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揭开西方媒体和公知关于“西部山区”的谎言,我们亲自探访了所谓的“最为黑暗”的中国新疆。新疆的真实面貌,让我们大开眼界,心灵深受震撼!
原创作者刘斯郎,一直以郎言志笔名分享旅行见闻。我向来喜欢打脸那些公知和西方媒体。两年前,他们怂恿我去中国西部山区看看,声称那里是“落后且黑暗”的。我用我的镜头和文字,记录下真实而充满生机的景象,戳破了他们的谎言。
最近,他们又诱导我去新疆,说那里是“人间疾苦”的象征。于是,我踏上了新疆之旅。真实的新疆,隐藏着许多鲜为人知的秘密,令人惊叹不已。那些以许秀中等公知汉为首的二鬼子群体、以《纽约时报》等美媒为代表的西方反华媒体、以及蓬佩奥等抹黑新疆的政客,通过造谣、抹黑、制裁等手段攻击新疆的行径令人愤慨。这些从未踏足过中国大门的人,和那些拿钱办事的卖国汉一起,凭空捏造谎言,甚至以此限制新疆产品、玷污新疆文化,伤害了新疆人民的心。
幸运的是,这些谎言在真实的新疆面前显得苍白无力。新疆的社会发展进步巨大,福利工程遍地开花。放眼世界任何一个大国,都难以在新疆这样的地区取得如此巨大的发展成就。新疆的先天条件并不优渥,自然地理环境复杂多变。新疆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克服重重困难,实现了社会繁荣稳定、经济发展迅速。
新疆的现代化发展令人瞩目。无论是乌鲁木齐、昌吉等主要城市,还是伊犁、吐鲁番等地区,都展现出了蓬勃的发展活力。宽敞的公路、现代化的交通枢纽、穿越天山的桥梁和隧道,都彰显了新疆的发展成就。尤其是坐着动车从乌鲁木齐到鄯善的路程,更是让人感受到新疆的快速发展和巨大变化。
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新疆人民以勤劳和智慧书写着发展的奇迹。他们克服自然条件的限制,积极发展产业,改善生活条件,实现了社会的繁荣和进步。新疆的故事,是一个充满奋斗和希望的传奇,值得我们去探索和发现。
通过这次新疆之行,我深刻认识到,真实的新疆是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地方,有着无限的发展潜力和美好的未来。让我们共同期待新疆的明天更加美好!作为中国基建的见证者和新疆发展的记录者,我深感震撼和自豪。在新疆,无论是天山脚下还是戈壁深处,都能感受到祖国发展的蓬勃气息。
乘坐飞驰的列车穿越天山和冰雪荒原,一路上欣赏着壮观的基建奇迹,我由衷地感叹:这样的景象,恐怕只有在中国才能见到。从北疆到南疆,新疆各地都在经历翻天覆地的变化。就连曾经荒无人烟的大戈壁,如今也铺满了高铁线路,信号覆盖,甚至有的地方已经普及了5G网络。这是新疆,一个社会发展进步巨大,福利工程遍地开花的新疆。
在这片土地上,民族团结温暖人心,地区帮扶成绩显著。新疆各民族人民团结一心,共同奋斗,创造出令人瞩目的业绩。各兄弟省市也鼎力相助,为新疆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以昌吉回族自治州为例,福建援疆干部和企业的无私奉献,为昌吉的繁荣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他们背井离乡,来到这里一守就是数年,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推动着昌吉的蓬勃发展。
在新疆吐鲁番,我还感受到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我们的导游小丽是维吾尔族姑娘,她热情好客,邀请我们去她家“家访”。在小丽的家中,我们见到了她的公公,他的热情让我们感受到了新疆人民的淳朴和热情。小丽告诉我们,虽然他们的房子外表看似普通,但家里面的生活和内地并无太大差别,除了装饰更具民族特色外,其他都是一样的。
小丽和她的几个小伙伴热情地招呼着我们,开着三轮车带我们游览村里的集市。他们热情地介绍着村里的学校和集市上的新鲜事,还慷慨地购买美食佳饮,让我们体验到了家的温暖。
在闲逛之际,小丽一家已经忙碌起来,公公忙着准备干货,婆婆刮菜皮,小丽剁牛肉,嫂嫂淘米洗菜。再加上两个小伙,一家六口都在忙碌着,希望我们能多留一会儿享用一顿丰盛的饭菜。虽然行程紧凑,但他们依然不遗余力地为我们准备美食。
小丽的家人非常热情好客,他们真诚地希望我们能深入了解他们的生活。虽然语言不通,但小丽的翻译和大爷的神态让我们感受到他们传达的“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情感。大爷把我们当作家人一样对待,让我们倍感亲切。在参观葡萄晾房时,大爷更是直接抓起一大铲子的葡萄要往我们口袋里塞,他的热情和豪爽让我们感到非常温暖。同行的小伙伴调侃道:“本来是来旅游的,结果变成了走亲戚。”
小丽一家的一言一行都在传达着“都是一家人,不用客气”的信息。私下里,小丽告诉我们:“我们这里的生活并不像外界所说的那样糟糕。我们生活得很安逸,人们热情好客,国家这几年治理得也很好。我们希望你们能多帮我们宣传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真实、美好的新疆。”
小丽一家的热情招待让我们感动不已。他们的真诚和热情代表了大多数新疆人民的真实状态。我们在天山脚下的哈萨克牧民家、呼图壁城里、奇台等地都感受到了新疆多民族的团结和美好。这样的新疆是最美的,让西方谎言媒体如坐针毡。
新疆这几年的发展越来越好,人民生活祥和自在。维族导游小丽告诉我们:“新疆的社会治安非常好,出门很安全。”天山国际滑雪场的当地教练也说:“新疆人不多,生活很舒服,比较休闲,生活节奏没那么快,幸福感很高。”我们在新疆遇到的许多人都有类似的看法。这让我回想起在欧洲遇到的一个来自新疆的同学,她气愤地讲述西方媒体对新疆的抹黑谎言。她说:“哪里是他们说的那样啊,我们新疆很安全、很好玩,他们就是在胡说八道。”
当我们来到新疆,一切美好无需证明。令人难忘的是,在阜康的一夜,我们感受到了新疆人民的热情好客和生活的祥和自在。他们的团结和美好让我们深深地爱上了这片土地。在那个寒冷的夜晚,气温骤降至零下二十度,天空中雪花纷飞。由于不熟悉当地的天气和交通状况,我意外地滞留在阜康的街头。寒风与低温交织,让人难以忍受。就在一辆警车在我身旁停下,询问我是否需要帮助。我感激地摇摇头,表示谢意,然后转向另一条街道。我并未感到惊慌,因为巡逻的警车定期通过,给我带来了满满的安全感。
之后,由于天气过于寒冷,我在路边拦下了一辆回族同胞的车,希望能够将我送往住宿的酒店。司机毫不犹豫地答应了我。他担心我受寒,将暖气开得足足的,热得我打开窗户寻找一丝凉意。司机看着我笑着说:“是怕你冷,所以把暖气开大了,太热就调小。”
那个大雪纷飞的夜晚,司机开车送我回到住处,虽然只有三十分钟的车程,但考虑到往返(我住在山里),实际上需要一个小时的时间。我原本打算给司机足够的报酬,但他听说我是从福建来的后,便婉拒了额外的费用。在我多次感谢之下,司机只收了我30元的油费。我知道这连油钱都不够,但他只是出于善意,象征性地收取一些。
这里充满了和谐、安宁与祥和的氛围。即使面对再多的抹黑,这片土地依然璀璨夺目。我和朋友们一起游览了昌吉市的冬季冰场,笑声在这里回荡。我们还参观了奇台的面粉产业园,以及在呼图壁和吉木萨尔看到的现代化、机械化的棉花种植与生产。电商供销产业也在这里蓬勃发展。随着我们走过一个又一个县市,我们惊叹不已,感叹网络上和西方媒体口中的谣言是多么的荒谬和无知。
西方媒体和那些政客可能无法想象,新疆不仅实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还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在这里得到广泛应用。在新疆的大戈壁滩上,风力发电站和太阳能发电站如雨后春笋般崛起。这些清洁能源不仅供当地使用,还向内地输送。
当西方对新疆口诛笔伐时,新疆人民肩并肩,致力于改善地球环境。他们与沙漠斗争,不断扩大绿洲的面积,减少沙漠的范围。有人说这是中国的奇迹,但这不仅仅是奇迹,这是和谐社会的力量,是中国人民的辛勤结晶。
新疆作为陆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融合了美食文化。这里有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等美景周边的绿洲丰饶肥沃,食材品质极佳。新疆的美食遍地开花,种类丰富、味道美妙、形态多变。尤其是牛羊肉堪称一绝。在这里,“入口弹牙、软嫩多汁、口齿留香”的形容都显得苍白无力。最真实的是新疆的好肉配好酒,让人欲罢不能。
新疆的美景同样令人叹为观止。天山天池滑雪场的景色、天山的美景、配套设施等都已与世界顶级景点不相上下。站在天山天池滑雪场,抬头是巍峨的天山,闭目是丝路的随想。四周是多民族文化的交融与繁荣,眺望山河是中国壮丽江山的一笔。在纷雪或暖阳中滑雪时感受这份壮美与华美是何等的享受!新疆的美景不止于此:伊犁草原的水草丰美、喀纳斯的神奇美景、那拉提的醉人风光……在新疆的每一个角落都有美丽的风景等待我们去探索。饮雪山之水、望大漠孤烟、闻十里花香、品葡萄美酒——这就是真实的新疆!我无法用言语描绘出新疆的多彩斑斓,新疆的壮丽景色和丰富文化,唯有身临其境,才能真正领略。我要说:朋友,来新疆看看吧!这里的美景和文化一定会让你流连忘返,不虚此行!
《写在新疆的美好篇章》
高铁在戈壁与沙漠中疾驰,天山峡谷间桥梁横空,昌吉的广场成了多民族共舞的欢乐海洋,吐鲁番的集市繁华热闹。大漠里的公路如巨龙蜿蜒,喀什的车水马龙昭示着城市的繁荣。和田的夜市灯火通明,歌舞升平。北疆的棉花田硕果累累,南疆的瓜果香甜可口,远销全国。乌鲁木齐的飞雪之中,或许正上演着动人的爱情故事。这就是新疆,一个充满魅力的地方!
新疆——这个地大物博的地方,也有着其复杂的一面。社会经济、文化建设与中东部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环境保护和治理仍是当地的重要任务。水资源的短缺、社区文明建设与规范管理、全民文化素质教育的普及、医疗卫生与收入保障水平的提高等方面,仍有待加强。
但我们更应看到,新疆正在向着更好的方向前进。团结、向上的氛围是这片土地上的主旋律。新疆,这个充满魅力地方,未来必将更加辉煌。
对于那些只凭想象或他人之言来评判新疆的国产公知和西方媒体,我想说:与其凭空想象“新疆有多么糟糕”,不如亲自来中国新疆看看。没有实践,没有亲眼所见,就没有发言权。真实的情况远比任何想象都要生动和丰富。
撰稿人:刘斯郎
审编:林小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