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酬1.6亿!超越一线女星力压巨石强森,郑爽到底为啥这么值钱?

在影视界,年收入过亿、单片酬劳超千万的现象已不再稀奇。但最近郑爽一部剧高达数亿片酬的消息仍让众多观众和影迷惊愕不已。张恒的最新实名曝光更是引发了广泛关注。据悉,郑爽在拍摄电视剧《只问今生恋沧溟》期间,仅用了短短的时间,却收获了天价片酬。在这部剧集的制作过程中,她的片酬高达惊人的数字,令人难以置信。尽管这已经是她在妥协后的价格,原本她甚至期望得到更高的片酬。郑爽的母亲在接受采访时也表达了不满,觉得影视圈的钱难以赚取。郑爽的实际收入情况却令人叹为观止。短短拍摄期间,她的日薪就高达惊人的数字,这样的数字令人叹为观止。这个数字并不是空穴来风,而是由张恒之前已经透露过的信息所证实。然而更令人震惊的是郑爽亲自在聊天中提及此事时的态度。尽管公众对此感到震惊,但郑爽似乎对此早已习以为常。相比之下,《如懿传》的主演周迅和霍建华虽然也有着极高的片酬但他们在剧组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和辛苦作为演艺界的顶尖流量明星郑爽的天价片酬无疑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这背后或许是一场影视行业的资本游戏。尽管顶级明星演员能够获得极高的收入但同样在这个行业中也有许多演员默默付出却仍然无法获得足够的回报。因此我们需要更加理性地看待这个问题并认识到天价片酬背后所反映出的影视行业的不平等现象。郑爽一家的片酬博弈

在许多人疑惑为何郑爽能在“限薪令”实施后仍然能赚取巨额片酬的背景下,一场关于片酬的较量悄然展开。这场游戏似乎是一场智力比拼,你有限薪令,我有张良计。

张恒曝光的录音中,郑爽母亲的声音引人注目。她谨慎地提醒身边的人:“以后尽量避免用文字交流,关键的事情可以电话沟通。”紧接着,她进一步强调:“当我们谈论郑爽的片酬、金额等敏感话题时,一定要万分小心,使用替代词来掩饰真实意图。”

随后的录音揭示了郑爽片酬的详细讨论——原合同片酬为1.5亿元,但郑爽希望将其提高至1.8亿元。对于这个提议,郑爽一家似乎产生了分歧。疑似爽爸认为1.5亿元已经不错,爽妈则觉得1.8亿元过高,希望郑爽见好就收。郑爽坚持要提高片酬。最终,经过协商,片酬定在了1.6亿元。

郑爽与《倩女幽魂》剧组签下巨额片酬合同,其中涉及阴阳合同、税务问题等引发公众广泛关注。据悉,除了公开的4800万元阳合同,郑爽还私下收取了1.12亿元的增资款作为阴合同。最终,这笔高达1.6亿的片酬资金陆续流入郑爽及其家人的账户。

更令人震惊的是,郑爽在税务处理上也有独特的手法。她通过以个人公司合作艺人的方式走账,成功将原本需要缴纳的40%的税款降至约20%。这种操作手法不仅令人叹为观止,还涉及到法律的边界问题。

除了财务问题,郑爽的日常生活也透露出一些令人费解的举动。曾有一段时间,她竟然PS机票以报销更多费用。聊天记录显示,她伪造的金额高达15万余元,这种行为是否违法,引发了公众的质疑。

更让人惊讶的是,收入高达一部戏1.6亿的郑爽,竟然连自己的宠物狗都养不起。她在节目中晒出的狗狗生活状况令人担忧。当时她甚至询问狗狗是否能磨牙,而同场嘉宾伍嘉成对她的态度表现出明显的震惊。

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当狗狗生病时,郑爽并未选择带它去看病,而是将其放在鞋盒里盖上,表示不再饲养。她在聊天过程中坦言,当时的决定受到了经济因素的制约,她认为给狗狗看病的费用比买新宠物更昂贵。

值得一提的是,郑爽曾被授予“爱狗人士”、“小动物爱心人士”等荣誉称号,然而这些荣誉后来又被取消。如今,她在处理宠物问题上所表现出的态度引发了广泛的争议和质疑。幸好当时遇到了她的男朋友,据推测是胡彦斌,他或许给予了必要的帮助和支持。这一系列事件引发了公众对郑爽个人品行和道德底线的深度思考。胡彦斌带着他的狗去看医生,花费了相当于郑爽大约一分钟的片酬。这一事件引发了人们对郑爽片酬的广泛关注,许多网友开始重新解读他之前写的一首歌词,从中感受到了深意。

郑爽的片酬已经超越了赵丽颖、杨幂等一线女星的收入。她的片酬究竟有多高?高到让人难以置信的程度。网友们纷纷开始换算这个数字,1.6亿究竟是多少?想象一下,即使你月薪过万,不吃不喝从唐朝开始打工,也需要连续工作1333年才能拿到这么多。这就像中一样,需要连续中40次500万的才能达到这个数额。

影视行业的高收入一直是热门话题。在几年前,网上曾曝光过一张部分演员及作品的片酬表,一线女星的价位基本在8000万起步。这只是几年前的数据。自从“限薪令”颁布后,演员的片酬得到了规范,一线明星的天价片酬已经成为过去。现在,即使是娱乐圈的一线女星,片酬也都在5000万以内,远远不及郑爽的三分之一。

当我们放眼全球娱乐圈时,会发现郑爽的片酬在国际上也有着惊人的表现。网友们搬出了2020年的明星收入排行榜单,发现好莱坞巨星巨石强森的年收入虽然高达8750万美元,但郑爽一部电影的片酬换算成美元后却达到了惊人的2467万美元,甚至超过了巨石强森。更不用说那些好莱坞一线女星的片酬了,她们根本无法与郑爽相提并论。在这个全球娱乐市场蓬勃发展的时代,郑爽的片酬无疑是一个令人惊叹的奇迹。郑爽在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期间,作品不断,涵盖影视、综艺及代言等多个领域,令人好奇她是否有机会登顶2020年度福布斯全球收入最高女演员榜单。

那么,郑爽为何能挣得盆满钵满呢?

早在2018年,就有网友透露了郑爽高达1.6亿的片酬内幕。据传,某影视公司司机透露出郑爽过亿的片酬。不难看出,投资方虽然可能认为郑爽演技有待提升,但她的存在无疑为平台带来了巨大的购买价值。这似乎是一场资本的游戏,一切都是为了追求更高的流量。

在流量影视剧盛行的2018年,明星的流量直接关联着剧的流量。郑爽作为当时流量明星的代表,其身价自然水涨船高。张恒曝光的合同中,甚至包含了郑爽有权推荐男女主角演员、B组导演等重要角色,后期成片也需要她的认可。可以说,郑爽在片场拥有绝对的话语权,几乎就是片场的女王。

若明星演技不佳,其号召力对于普通观众来说几乎为零,这时候,粉丝的力量就成了唯一的救命稻草。对于粉丝而言,让偶像的数据变得亮眼,一直是他们的基本素养。本应是由明星扛起收视大旗,如今却变成了粉丝的专属任务。

以郑爽为例,自从《微微一笑很倾城》后,她主演的剧集接连扑街,连粉丝都忍不住呼吁她好好磨练演技。即便如此,她的片酬依然高达1.6亿。

仔细察看郑爽同期接拍的剧集,《青春斗》、《流淌的美好时光》、《我的保姆手册》,豆瓣评分分别是3.4、4.7、3.4。难道片方真的看不到这些明显的评分吗?他们难道不知道,所谓的流量明星的商业号召力,比起真正巨星通过经典作品累积起来的号召力,其实是相当脆弱的?

资本却对这些炮制出的数据神话乐此不疲。说到底,背后的逻辑其实很简单:数据和流量就等于金钱。只要有流量,就能转化为数据,就能赚钱。

其实,一切答案早已在一部2001年的电影《大腕》中阐述得明明白白。《大腕》中的“大腕”,不就是现今“顶流”的曾用名?电影中,一位自诩为房地产商的精神病患者(李诚儒饰)在精神病院里激情演讲经营之道,这一场景极具讽刺意味。

在这个流量为王的时代,数据和粉丝的狂热似乎就能决定一切。明星的演技和作品质量逐渐被边缘化,取而代之的是数据和流量的狂欢。这种趋势让人不禁思考,我们是否真的需要更多的经典作品和真正的巨星来引领影视行业走向更加健康的发展道路。当初,大家都觉得“只选贵的”是疯狂之举。这难道不是如今资本逻辑的真实写照吗?

片方最终是否盈利了呢?郑爽的局势尚未明朗,付出1.6亿片酬的大剧未来也充满变数。流量剧的热度接力早已终止,同类剧的市场反应大家有目共睹。就算现在播出这部剧,仅凭粉丝们的努力,真的能收回1.6亿的投入吗?

这次的热搜,恐怕不能为郑爽带来更多的片酬了。

郑爽本人肯定是受益者。她在微博上晒出的大房子,现在的市场价已经高达1.5亿。不仅如此,在《让生活好看》中,她还展示了自家的四层豪宅,甚至自豪地表示可以在家里造沙滩。

那么,背后的片酬逻辑究竟是什么呢?

郑爽在何炅的节目中坦言:“通过微博(热搜),更多人知道了我,我的片酬就会涨。”这确实揭示了前几年影视圈的现实——片酬与演技无关,流量高则片酬高。

郑爽不在影视圈的这段时间,游戏已经改变了。从2020年开始,随着流量剧的接连失败,加上限薪令促使行业回归冷静,过去那种一掷千金打造流量泡沫的大剧已经基本消失。平台不再像当年那样,花费1.6亿去捧流量的场子。

2021年的几部热门剧如《山海情》、《山河令》、《司藤》虽然风格各异,但都不是依赖流量明星堆砌而成。它们以实力和剧情赢得了观众的喜爱和市场的认可。

资本的游戏在不断变化,而真正的艺术和价值,始终需要实力和才华的支撑。在流量狂涌的时代逐渐退去之后,行业与观众的目光,开始从璀璨的明星流量转向深邃的剧情本身。

曾几何时,热搜榜上明星们频频亮相,似乎一切繁华尽在他们手中。许多明星的热度和流量背后,其实际作品却未能满足公众的期待。投资方自然也不傻,潮水退去后,谁在裸泳一目了然。

新的风向已经明显改变。像郑爽之后的00后小花们,不再追随郑爽的脚步,而是将焦点放在表演本身。张子枫,传闻片酬不及郑爽的十分之一,却已扛起十亿票房的电影,谁的价值一目了然。

未来的趋势清晰可见,流量时代已渐行渐远。新一代演员面临的挑战在于,如何以积极的态度拥抱真正的优质创作。毕竟,观众已经看够了那些拿着天价片酬的演员们的不敬业表现:轧戏、抠图、替身,以及敷衍的台词。观众观看影视剧,不是为了找罪受。

角色、作品、演技、口碑再次成为行业的焦点。那些有实力、有梦想,却一直被埋没的演员,如买不起房的张颂文,其主演的新片也终于在五一档崭露头角。新旧交替,优胜劣汰,观众的眼光是雪亮的。

尽管在流量盛行的时代,再荒谬的故事也能因热度而风靡,但属于郑爽天价片酬、炒作阴阳剧本的时代已经过去。这次的热搜,不会再为郑爽的片酬加分,对观众而言,这无疑是个好消息。

快递今日最新新闻【今天最新新闻】:转载请保留快递新闻网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