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南永州市道县的祥霖铺镇田广洞村,深藏着一座神秘的山峰——鬼崽岭。这座山峰坐落于南岭大山深处,其壮观的景象令人叹为观止。最近的一项重大发现更是引起了全世界的瞩目:在鬼崽岭上,竟然存在着规模超过秦始皇兵马俑的古代石像群。
鬼崽岭,这个名字似乎蕴含着神秘的力量。在这座山峰上,埋藏着成千上万的地表人物石雕群像,数量之多令人难以置信。随着考古发掘的深入,这一数字还在不断增加。这些石像有的矗立,有的蹲坐,有的仰卧,姿态各异。它们的尺寸也各不相同,高的有几尺,矮的仅有几寸。这些石像的放置方式也各有不同,有的悬挂在树上,有的隐藏在树蔸下,还有的深埋地下,甚至有的浸在水中。
这座山岭中的石像群,宛如一个小型的人类世界,展示了古代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各种人物形象。其中有的石像手持朝笏,是神色庄严的文官;有的跃马仗剑,是威风凛凛的武官;还有强壮的男性、大腹便便的孕妇等等。除了那些裸露在地表的近千件石像外,更多的石像深埋在地下,深度达到2米以上。这些石像的堆积特点极其明显,按照时代先后的顺序依次堆积,顺序清晰明朗。
鬼崽岭上的石像群采用了大写意圆雕手法,综合运用了打、啄、磨技术,整个石像群成像的年代大致是战国到唐代,跨越时空逾千年。这些石像的出现引起了国内社科界专家、学者的极大关注。为什么有如此之多的石像集聚于此?它们的作用是什么?这些问题都还有待解答。
这些石像在清朝中叶以前并无文字记载。直到清光绪二十九年,当地贡生徐咏才立碑记载此事。碑文中写道:“有奇石自土中出,俱类人形……”同时代,当地贡生陈天兆在他的著作中也记录了这些石像,他说这些千姿百态的石像被人们敬若神灵,能助人们消除天灾人难。每逢传统节日,人们都会来此烧香化纸,祈求神灵的保佑。
鬼崽岭上的石像群不仅是一处壮观的古代艺术遗产,也是一处充满神秘色彩的古迹。它的发现为我们揭示了古代人们的艺术造诣和丰富想象力,也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值得探究的谜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