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日,济南市政协围绕“高标准打造济南国际内陆港”,举行双月协商座谈会。与会专家和委员共同建议,要高度重视内陆港顶层设计,加快出台内陆港专项规划和核心区建设规划;明确产业指向和推进机制,着力打造大通道大通关大通商的核心竞争力,尤其在大通商方面,建议“秒通关”。
跨境电商、自贸区等 支撑要素无一拥有
从今年7月开始,济南市政协围绕“高标准打造济南国际内陆港”双月协商会的召开,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专题调研。调研组赴西安国际港务区、郑州国际内陆港、青岛前湾新港区进行了学习考察,并深入济南临港物流中心、济南综合保税区和部分物流企业了解情况。
调研组认为,济南作为省会城市和区域性中心城市,区位优势突出,交通条件便利,产业基础较好,具有发展物流经济、打造国际内陆港的良好基础和明显优势。但济南国际内陆港建设还有不少短板和差距。比如规划引领不够到位,物流业中长期规划尚未与新一轮城市规划充分衔接;实体经济还不强大,对外贸易数额有限,特别是规模大、外向型龙头企业数量不多;载体建设相对滞后,物流产业布局分散,铁路、公路、机场等基础设施不匹配,尤其是铁路口岸、跨境电商、自贸试验区等支撑要素济南无一拥有,内陆港口岸功能严重缺失。,内陆港建设推进机制还不完善,组织协调缺乏权威性,行动计划缺乏操作性,项目落地缺乏保障。
内陆港建设规划先行 应成对外开放新高地
调研组建议,要强化济南国际内陆港建设的协调推进机制,明确内陆港发展战略定位。统筹考虑济南的区位优势、交通条件和产业发展,应力求把内陆港中长期规划建立在把握大势、发挥优势的基础之上。突出内陆港建设的国际化,注重大格局、高起点、开放性,把内陆港建设成为济南对外开放的新高地、高质量发展的新平台和城市携河发展的新引擎。
在加快内陆港核心区规划建设方面,调研组建议,应加快董家铁路货运枢纽建设,高标准规划建设智慧公路港和集装箱作业区,为争取国家级公铁联运货运中心和全省中欧班列集结中心打好基础。加快济南机场二期工程建设,完善提升机场及周边路网体系,扩建航空货运中心,提升空港的国际货运竞争力。加快济南综保区迁建进度,完善保税区口岸功能,将路境电商、保税备货与国际货运航班、国际铁路相结合,使其成为具保税仓储、转口贸易、出口退税、国际分拨配送等功能为一体的国际内陆港保税物流园区。
建议行政审批等能放则放 “秒通关”更能适应大通商
在内陆港大枢纽大通道建设方面,调研组建议,将董家公铁联运枢纽、临空国际物流中心、综合保税区、崔寨智慧物流小镇等连成一体,实现公路、铁路、航空等多种运输方式无缝对接,努力打造国际内陆港多式联运示范区。
以创建综合交通运输示范城市为核心,全方位推进铁路、公路、航空综合运输体系提级扩容,推进“三环十二射”公路交通网络,加快跨黄河“三桥一隧”工程建设,加快济青高铁、济莱高铁、济郑高铁、济滨高铁建设,推进“米字型”高铁网络建设,实现综合交通一体化发展,全面提升济南的综合枢纽指数和物流通达能力。
口岸、保税、供应链、跨境电商是国际内陆港的关键功能,调研组认为,应与核心区规划建设同步策划、一体创建。 铁路是未来的主要运输方式, 争创国家铁路一类口岸是打造国际内陆港最关键最重要的决定性因素。建议把争创国家一类铁路口岸作为重中之重,成立专门攻关小组。
而在内陆港制度供给创新方面,调研组建议借鉴西安经验,在内陆港管理体制上给予充分授权,实行更加开放的监管制度,行政审批、登记事项能放则放。济南市政协副主席段青英建议,如果能“秒通关”,则更能适应大通商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