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杜拉模仿实验是什么-儿童的暴力行为都是由模

典范的力量无穷,但儿童成长过程中,总会遇到不良示范,如电视、游戏甚至是父母争吵中的暴力场景。班杜拉仿效实验,为我们揭示了模仿的力量。今天,跟随探秘志一起了解这一实验吧!

什么是班杜拉仿效实验呢?由于儿童善于模仿,班杜拉选择了他们作为实验对象。为了证明学习就是模仿,班杜拉进行了这一实验,观察儿童在目睹暴力行为后的反应。实验选择了斯坦福幼儿园的36名男孩和女孩,年龄在3-6岁之间,分为8组。

实验过程如下:孩子们被带到一个游戏室,模特会展示不同的行为。在暴力组中,模特会对波波玩偶进行持续的攻击,包括推倒、猛击鼻子,甚至使用锤子敲打头部。除了行为上的暴力,模特还会使用语言进行攻击。在10分钟后,孩子们被带到另一个房间,里面有非暴力物品如蜡笔、纸张,也有暴力物品如锤子、剪刀等,当然还有波波玩偶。孩子们自由活动20分钟后,班杜拉观察他们的行为。结果证明,在没有成人在场的情况下,暴力组的孩子会模仿他们所看到的行为,而男孩的暴力行为比女孩更频繁、力度更大。

班杜拉仿效实验得出了以下结论:

1. 成人模特不在场时,观察暴力行为的孩子们会模仿他们所看到的行为。

2. 相较于暴力组的孩子,非暴力组的孩子无论性别如何,其暴力行为都更弱。

3. 不论模特的性别如何,孩子的性别差异明显,男孩的暴力行为比女孩更强。

这一实验也受到了质疑。有人认为实验结果不能普遍适用,因为实验对象来自同一学校,有相同的民族和学术背景。还有人质疑儿童某些拍打行为可能并非暴力,而是在安抚娃娃。甚至有人认为这种实验不道德,是在教孩子如何暴力。

尽管存在争议,但班杜拉仿效实验为我们揭示了模仿的力量,使我们更加关注儿童成长环境中的不良影响。我们应该为孩子们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避免他们接触到暴力行为,让他们健康成长。

快递今日最新新闻【今天最新新闻】:转载请保留快递新闻网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