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通上市后首份财报曝出了哪些亮点?不是每家快
北京时间11月29日,中通快递(纽交所代码ZTO)发布赴美上市后首份财报,暨截至2016年9月30日的第三季度财报(未经审计)。业务量收的高复合增长是这份财报的最大看点。那么,问题来了,中通为什么这么能挣钱——
营收大幅增长,成本控制“亮了”
报告称,中通快递2016年第三季度——
收入为23.53亿元人民币(3.53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66.6%;
毛利润为8.53亿元人民币(1.28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4.4亿元人民币增长93.9%;
毛利润为8.53亿元人民币(1.28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4.4亿元人民币增长93.9%;
净利润为5.47亿元人民币(8210万美元),较去年同期的2.13亿元人民币增长156.8%;
每股美国存托股(“ADS”)基本和摊薄净收益均为0.78元人民币(0.12美元),去年同期均为0.34元人民币;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32亿元人民币(1.25亿美元),去年同期为3.91亿元人民币。
上述数据中,最亮眼的莫过于净利润。中通2016年第三季度的净利润保持强劲增长,同比增幅高达156.8%。在快递业客单价持续下滑的大环境中,中通能做到这点,是其较高的业务复合增速和强大的成本控制能力互相叠加的结果。
在业务量方面,中通快递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赖梅松表示,中通第三季度快递业务量为11.02亿件,较去年同期的7.32亿件增长50.5%。其中,中通在“双十一”期间(11月11日~16日)共揽收1.846亿件,继续保持强劲的增长态势和行业领先地位。
在成本控制方面,较高的干线运输车辆自营率和较多的大型高运力干线运输车辆数量成为关键。根据报告,干线运输车辆超过3600辆(其中自营2400多辆,以及专为中通快递服务的桐庐通泽物流所属并经营的1200多辆);拥有自营卡车超过2400辆,比截至2016年6月30日的数量多300辆,其中820多辆为15~17米高运力车型,比截至2016年6月30日的数量多140多辆。
此前,有研究显示,中通的干线运输车辆自营比例在“通达系”中最高,能更好地保证干线运输的时效性与稳定性。,中通以挂车为主的大型高运力干线运输车辆比例也在逐步提高,可有效降低平均单件燃油费和平均单件路桥费等重要成本项目,使得规模经济效应显著。
中通首席财务官郭健民指出,“我们第三季度经调整的净利润增长到5.47亿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2.63亿元人民币,这反映出中通效率的提升和创造出的运营成本优势。截至9月底,我们在国内5个转运中心启用了自动化分拣系统,以提高运营效率。我们还扩充了自有车队的规模,并提高了高运力、更节能的卡车在包裹运输中的比例,这些举措有效地降低了单位分拣和干线运输成本,使中通在行业中继续保持领先的成本优势。”
再提“同建共享”,商业模式“亮了”
“同建共享”,可简单解释为“责任共担,成果共享”。这是中通近年来对外输出的企业核心价值观,也是其在传统加盟制基础上根据自身特点做出的现代化商业规划。通过“同建共享”的独特商业模式,中通构建了一个各方利益高度平衡的全国快递网络。
在这一网络中,多个利益主体转变为一个共同的利益主体,加强了总部对全网的控制力,特别是成本控制。通俗地说,就是从原来“你挣你的钱,我挣我的钱”转变为“大家一起挣钱”,而原来“你省你的钱,我省我的钱”自然就转变为“大家一起省钱”。,在中通业务量不断增长的前提下,全网共同协作,每一单节省下来的成本最终都会转化为总部和加盟商的利润。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在数以亿计的业务量面前,每一次成本管控不断叠加,最终积累成一笔巨大的财富,也就是“规模经济效应”。正如郭健民所说,“公司业务快速增长及运营效率提升创造出了规模经济效应,我们将继续从中受益”。
在中国快递市场仍处于价格竞争阶段的当下,中通通过“同建共享”“催化”出的这个“化学反应”十分重要。实际上,提供揽收和派送服务的中通加盟商与享受快递服务的消费者同为中通的用户。通过“同建共享”模式,中通将快递服务产生的收益最大限度地与加盟商和消费者分享,并通过扩大自有干线运输车队、合理布局路由规划、扩建分拣中心、提升自动化信息化管理水平、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一系列手段降本增效,进而提高自身营业利润率。
简单地说,中通用“同建共享”厘清并理顺了绵延中国快递业二十余年发展史的加盟制利益关系。根据核心业务流程的不同特点,使加盟和直营两种商业模式各擅胜场且相得益彰,即网络干线“能直营就直营”,网络末端“能加盟就加盟”。
在中国快递市场整体扩张规模减缓前,如果中通能持续保持业务量收的高复合增长,并持续加强现有成本控制系统,其极有可能在较长时间内保持市场领先地位。
北京同城快递,同城急送,杭州同城快递,同城配送,郑州同城快递,同城速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