间的物流联系,都可以通过此模型轻松解决。车辆路线模型用于处理从起点到多个终点的货物运输问题,如何降低物流作业成本并确保服务质量是这个模型的核心。还有网络物流模型、配送区域划分模型、空间查询模型等,共同构成了基于GIS的物流配送体系的核心功能。
第四章:体系功能实现
我们的GIS物流配送体系具有以下主要功能:车辆和货品的跟踪,利用GPS和电子地图实时显示车辆或货品的实际位置,并查询车辆和货品的状况,以便进行合理调度和管理。提供运输路线规划和导航,规划出最佳运输线路,并在电子地图上显示规划线路,同时显示车辆运行轨迹和运行方式。信息查询功能,可以查询配送范围内的主要建筑、运输车辆、客户等信息,查询资料可以以文字、语音和图像的方式显示,并在电子地图上显示其位置。还有模拟与决策功能,例如可以利用长期客户、车辆、订单和地理数据等建立模型进行物流网络布局模拟,以此建立决策支持体系,提供更直观、有效的决策依据。
随着电子商务的再次繁荣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物流业成为热门行业。利用GIS处理空间和属性数据的优势来建立基于GIS的物流配送体系虽处于起步阶段,但无疑是一次有益的尝试。它必将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参考文献一览
一、张铎:《我国物流企业如何拥抱电子商务》一文,深入探讨了我国物流企业在电子商务时代的应对策略,此文载于《我国流转经济》2001年第一期,第12至13页。
二、刘秉镰、姜国杰的《我国现代物流开展中的若干问题》为我们揭示了我国现代物流发展中所面临的挑战和问题,此文被收录在《铁道物资科学办理》的2001年第一期,第二页。
三、屈春燕等人的《网络地舆信息体系(WebGIS)在地震研讨中的运用》为我们展示了科技在地震研究中的应用,文章刊登在《地震学报》的2002年第一期,第91页。
四、叶杰刚的《关于物流问题的理论探究》全面探讨了物流问题的理论框架,此文发表在《今世经济科学》的2001年第一期,第51至56页。
五、陈罕琳在《信息技能让物流货畅路通》一文中,深入解析了信息技能在物流行业的应用和影响,此文发表在《计算机周刊》的第37期,第14页。
六、兰洪杰与沈家洪合著的《电子商务下配送问题浅析》一文,对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配送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此文发表在《我国流转经济》的2001年第一期,第10至第11页。这些参考文献为我们理解和研究物流与电子商务的关系提供了宝贵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