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顺丰以及三通一达等民营物流企业接连上市,物流无疑已经成为资本市场新的热点。进入2018年,互联网+物流获资本市场强烈关注,融资事件不断,仅今年前四个月,物流领域就发生了35起融资事件,规模合计达363亿。人们在关注物流行业发展的,已经将更多注意力放在了寻找新的目标上面。而近期发布的《2018第二季度胡润大中华区独角兽指数》无疑是一个很好的指引。
物流行业独角兽频出,第一阵营备受关注“独角兽”是风险投资业的术语,指那些估值超过十亿美元的创业公司,被视为新经济发展的重要风向标。
胡润研究院发布的《2018第二季度大中华区独角兽指数》显示,我国独角兽企业达到162家。其中,物流行业与电子商务、互联网服务等一样,都孕育出了不少独角兽企业。从估值800亿人民币的京东物流,到80亿的安能物流、罗计物流,再到65亿的云鸟科技,一众物流企业高光抢眼。
我国物流行业之所以独角兽频出,是因为行业正处在高速发展期,且仍有较大潜力。根据国家邮政局十三五规划,预计到2020年中国快递业务量将达到700亿件,快递行业收入达到8000亿元人民币。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在消费升级、农村网购渗透率提升和跨境电商发力的推动下,我国快递行业将有望在未来三年继续保持30%左右的高速增长。
面对“钱景”诱人的蛋糕,物流企业竞相崛起,而这也必将出现残酷的竞争。估值处于第一阵营的物流独角兽,能否在竞争中胜出,为投资者带来巨额利益,成为资本市场关注的焦点。
“用户体验”掌握核心话语权
如果要选一个指标,来预测一家企业的发展前景,“用户体验”无疑最具话语权。国家邮政局刚刚发布的2018年第二季度快递服务的相关数据显示,在快递企业公众满意度方面,京东物流得分超过80分,稳居第一阵营,继续在行业中领跑。
2007年,为了解决电商购物配送服务质量较差的痛点,京东开始自建物流体系。开创电商企业先河的此举,虽然也曾饱受争议,但最终让京东赢得消费者认可,助力其快速腾飞。
如今,已经独立运营的京东物流在全国建起六张大网,具备供应链、快递、快运、大件、冷链、跨境、客服、售后八大物流产品。作为无界物流的引领者和实践者,京东物流正在打破边界,构建开放、融合、协同发展的物流生态,致力于为行业和社会创造更大价值,为消费者带来更加优质的服务体验。
京东自主研发的无人机、无人车、无人仓等构成的科技矩阵,已经成为智慧物流的代表。“京准达”“京尊达”等特色服务陆续推出,京东物流搭建起从分钟级配送到40天内约定日期送达的“配送全家桶”体系,灵活覆盖消费者不同商品品类、不同消费场景的时效需求。
“配送速度快,值得信赖”“服务贴心,有速度更有温度”……这就是消费者为京东物流贴的标签。业内分析认为,京东自建物流的出现,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消费者对配送速度与服务的认识,让“用户体验”一词在电商和快递行业切实可感,而这也为其赢得更大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发力全球智能供应链基础网络
刘强东在今年618发表内部信表示,未来将致力于搭建全球智能供应链基础网络,将京东物流的供应链服务大力输出到全球市场,实现低成本、高效率的中国制造通全球、全球商品通中国。
其实,京东的国际化战略布局早在三年前就已经开始。如今,京东物流已在全球五大洲设立超过110多个海外仓,搭建了近千条国际链路,为中国商家打开国际市场,提供全链路物流解决方案。京东物流与国航、东航、南航等合作开通多条空运专线,与中海运等企业合作开通数十条海运专线,开通香港、东南亚、俄罗斯等跨境卡车路线等等,建起了一张多式联运网络。
与此,京东物流还将世界级先进的物流技术和供应链管理能力不断向外输出。在“万岛之国”印尼运营两年后,京东物流搭建的仓配一体化物流网络,将配送服务覆盖7大岛屿、483个城市,将印尼本地配送时效从5-7天,缩短为85%的订单可1天内交付,极大的提升了用户体验。
根据计划,京东物流将以全球智能供应链基础网络(GSSC)为蓝图,以搭建830双通全球网络,十大供应链科技输出,五大全链条数字化赋能为方向,将过去积累的丰富的基础设施建设经验,技术、科技成果,在全球落地开花,形成强大的全球化供应链服务网络,提升整个社会的供应链效率,节约供应链成本。这不仅包括缩短全球商品的“距离”,实现48小时中国与全球相通,还包括把京东物流引以为豪的配送时效,带到更多的国家和地区,将全球本地交付时效提升至48小时。
业内人士分析称,过去十年,京东物流以自建的方式成为中国电商物流的标杆。而如今,京东物流正在搭建的全球智能供应链基础网络,将实现以物流为载体的供应链服务全球化,其具有前瞻性的国际化战略布局,更让其在物流行业的竞争中领先了不止一个身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