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周刊》人工智能产业的领域是非常宽的,联想的“智能+”战略重点发力的方向有哪些?
杨元庆我们认为未来的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大概有三大趋势,这是行业的发展趋势,也是联想的战略方向。
第一个趋势是智能物联网。联想过去PC做得很好,后来又开始做手机,未来,我们在拥有了计算和通信这两个技术基础之后,将进一步发展智能物联网的其他各种设备,不仅仅是针对消费者的智能物联网设备,还会更多地发展针对企业客户的智能物联网设备。
第二个趋势是互联网、云计算的基础设施。未来智能时代会对互联网的基础设施提出更高的要求,联想希望能够对各种用户、各种负载都可以提供最佳的基础设施,包括传统IT、互联网、高性能计算、超大规模的计算中心等。
第三个趋势是促进行业智能。用先进的算法、联想所创建的大数据平台,和行业的知识、经验、流程相结合,促进各行各业智能化发展。
《中国经济周刊》与其他要在人工智能这条赛道上赛跑的对手相比, 联想有何优势与核心竞争力?
杨元庆联想更多的积淀是在to B领域,针对企业智能化转型,而不是to C。也就是说,我们不仅仅是提供智能音箱、无人驾驶汽车等终端产品,还会更多地放重点在各行各业的智能化,关注各个价值链的智能化。
但我们选择的行业是非常有限的,需要把我们擅长的地方发挥出来。人家的长项,我们的短项,我们肯定不会去做。比如说像智能制造,这是我们的长项。我们会去实现整个价值链的智能化,形成一整套完整的智能化解决方案,这个不是所有企业都能做到的。
我相信联想会在这些方面成为一个领先性的企业。联想迎接全新智能化时代的转型,不仅仅是为了让联想重回巅峰,也希望能够在全球市场引领风潮。在数字化和信息化引领的第三次浪潮中,IBM、Oracle、SAP等欧美厂商领导了潮流,在下一个时代,联想有很好的机会去引导新的智能化浪潮。
《中国经济周刊》转型后联想的业务会更多变成to B,这与to C业务的差别不小,联想将如何应对?to B和to C在整体战略上会是怎样的布局?
杨元庆过去联想是一家PC公司,但其实联想的PC业务也是从to B开始的,然后才发展成为to C为主。后来,我们又做手机,但毕竟是一个终端公司,所以大家一直觉得联想是一家to C的公司。而实际上,我们有很强的to B功底,有很多客户群和销售渠道,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业务发展迅速,规模越来越大。但不能否认,我们需要在外界认知上做更多的努力,让大家对联想的to B形象有更好的感触。
未来的业务体量上,to B和to C都是非常大的市场,如果仅从终端设备规模上看,to C还要更大一些。但to B的市场规模增长更加快速,行业智能的发展其实刚刚起步,增长潜力应该是相当大的。所以我们还是更重视to B业务,而且to B业务更适合联想。因为开始to C的业务可能相对容易一些,to B业务要建立起长期的客户基础,建立起品牌形象,建立起品牌的信誉,这些都不是一日之功,必须要长期才能做得到。