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冷链行业因应国际竞争的核心方案
根据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具体规划2015年中国将建成一批运转高效、规模化、现代化的跨区域冷链物流配送中心,培育一批具有较强资源整合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核心企业。确定了农产品冷链建设的核心方案,包括:
(一)冷库建设加快建设一批设施先进、节能环保、高效适用的冷库,满足全社会对储藏设施的急需。
(二)低温配送处理中心建设: 鼓励企业在大中城市周边规划建设一批具有低温条件下中转和分拨功能的配送中心,集中完成分割、分拣、包装、配载等一体化的冷链物流体系。
(三)冷链运输车辆及制冷设备全面提高冷链处理能力,逐步减少“断链”现象的发生。
(四)冷链物流企业培育重点培育农产品冷链物流企业,采用政策倾斜方式,鼓励其创新物流服务模式。
(五)冷链物流全程监控与追溯系统建设全程温控和可追溯系统,利用现有的企业管理和市场交易信息平台,建立便捷、高效、低成本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信息追溯系统。
(六)肉类和水产品冷链物流鼓励推广肉类和水产品冷藏运输和运输全程监控技术,推动零售环节超市、大卖场冷柜销售方式,形成“无缝化”连接的肉类冷链物流体系。
(七)果蔬冷链物流加强分级、包装、预冷等商品化处理和冷藏储存环节建设,积极培育具有一定规模和竞争力的协力厂商果蔬冷链物流服务企业。
(八)冷链物流监管与查验体系完善冷链物流生产、加工、储存、运输、中转、进出口等主要环节的监管和查验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主要生产基地、加工基地、配送中心、中转中心、进出口口岸的查验和检测能力,提高监管水平,保障产品质量和安全。
上海名特农产品国际物流与交易基地——国际农业流通中心的建设,是上海国际大都市进一步提高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国际竞争能力与发展现代服务业的一项重要战略措施。上海将依托空港、海港、路港、信息港、保税港“五港”的独特优势,凭借上海高度国际化、市场化、信息化和法治化的底蕴和软环境,遵循打“中华牌”和“国际牌”的要求,完全应该也有条件率先建成和建好一个能服务全国“三农”,辐射海内外的世界级国际农业流通中心。
上海要实现“四个率先”和建设“四个中心”的使命,以及上海特定的经济地理位置,要求上海必须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全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积极发挥“二传手”作用,为全国农产品“走出去”、“引进来”提供配套服务,当好合格的配角。
上海具有人才、信息、科技、资本、市场、管理等国际化的集成优势,完全可以大力发展创汇农业、订单农业、生态农业、精准农业,成为我国最先进的种源流通基地和农业科技创新转化和辐射基地。国际农业流通中心建设将有利于中国农业流通社会服务体系的推进。
上海要为全国“三农”服务,必须要有新的现代流通商贸业态和组织管理与之相匹配。现代化、集约型的农业资源配置中心、增值服务中心、物流配送中心、价格指导中心、标准控制中心、信息互动中心、金融风险中心和研发培训中心等集成式农业流通产业链的形成,将是上海服务全国“三农”全新的农业流通的商贸业态,这种商贸农业将大大提高中国农业流通的水平。
上海国际农业流通中心的选址,是流通中心成功与否的关键,选择兼具“五港”汇集的上海浦东新区建设这一“国际农业流通中心”具有无可替代的独特优势,邻近的上海空港物流园区和海港物流园区亦将成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和有益的补充,“新浦东”将充分利用现有的优势,从农业专业物流的集聚逐步向国际物流和口岸物流提升,对整个长三角未来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将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机遇。
《上海名特农产品国际物流与交易基地》是上海市重点推进项目,由上海浦东新区现代农业园区和上海谷成置业发展有限公司联合开发。得到了上海市委、市政府、浦东新区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经上海市经济委员会批准建立,项目正式通过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立项。基地总体开发规模为1平方公里(100公顷),总投资35亿元。基地首期开发规模为288亩,首期投资8 亿元,总建筑面积28.1万平方米。2012年3月首期一批将竣工试运营,2013年12月前首期将全面竣工启用。
基于创新源于规划、创新源于整合与创新源于服务的先进设计理念,上海的品牌与新浦东的效应,势将引领中国农业流通服务与冷链物流行业的兴起和聚焦。
中国冷链物流行业发展的国际化思路
基于农业流通与冷链物流的国际视野,以及依托国家发改委《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的政策支持,我国冷链物流行业发展的国际化思路可以扼要归纳如下
1.格局——中国冷链物流行业必须架构于大流通、大交易、大格局的背景下,充分思索冷链物流发展的窘境与契机。
2.低碳——中国冷链物流行业必须加大力度降低高消耗与高损耗的规划设计与运营,避免农产资源的无谓浪费。
3.集成——中国冷链物流行业的冷链物流系农业流通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必须与农业流通全功能紧密相结合,完整呈现冷链物流体系的集成效应。
4.高效——充分运用国际与国内两种市场资源的优势,让国际冷链不间断的运营理念,充分体现农产品附加价值的高效。
5.精确——温湿度与气调控制系统的精确性,有效降低农产品季节波动的高风险性,以强化反季节差的市场利基。
6.规模——冷链物流行业必须有效形成产业链的规模效应,透过业界相互联动的机制,充分掌握冷链物流企业的核心价值。
7.信息——强有力现代化信息系统的支持,从生产、加工、包装、物流与销售的动态过程中,强化全程冷链不间断的物流功能。
8.金融——加速引进农产品“供应链金融”,从整个冷链物流产业链角度提供融资需求,包括仓单质押模式、存货质押模式、保税仓模式、NRF-LC服务模式(应收票据管理的物流金融模式)、应收账款模式、物流保理模式、授信金融模式、高级运作模式等国际化金融操作理念。
9.结构——中国冷链物流体系必须形成多方联合、分工协作与立体结构的运营模式,有效掌握核心区域,进行统一规划与合理布局,形成冷链物流产业链的整体性。
10.税务——营业税(仓租),与增值税(物流运输、加工、电子商务交易、包装等)两税种统一为一个税种,属现代物流的行业税种(建议增订名为加值型的营业税), 税率应订为3%。
11.扣抵——进口设备环节增值税、进口设备关税和系统信息服务费用等,建议实行正面表列并可列举扣抵,以降低运营后的实际税务负担。
12.诊断——政府补助协助冷链物流的协力厂商,并选派专家进行企业内部诊断,将物流等非核心业务有序外包,以强化企业整体的国际竞争优势。
基地首创十二万吨级现代化的冷链物流体系
上海名特农产品国际物流与交易基地,将建立相对规模领先全国且容量高达12万吨级的现代化国际冷链物流体系,依据“高起点、高水平”,“信息化、智能化、自动化”的原则设计,打造面积超过5万平方米、容积达到50万立方米、总存储量达到12 万吨级现代化国际冷链物流体系。其中包括温层覆盖包括-7℃至0℃的冷藏立体储存区、-30℃至-18℃的冷冻立体储存区,以及专门为精致水产品提供服务的-55℃的超低温深度冷冻立体储存区。现代化冷链物流中心率先在国内采用Radio Shuttle 无录穿梭车高效率节约型存储系统,以满足涉农类的多品类与快响应的运营需求,包括36个确保冷链不间断的卸货作业平台。
现代化冷链物流中心采用世界最先进的西克氟制冷机组,并选用最先进绿色环保冷媒R404a,以完全确保农产品与食品的保鲜需求和安全卫生要求。现代化冷链物流中心将依托广泛高效的物流网络,先进的系统仓储管理模块,完善专业的仓储设施和成熟的运作队伍,为客户提供包括仓储、搬运及装卸服务、货物分拨与条形码管理、系统库存管理与库存分析在内的全方位专业冷链物流服务,实现货物有效的分拨和在库管理,有效协助客户实现库存管理的精准化、减少存仓成本、缩短货物周转时间、缓解生产压力等最终多赢目标。
,现代化冷链物流的要点就是“资源与体系的完善整合”,现代化农业冷链物流是一项新兴的复合性产业,涉及运输、仓储、货代、联运、流通加工、交易、信息、检测、保鲜、包装等行业,其运作和物流受理,关联很多经济领域、经济部门、经济地域与行政区域。上海名特农产品国际物流与交易基地将充分结合本土特点,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理念、有效整合社会资源,坚持打“中华牌”和“国际牌”,旨在搭建上海服务全国农业的国家级国际性功能平台,通过现代农产品流通服务,推动农业增效与科技进步,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换言之,上海名特农产品国际物流与交易基地,是全国最具规模和容量的现代化农业国际冷链协力厂商专业物流区,国际冷链物流区将有效整合农业的国际物流、口岸物流、绿色物流、电子商务物流和冷链专业物流等,以现代农业创新发展为己任,积极探索现代流通业“反哺”和“主导”作用,全面推进我国农产品绿色物流的发展。
农业流通与冷链物流结合与发展的范例
现代农业流通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的基本组成部分,是支撑和促进国内贸易和国际贸易一体化的载体,是实体经济中与商品交换直接关联的产业经济活动的总和。构建城乡一体化交换体系和现代农业流通服务体系是重中之重。基地的市场要素培育和功能整合将涵盖较完整的现代农业流通产业链。产业链条是农业产业体系的延伸,它可以实施产业带动项目拉动工农联动,城乡互动,可“跳出农业看农业,跳出农村看农村,跳出开发看开发。产业链的长短,节点有多少,是实现农副产品转化增值的关键。现阶段基地的每一个“链条节”正循序渐进、又好又快的连接着,好似一条长龙的列车,满载着新农村建设的希望,开启着现代农业国际流通的创新之旅。
基于农业流通平台与冷链物流结合与发展的趋势而言,上海名特农产品国际物流与交易基地,建立全国首创12万吨级现代农业流通领域的冷链物流体系范例,将会在专业物流领域产生“旋涡式的磁场强度”,并有效降低农业流通的综合商务成本。
从现代化冷链物流体系的角度而言,针对农产品的产品特性,提供完整的保鲜冷链设备和服务,从农产品的预冷处理、冷链运输到冷链库、冷冻库、气调库和减压库的仓储,全程监控农产品的保鲜状况,以最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提供给消费者和市场。并针对农产品的季节性和鲜活性的特征,基地将组织强大的冷链和保鲜运输车队,包括载重2T、5T、8T、10T、20T的箱形车和冷藏车以及20呎、40呎的附有升降尾门的集装箱拖柜车,对社会车辆进行资源整合,增大整个项目的运输能力。
现代化冷链物流体系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比常温物流的建设投资要大很多。易腐食品的时效性要求冷链各个环节具有更高的组织协调性,需要各个环节都有一个统一规范的标准引导。
综合上述,现代化国际冷链物流体系的建置,将有效提供上海名特农产品国际物流与交易基地十余种产业集聚的冷链物流服务,直接挑战国际“物流与现代化农业、物流与新农村建设”的课题。基地力争在5年内,建成具有强集聚度、能级度和辐射度的世界级上海国际农业流通服务中心,成为亚太地区有影响力的农业国际集散中心和国际中转中心,并将逐步发展成为现代化、规范化、规模化和有影响力的大型农产品综合交易所。创始人潘国和博士积极率领团队成员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加快中外农业流通产业链的融合,改善农业服务产业链的发展,在农业现代化与商品流通的互动中寻求现代农业流通更大发展,大力推进现代农业的发展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让现代农业之花盛开上海南汇,并成为中国农业流通平台与冷链物流完美结合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