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亏大了
从来没有人告诉王卫,跟淘宝与拼多多“作对”,会让自己付出2000亿的代价!
4月8日,顺丰发布了2021年第一季度的业绩报告预计第一季度净亏损9亿到11亿元,去年同期盈利9.07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该公司预亏10亿元至12亿元,去年同期盈利8.32亿元,基本每股收益亏损0.20 元/股至0.24 元/股,上年同期盈利0.21元/股。
下来,就是三个字儿亏!大!了!
有人说,在三通一达营收呈上涨趋势的现在,顺丰亏损是因为没给马云 “打工”=加入菜鸟驿站,也没重视“段永平系”出生的极兔,所以失去了众多的客户和利润……
真相果真如此吗?顺丰的掌门人王卫为何如此坚持,不向马云妥协?
二、霸道总裁与江湖大哥
2016年,“顺丰快递小哥不小心剐蹭京牌轿车被车主狂扇耳光”成为舆论的焦点,而顺丰的掌门人王卫也事罕见露面发声,在朋友圈发了一条“霸道总裁”式的动态
我王卫向着所有的朋友声明!如果这事我不追究到底!我不配做顺丰总裁!
乍一看,三个叹号,有草莽的江湖的大哥味那味了。
事实上,在顺丰之前,王卫还真在“江湖”做过大哥,身上的草莽气息就是风起云涌的香港“磨”出来的,据说还曾有人巨额悬赏他的人头……
1971年,王卫在上海出生,祖籍是广东顺德。父亲是一名空军俄语翻译,母亲在江西的一所高效任职,是个大学教授。
7岁那年,王卫随着父母从上海南下,一路来到香港定居。
但彼时,内地人在香港并不受欢迎,父母虽为高知,但那时候却只能做一些收入微薄的体力活。
刚刚念完了高中的王卫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没有选择去大学深造,17岁就早早的走进社会工作,做些力所能及的杂活。
在底层社会打拼磋磨的时光,很早就为王卫镀上了一层名为倔强和不服输的外壳,也沉淀了他的“江湖”气,以至于很多早年间,很多认识王卫的人,提起他来都会说
“这小子有股子血性和狠劲儿。”
90年代初期,王卫受邓小平南巡的影响,香港大约有8万多家制造工厂迁移到了大陆。顺着人潮找工作的王卫也从香港辗转到了广东顺德,在一家较大的印染厂做“水货佬”。
“水货佬”的工作有点像今天的快递员,当时很多香港的印染厂和服装厂为了节约时间和金钱成本,会把门店设在香港,工厂移到广东福建,然后在码头找人帮忙把印染样品捎到香港。而这些背着大包或者拉拉杆箱奔于香港和广东两地的人,就被称作“水货佬”。
身为这群“水货佬”大军的一员,王卫每天都拉着一个巨大的行李箱在香港和顺德间奔波“送货”。一开始,他还只是用背包装;后来东西多了,他便买了个结实的小行李箱来回拉;再后来,随着货物越来越多,王卫便换了更大的行李箱……
当最大号的行李箱也装不下了时,王卫意识到,这也许是一个商机。
运完一趟货物时,他立马打道回府,向父亲借了10万人民币后返回顺德注册了一家名为“顺丰速运”的公司,并和朋友在香港太子的钵兰街宝灵商业中心租下几十平米的店面,用来派货和存货。
那时,谁也没想到,这家藏匿在香港政府不认可的“红灯区”里,被一水国际夜总会、桑拿店、戏楼、烧猪点、杂货铺包围的几十平米店面,日后会成为国际物流行业的巨头。
三、生存之路
90年代的香港,旺角、油麻地的旧区声色犬马,龙蛇混杂,大汗淋漓、整夜灯火通明的顺丰则成了一道奇特的街景。
从凌晨开始,王卫就带着十几个人在昏暗的店里埋头苦干,跑市场,打包,封装,贴胶带,称重,所有人围在王卫的身边,跟他同吃同住,早出晚归,每天工作15、16个小时,凡事都是亲力亲为,像一颗钉子,牢牢的钉在了这片坚实的土地里。
在商业人物的一篇描述王卫的文章里,作者还提到了一个有趣的细节
“为了确保送货速度,他们天未亮开始取货,窸窸窣窣忙到晚上十一二点才回去。因为像老鼠一样灰溜溜地穿梭在香港和广东两地之间,王卫和他的同事们被一些同行歧视为“老鼠会”,多么糟糕的一个称呼,王卫却没有出来反驳。”
但这种辛苦却很有效。因为价格低、速度快,很快,顺丰就吸引了一批中小商家前来谈约,要求长期合作。就这样,低价的顺丰不仅抢了不少EMS和其他快递的市场,还在香港和广东这个未被开发的快递红海里抢先占领了高地。
到了1997年,顺丰已经在局部垄断了深港货运,在早年创业家的一篇名为《寻找王卫》的文章里,作者举出一些数据证明了顺丰彼时的成就“作为起家业务的香港件,不但成就了王卫的第一桶金,目前仍是顺丰业务的主力军,占到公司业务总比重的40%。到1997年时,在顺德到香港的陆路通道上,70%的货由顺丰一家承运。”
就这样,靠着顺丰深港之间的货运,王卫顺利的拿下了创业的“第一桶金”,成功顺风起飞。
而香港钵兰街的邻居至今提起顺丰和王卫,仍记忆犹新,他们记得几个大男人总是“汗流浃背”,身上要是穿着白背心,一定是湿透的;晚上,顺丰的网点灯火通明,一直到凌晨。据说那微弱的灯光照亮了不少清晨醉汉的归家路,还带火了整条街
“一开始这条街没什么人,他来了之后,一直有货车上上下下拉货,慢慢这里开始有别的物流公司,还有足浴店。他带旺了整条街。”
虽然创业初见成果,但从快递员开始做起的王卫,显然比身居高位的老板们更看得清快递行业里的暗流涌动和趋势,他深知做快递这行,就像在吃“青春饭”,没什么门槛,价低者为王,只有深耕才能扎实根基。
于是抢下市场后,王卫又给顺丰重新定位,瞄向了那些没人关注的领域,做起了以小快件和商务件为主的中高端客户群。日后,这个定位既为顺丰撕开电商行业与三通一达合作的缺口,又也在暗中为自己的发展埋下了隐患……,这是后话。
而在快递这个垂直领域打开细分的缺口后,顺丰的市场占额一直在扩大。1995年,为了进一步发展和筹得资金,王卫选择了加盟模式得以扩张。
但日后的一段时间里,他却又因为这种模式倍感烦恼加盟店数量一多,快递行业没法规范管理,丢件、暴力分拣、夹带私货等问题频现,引起了很大一部分中小商家和顾客的不满,口碑急速下降。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2002年,从不喜欢妥协的王卫不顾所有人包括股东的劝阻,坚持要将所有的加盟店关闭,开启直营,甚至还充分发挥了自己在江湖的铁血气势,雄赳赳的朝所有人扔下一句
“所有加盟商,包括那些不愿意交权赖着不走的,你们要么把公司的股份卖给我,要么就从顺丰给我滚出去!”
此言一出,震慑了不少还带着试探心理的人,但仍有不知悔改,坚决不从者,据说这些不服的人甚至还想雇佣职业杀手对王卫采取“非常手段”,此事虽不能确定是谣言还是事实,但网络上有关于此的言论只多不少,王卫的身边也多了四五个彪形大汉,而王卫本人更是低调出行,若非重大事项决决不在公众面前露面……
江湖“大哥”,不在江湖已经很多年。
四、起飞与危机
“直营模式”在王卫的震慑下逐渐全面在顺丰铺设。到了2008年,顺丰已经成为全国唯一一家完全直营的快递企业,且年年盈利再攀新高;2017年,顺丰借壳鼎泰新材在深交所敲钟上市,王卫还为此给顺丰四十万员工发了总计10亿元的红包,一时引得众人艳羡。
但危机并没有消失。在顺丰上市的这一年,王卫也和马云“起了冲突”。
2017年上半年,快递业爆出了重大新闻阿里旗下的菜鸟和顺丰互相指责对方对自己关闭了数据接口。
这一事件,使得阿里系商家与买家无法在购物网站上跟踪对方的物流信息,菜鸟在淘宝、天猫等多个平台强制将顺丰“下线”,而顺丰也将阿里系平台从顺丰物流的选项中剔除。
王卫能选择和马云正面“杠”,是有底气的。中国的快递市场的快递一共有三种商务件,电商件和个人件。其中,商务件的价格为首,利润也随之水涨船高;电商件依托电商平台体量最大,也最廉价,在这部分利润里还要留给加盟菜鸟的老板和快递员们以分成;个人件价格不贵也不便宜,利润也还不错。
依靠电商平台的三通一达,在拼多多诞生前,利润大多由淘宝、京东、唯品会等电商平台而来,而顺丰不同,本就是靠商务件起家,又因时效快、服务好的口碑笼络了很大一部分个人件客户,所以可以说快递行业中两个最赚钱的几乎都被顺丰“抢占”了。
事实上,顺丰的财报里也显示出了这一点,2015年,顺丰的营收百分比中,仅有10%为电商件,剩下的90%是商业件和个人件,所以不依靠电商的王卫自然敢和马云“叫板”。
但很快,随着国内物流业和互联网电商的发展,情况迅速急转直下。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到2019年,全国网上零售的总额同比增长了17.8%。
三通一达没放过这个机会,以中通和韵达为例,2019年,二者的市场份额已经突破了15%;另一方面,从2015年起,顺丰的市场占有率从当年的9.48%一路下滑到现在的7.26%,业务增速也逐渐放缓。
中国物流学会特约研究员杨达卿曾对这种现象加以解读
“如果从收益率考虑,顺丰不做电商是合理的,但整个物流市场土壤都在数字化,电商件并非都是低端需求,电商快递服务也在升级,顺丰不做就给通达系留下了上行空间。”
而在市场份额缩小之后,顺丰也曾做过其他的行业,比如生鲜电商“顺丰优选”,比如线下的“嘿客”,但收益甚微,可以说,除了电商快递,王卫很难在短期之内找到推动业务增长的点。
但倔强如王卫,不可能选择和马云合作,刘强东也早就建了自有的物流体系,所以最终,王卫还是选择了拼多多,推出电商特惠件,进军电商快递市场。
这本来是个双赢的选择。一方面,拼多多正努力摆脱“LOW”的印象,另一方面,顺丰需要电商件的“走量”,尽管这会在短期内对他们的毛利率有所影响,但从长远来看,未来才是刚需,二者合作是必然。
但与拼多多合作,并不意味着王卫从此可以高枕无忧。
2015年,起家印尼的极兔速递携资本搅局。创始人是个中国人,从“段永平”系出身,并在2019年时收购了上海龙邦快递,借此低调进入国内市场,用低价抢占了拼多多的订单。据媒体报道,极兔90%以上的单量来自拼多多。
因低价倾销,各大快递巨头不得不打起价格战,这也进一步减少了电商快递的利润。据格隆汇报道,自极兔2019年入局后,圆通累计阴跌逾41%;韵达从去年6月开始跌,至今跌幅超过66%;申通更惨,19年中就开始跌,至今跌超70%;港股中通日子也不好过,2月中旬至今跌近27%。而顺丰也在2月开始跌价,目前累计跌已至38%。
为此,王卫不得补召开股东大会,因业绩预亏和众多股东致歉,并承诺,“类似的问题不会出现第二次”。
只是目前在其他业务上没有形成优势的顺丰,能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弥补业务成绩上的亏损呢?王卫,最终会重新向马云“低头”加入菜鸟驿站吗?也许只有时间能给我们答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